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中文网 www.jqzw.net,独占春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雁奴也改了小时遇事易冲动的性子。
可如今,得知了杏娘逃走了后,一下子又控不住脾气了。
又急又气又恼,眼眶里的泪水更是一点点溢蔓出来。他双手紧紧攥成拳,他有在用力去控制自己脾气了,可还是做不到淡定。
当然,他气的是父亲,恼的也是父亲。
他就是觉得是父亲对阿母不好,所以阿母才走的。
“我早就觉得阿母不太开心了。”雁奴自己消化了情绪后,抬袖子粗鲁的一抹眼泪,然后继续说,“自从阿母进了东宫,住进丽正殿后,我就能感觉到,她不如从前还在徐家时开心。尤其近来,我回回来丽正殿这边,总能瞧见阿母一个人靠坐在窗前发愣。”
“她那样子,就是心里不高兴的。”
徐杏很多时候觉得雁奴还是孩子,在他面前,偶尔也愿流露出一些真实的情绪来,不愿时刻都演着自己很高兴的样子。但在太子面前就不一样了。
在太子面前,她时刻警惕,从不敢有半分的懈怠。
“你既知道,为何不和为父讲?”太子冷声问。男人似乎一夜间完全褪去了身上所有的温和儒雅,这会儿面色严厉,气质清冷,一副不近人情样。
或许别人怕他这个样子,但雁奴却越来越不怕。
何况,他如今还在理。
“连我一个孩子都能看出来猫腻,阿父这么聪敏的人,难道看不出来?”雁奴满腹的牢骚和埋怨,“你连自己的女人都看不好,护不住,你还说我?”他还生气呢!
太子脸色更差了。
雁奴冷静下来想了想后,又觉得父亲这会儿心里肯定也不好受。所以,他选择暂时不和他计较。
雁奴气了会儿后,又问他父亲:“你如今打算怎么做?”又说,“你一定要把人找回来!”
太子却不大想再和儿子继续说下去,沉默着起身就走。
雁奴追着他说:“我已经没了一个阿母,如今好不易又有了一个,不许你再弄丢了!”
太子驻足停了会儿,最终还是没回头也没答雁奴的话,直接迈着长腿离开了。
因是暗中找人,不能大张旗鼓的各州各县,甚至各镇各村都贴上寻人启事,又因徐杏会易容的缘故……所以,若是最初几日没将人及时找到的话,后面再想找到人,便是难上加难。
起初方绍文还会继续在京城内挨家挨户找,各坊为一个根据点,但凡近日有身份可疑来历不明之女子出现的,都需一一上报。
但如此反复的两三次一筛查,还是没有丝毫消息后,上面自然就不会在同一个地方继续做无用功。
这几日徐杏一直躲在屋里不出来,直到熬过了这几日,外面搜查的动静渐渐小了下去后,徐杏心中这才稍稍松一口气。
她知道太子心思缜密,或许会想到她如今可能仍留在京城。但太子却绝不会想到,她不但人留在了京城,而且还早早给自己准备好了一个真实存在的身份。
她身份不可疑,在这永平坊内有家住,有亲人,所以,便是之前有几次搜查查到这里,也没人会来查她。
但徐杏还是很谨慎,她知道,如今时机还不成熟,还远远不是她离开长安去往别处的时候。
她需要等到春去秋来,在长安度过夏天,等秋天到时再走。
而那时候,时间久了,说不定太子已经放弃找她了。就算没放弃,但动静也远不可能有现在大。
更或者,太子早打消了她还继续留在长安的念头,就算找,也是打发人去别的地儿找。
接下来一段时间,徐杏过了一段她平生最向往的日子。平静,安宁,又温馨。
和朱大娘相依为命,日日为伴。
终日有她在身边作伴,朱大娘身子骨儿肉眼可见的比从前好了许多。甚至到了七八月份时,徐杏还亲自去医馆请了个大夫来给朱大娘号脉看身子。
连大夫也说,大娘身子康健,不见有什么不好。
但徐杏总归不是她的女儿小怜,起初朱大娘思女成疾,病得有些糊涂,徐杏又是初来乍到,二人互相不了解,朱大娘没及时认出人来也情有可原。
但随着日子相处得久了,朱大娘心情好病情也好了,人也比从前精神了……从生活习性的蛛丝马迹中,自能探出些端倪来。
朱大娘知道身边这个女人不是自己女儿,徐杏敏感又心细,她自也能察觉到朱大娘知道了什么。只是,二人谁也没说,都没去捅破那层窗户纸。
直到近日,徐杏因为想走了,犹豫着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朱大娘看出来了,不等徐杏先开口,她倒是主动帮她出谋划策。
“再有几日,我乡下的姑母要做八十大寿。到时候,你随我一道去。”这日徐杏正坐在屋中埋头做针线活,朱大娘推门进来,忽然这样说。
徐杏因想着要走,又挂念朱大娘对她的好,所以,临走前她打算多为她做几件过冬的冬袄。再加上,马上九月十月一过,秋天就要过去了,她出门时除了带些银两傍身,别的什么都没带,她也得做两身换洗的冬衣。
所以,这大半个月来,徐杏一直埋头做针线。
听朱大娘这样说,徐杏撂下做了一半的活,起身迎过来问:“他们从前都认识我吗?”
