美女中文网 jqzw.net,大流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被迫从延安撤军后,西军东、西二府残军十余万在孙可望、李定国的共同指挥下,突破顺军于延水的封锁成功撤到靖边堡,然后却丧失大量辎重粮草,折损近半将士,军心士气低迷至冰点,每日离营士卒多达百余人。
更有前番绿营降将唐通率部于唐毛山向顺军投降,若不是孙可望当即立断派人看管高勋、白广恩等人,恐怕降兵皆要复叛,如此,大势必去。
唐通投降之后,立即将孙、李集团实情向顺军全盘托出,说西军虽据有靖边,然粮草断绝,不能久持,请顺军务要给西军喘息之机,当速进兵以求一役而决。
延水阻击失败的顺军大将李成栋、胡茂桢二人听了唐通交待,立时率所部骑兵数千越过延水河,向靖边堡突进。
唐通随后也接大顺行营谕令,命其往汉中第十二军三十五镇任军法官一职,随其归降的三千余原绿营兵交由第一军补充。
十二军是以西军刘文秀部为主整编的新军,其第三十五镇更是刘文秀的嫡系人马,让唐通前往这个镇担任军法官,等于剥夺唐通的兵权,因此明眼人都知道行营这道谕令是直接宣告唐通这个前明手握兵权,举足轻重的宣化总兵、密云总兵,被崇祯帝两次召见赐予蟒袍、玉带,寄予极大厚望的大将,就此结束他“墙头草”的生涯。
接到调令的唐通对此也是心知肚明,然而不敢有半点不满,收拾东西只带亲随六人便匆匆启程前往汉中。
因为对于唐通个人而言,这已经是其最好的下场。
兵政府尚书陆之祺曾询问监国何以不杀唐通这个屡次叛变的小人,要知道当年唐通在随李自成逃到府谷后,见李自成已经没有前途便转而变脸袭击了李过,占据绥德州,以宁武关向满州英亲王阿济格归降,彻底堵死了顺军再入山西的战略企图。
陆四给出的答复是降者不杀,不能因唐通前番罪过而使大顺失信于天下。
实际上他没有杀唐通的主要原因是这个墙头草不管怎么说,也随他老丈人在一片石大战过,虽然这仗打败了,但失败的原因不能怪唐通。
毕竟,一片石之战,唐通的表现还是对得起大顺的。
后面发生的事,不过人性使然,指望唐通这个前明将领有多忠心于大顺,也不太现实。
而且唐通曾被岳父李自成封为大顺的伯爵,到女婿这只给了一个镇军法官的职务,算是对唐通的正式定性了。
当然,还能给唐通一个军法官职务,也是出于继续招降西营其他将领及高勋、白广恩等人的因素。
不然,直接把唐通押回原籍交地方看管。
........
用“狼狈”二字形容渡过延水撤到靖边堡的西军最是合适不过。
孙可望让人秘密统计过,除损失士卒四万余人外,武甲盔甲、军器弓弩、粮草大车损失也是巨大。
奉义父张献忠之命东征之前,东府提调有本部19营兵、新降兵10营,合计二十九营兵七万余人;西府提调有本部16营兵,高勋、康镇邦、白广恩、唐通等绿营降将等,合计二十四营兵五万余人。
此后东、西二府一路东征所向披靡,又各自纳降两三万人不等,至西营东征声势最盛时,孙可望这个东府提调兵马近十万,李定国这个西府也提调兵马九万余,二位“王子”加起来拥兵近二十万众。
然而现在东西二府剩下的兵力却只有十万余人,损失最大的是孙可望,他在金锁关下损失上万,北撤途中又前后损失两万多人,如今只有不到七万人。
李定国这边稍好些,除在延水损失数千人,其本部基本没有大的损失。然而因为要在保德及榆林等沿边留守兵马的缘故,李定国现在能够直接指挥的兵马仅有三万左右本部兵及诸降将兵两万左右。
单从兵力而言,孙、李集团兵力规模仍属可观,相当于顺军三个军的总兵力,然而由于为了突破延水丢弃了大量武器辎重,使得西军士卒如今有兵器的竟然不到六成,而战马数量更是从战前的三万余匹锐减到四千余匹,其它牲畜损失更是没法统计。
原本孙可望是准备在靖边稍作休整,并部署防线迟滞顺军尾随之势,然而尚未喘息,就传来保德、榆林、龙州等地被从山西方面过来的顺军逐个击破,靖边以东沿边长城关隘重镇几乎全部丢失的噩耗。