朱大娘说:“你七八岁时,他们见过。如今都十多年过去了,他们该早不记得你长相。”
徐杏倒觉得这正是一个可以光明正大离开长安的机会,出去后,就不回来了。只是……只是她不知道,朱大娘会不会愿意帮她。
但还没等徐杏问,朱大娘就叹息了一声,主动说:“其实,我早看出来你不是小怜了。”
徐杏忽然垂下眼眸,一时没说话。
朱大娘伸过手来,紧紧攥徐杏手在她掌心中,她则还如从前一样,笑着对徐杏说:“我不知道你为何要扮作小怜来找我,但我知道,你真真是个心地善良的好女子。所以你别担心,你不愿说,我什么都不会问。”
“这些日子的朝夕相处,我难道还不了解你吗?便是你有目的的主动接近我,那你也是好人。”
正如朱大娘所言,数月的相处中,彼此间都是以真情相待的。朝夕相伴多日,谁还不了解谁?
徐杏原不愿有所隐瞒的,只是,兹事体大,她实在不能如实相告。日后她离开后,为着朱大娘好,她也是什么都不能说。
“还望大娘见谅。”徐杏朝朱大娘作了揖,“我有我的苦衷。”
“好孩子。”朱大娘说,“你不说才是对的,我怎会怪你呢?只是……”朱大娘预感到她就要离开了,所以,难免有些不舍的哽咽。
但她不想拿感情困住这个善良的好孩子,所以,她还是竭力忍住了。
“你离开之前,还是和从前一样,继续唤我作娘吧。”朱大娘说,“我女儿小怜,她虽也很好,但却远没你这么好。你的父母可真有福分,这辈子竟能得你这样好的闺女。你要真是我亲闺女,我怕不是做梦都得笑醒了。”
朱大娘姑母的八十大寿在九月中,但从长安出发到京郊的县,路上也有个几日车程。若是从前,朱大娘都是步行个十天半月去的。
但如今,为了徐杏,她特意提前几天雇好了马车。
等真到了出发这日,朱大娘倒是还好,徐杏则反倒是万分舍不得。
她从前缺了近二十年的亲情,如今都尽数在朱大娘身上找补回来了。这份情,她想她会一辈子都牢记在心。
“丫头,你出了京,可想好了去处?”
徐杏早前还在风月楼做姑娘时,就收到过牡丹和海棠寄回来给她的信。她们都说,此生若有机会,定要下趟江南,江南风景人情,皆不是长安可比。
徐杏不知道自己能逃多久,所以,如今既有机会,她想先去江南看看。
“打算去江南。”徐杏说。
“江南?”朱大娘双眼亮了亮,她笑着道,“你若真去了,我可有桩事要拜托于你。”
“您请说。”徐杏道,“您于我有恩,不管有任何差遣,我定会照做。”
朱大娘这才说:“小怜亲生父母家就在扬州城,她自走了后,再没送过信回来。我想,若是你去了,顺路的话,可帮忙打探打探她过得可好。”
“她姓什么?”徐杏问。
“姓祁,叫祁怜。”朱大娘说。
徐杏正要应下,就听外面忽然传来阵阵“得得得”的马蹄声。似是来了很多人,围在外面,一时间人流更是拥挤起来,十分哄闹。
徐杏不敢伸手撩开侧帘去看,但即便她不去看,光用耳朵听,也能感知到外面的阵仗肯定不会小。
果不其然,没一会儿功夫,便有一道略粗粝洪亮的声音响在耳畔:“郑三公子且留步,太子殿下召见。”
徐杏蓦地听到这样一句,抓着包袱的手倏的缩紧,她连呼吸都不敢动静太大。
而此刻外面,郑三郎一身湖蓝锦缎圆领袍,身上斜挂个包袱,他人则骑在高高大马上,闻声不卑不亢问那将军:“殿下可说召唤何事?”