这些地区的守军几乎都是西府李定国的部下,尤其是保德的勒统武、龙州的高文贵更是李定国最器重的将领,如今却全部葬于顺军之手,令得李定国痛心疾首,握拳长叹,有些后悔自己不应该轻易从晋东北撤出,致使前番东征心血全部东流,更损兵折将无数。
龙州城这个靖边堡东边的最后一道防线丢失守,当面顺军肯定直扑靖边,为避免再次陷入顺军南北两面夹击的不利情形发生,孙可望召开军议,同李定国等人商议后决定立即向宁夏后卫转进,然后折道往西南经镇戎所入固原,同定北将军艾能奇、抚南将军刘文秀等会合。
只是未等孙可望同李定国商议好主力转进,何人留守替主力垫后拖延顺军时,降将唐通趁西军看管不备潜至旧部于唐毛山向顺军投降,此举不仅使西军虚实完全暴露,也使本就动摇的军心士气再遭沉重打击。
孙可望大怒之下竟欲将康镇邦、高勋等降将全部杀掉以绝后患,幸李定国再三劝阻方才作罢。
虽没有杀人,但孙可望为防万一还是命人将康、高、白等降将全部召在他大营,命其他人兼领这些降将部下兵马。
唐通的投降迫使孙可望、李定国无法制定完整的转进策略,只得于腊月初三这天匆匆离开靖边向西边的宁塞营转移。
许是大西气数已尽,转移当天下午竟风云变色,天降大雪,寒冷异常。
陡降的大雪使得西军将士的转移之路变得更加艰难,此时此刻唯一支撑西军将士甘愿跟随东、西二府转进除了东、西二府的威望外,也是那几百里之外的固原朝廷。
靖边到宁塞不过一百多里的路,西军整整走了两天多,途中冻死士卒千余人,冻伤不计其数,掉队者也... -->>
被迫从延安撤军后,西军东、西二府残军十余万在孙可望、李定国的共同指挥下,突破顺军于延水的封锁成功撤到靖边堡,然后却丧失大量辎重粮草,折损近半将士,军心士气低迷至冰点,每日离营士卒多达百余人。
更有前番绿营降将唐通率部于唐毛山向顺军投降,若不是孙可望当即立断派人看管高勋、白广恩等人,恐怕降兵皆要复叛,如此,大势必去。
唐通投降之后,立即将孙、李集团实情向顺军全盘托出,说西军虽据有靖边,然粮草断绝,不能久持,请顺军务要给西军喘息之机,当速进兵以求一役而决。
延水阻击失败的顺军大将李成栋、胡茂桢二人听了唐通交待,立时率所部骑兵数千越过延水河,向靖边堡突进。
唐通随后也接大顺行营谕令,命其往汉中第十二军三十五镇任军法官一职,随其归降的三千余原绿营兵交由第一军补充。
十二军是以西军刘文秀部为主整编的新军,其第三十五镇更是刘文秀的嫡系人马,让唐通前往这个镇担任军法官,等于剥夺唐通的兵权,因此明眼人都知道行营这道谕令是直接宣告唐通这个前明手握兵权,举足轻重的宣化总兵、密云总兵,被崇祯帝两次召见赐予蟒袍、玉带,寄予极大厚望的大将,就此结束他“墙头草”的生涯。
接到调令的唐通对此也是心知肚明,然而不敢有半点不满,收拾东西只带亲随六人便匆匆启程前往汉中。
因为对于唐通个人而言,这已经是其最好的下场。
兵政府尚书陆之祺曾询问监国何以不杀唐通这个屡次叛变的小人,要知道当年唐通在随李自成逃到府谷后,见李自成已经没有前途便转而变脸袭击了李过,占据绥德州,以宁武关向满州英亲王阿济格归降,彻底堵死了顺军再入山西的战略企图。
陆四给出的答复是降者不杀,不能因唐通前番罪过而使大顺失信于天下。
实际上他没有杀唐通的主要原因是这个墙头草不管怎么说,也随他老丈人在一片石大战过,虽然这仗打败了,但失败的原因不能怪唐通。
毕竟,一片石之战,唐通的表现还是对得起大顺的。
后面发生的事,不过人性使然,指望唐通这个前明将领有多忠心于大顺,也不太现实。
而且唐通曾被岳父李自成封为大顺的伯爵,到女婿这只给了一个镇军法官的职务,算是对唐通的正式定性了。
当然,还能给唐通一个军法官职务,也是出于继续招降西营其他将领及高勋、白广恩等人的因素。
不然,直接把唐通押回原籍交地方看管。
........
用“狼狈”二字形容渡过延水撤到靖边堡的西军最是合适不过。
孙可望让人秘密统计过,除损失士卒四万余人外,武甲盔甲、军器弓弩、粮草大车损失也是巨大。
奉义父张献忠之命东征之前,东府提调有本部19营兵、新降兵10营,合计二十九营兵七万余人;西府提调有本部16营兵,高勋、康镇邦、白广恩、唐通等绿营降将等,合计二十四营兵五万余人。
此后东、西二府一路东征所向披靡,又各自纳降两三万人不等,至西营东征声势最盛时,孙可望这个东府提调兵马近十万,李定国这个西府也提调兵马九万余,二位“王子”加起来拥兵近二十万众。
然而现在东西二府剩下的兵力却只有十万余人,损失最大的是孙可望,他在金锁关下损失上万,北撤途中又前后损失两万多人,如今只有不到七万人。
李定国这边稍好些,除在延水损失数千人,其本部基本没有大的损失。然而因为要在保德及榆林等沿边留守兵马的缘故,李定国现在能够直接指挥的兵马仅有三万左右本部兵及诸降将兵两万左右。
单从兵力而言,孙、李集团兵力规模仍属可观,相当于顺军三个军的总兵力,然而由于为了突破延水丢弃了大量武器辎重,使得西军士卒如今有兵器的竟然不到六成,而战马数量更是从战前的三万余匹锐减到四千余匹,其它牲畜损失更是没法统计。
原本孙可望是准备在靖边稍作休整,并部署防线迟滞顺军尾随之势,然而尚未喘息,就传来保德、榆林、龙州等地被从山西方面过来的顺军逐个击破,靖边以东沿边长城关隘重镇几乎全部丢失的噩耗。
这些地区的守军几乎都是西府李定国的部下,尤其是保德的勒统武、龙州的高文贵更是李定国最器重的将领,如今却全部葬于顺军之手,令得李定国痛心疾首,握拳长叹,有些后悔自己不应该轻易从晋东北撤出,致使前番东征心血全部东流,更损兵折将无数。
龙州城这个靖边堡东边的最后一道防线丢失守,当面顺军肯定直扑靖边,为避免再次陷入顺军南北两面夹击的不利情形发生,孙可望召开军议,同李定国等人商议后决定立即向宁夏后卫转进,然后折道往西南经镇戎所入固原,同定北将军艾能奇、抚南将军刘文秀等会合。
只是未等孙可望同李定国商议好主力转进,何人留守替主力垫后拖延顺军时,降将唐通趁西军看管不备潜至旧部于唐毛山向顺军投降,此举不仅使西军虚实完全暴露,也使本就动摇的军心士气再遭沉重打击。
孙可望大怒之下竟欲将康镇邦、高勋等降将全部杀掉以绝后患,幸李定国再三劝阻方才作罢。
虽没有杀人,但孙可望为防万一还是命人将康、高、白等降将全部召在他大营,命其他人兼领这些降将部下兵马。
唐通的投降迫使孙可望、李定国无法制定完整的转进策略,只得于腊月初三这天匆匆离开靖边向西边的宁塞营转移。
许是大西气数已尽,转移当天下午竟风云变色,天降大雪,寒冷异常。
陡降的大雪使得西军将士的转移之路变得更加艰难,此时此刻唯一支撑西军将士甘愿跟随东、西二府转进除了东、西二府的威望外,也是那几百里之外的固原朝廷。
靖边到宁塞不过一百多里的路,西军整整走了两天多,途中冻死士卒千余人,冻伤不计其数,掉队者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