雁奴也改了小时遇事易冲动的性子。
可如今,得知了杏娘逃走了后,一下子又控不住脾气了。
又急又气又恼,眼眶里的泪水更是一点点溢蔓出来。他双手紧紧攥成拳,他有在用力去控制自己脾气了,可还是做不到淡定。
当然,他气的是父亲,恼的也是父亲。
他就是觉得是父亲对阿母不好,所以阿母才走的。
“我早就觉得阿母不太开心了。”雁奴自己消化了情绪后,抬袖子粗鲁的一抹眼泪,然后继续说,“自从阿母进了东宫,住进丽正殿后,我就能感觉到,她不如从前还在徐家时开心。尤其近来,我回回来丽正殿这边,总能瞧见阿母一个人靠坐在窗前发愣。”
“她那样子,就是心里不高兴的。”
徐杏很多时候觉得雁奴还是孩子,在他面前,偶尔也愿流露出一些真实的情绪来,不愿时刻都演着自己很高兴的样子。但在太子面前就不一样了。
在太子面前,她时刻警惕,从不敢有半分的懈怠。
“你既知道,为何不和为父讲?”太子冷声问。男人似乎一夜间完全褪去了身上所有的温和儒雅,这会儿面色严厉,气质清冷,一副不近人情样。
或许别人怕他这个样子,但雁奴却越来越不怕。
何况,他如今还在理。
“连我一个孩子都能看出来猫腻,阿父这么聪敏的人,难道看不出来?”雁奴满腹的牢骚和埋怨,“你连自己的女人都看不好,护不住,你还说我?”他还生气呢!
太子脸色更差了。
雁奴冷静下来想了想后,又觉得父亲这会儿心里肯定也不好受。所以,他选择暂时不和他计较。
雁奴气了会儿后,又问他父亲:“你如今打算怎么做?”又说,“你一定要把人找回来!”
太子却不大想再和儿子继续说下去,沉默着起身就走。
雁奴追着他说:“我已经没了一个阿母,如今好不易又有了一个,不许你再弄丢了!”
太子驻足停了会儿,最终还是没回头也没答雁奴的话,直接迈着长腿离开了。
因是暗中找人,不能大张旗鼓的各州各县,甚至各镇各村都贴上寻人启事,又因徐杏会易容的缘故……所以,若是最初几日没将人及时找到的话,后面再想找到人,便是难上加难。
起初方绍文还会继续在京城内挨家挨户找,各坊为一个根据点,但凡近日有身份可疑来历不明之女子出现的,都需一一上报。
但如此反复的两三次一筛查,还是没有丝毫消息后,上面自然就不会在同一个地方继续做无用功。
这几日徐杏一直躲在屋里不出来,直到熬过了这几日,外面搜查的动静渐渐小了下去后,徐杏心中这才稍稍松一口气。
她知道太子心思缜密,或许会想到她如今可能仍留在京城。但太子却绝不会想到,她不但人留在了京城,而且还早早给自己准备好了一个真实存在的身份。
她身份不可疑,在这永平坊内有家住,有亲人,所以,便是之前有几次搜查查到这里,也没人会来查她。
但徐杏还是很谨慎,她知道,如今时机还不成熟,还远远不是她离开长安去往别处的时候。
她需要等到春去秋来,在长安度过夏天,等秋天到时再走。
而那时候,时间久了,说不定太子已经放弃找她了。就算没放弃,但动静也远不可能有现在大。
更或者,太子早打消了她还继续留在长安的念头,就算找,也是打发人去别的地儿找。
接下来一段时间,徐杏过了一段她平生最向往的日子。平静,安宁,又温馨。
和朱大娘相依为命,日日为伴。
终日有她在身边作伴,朱大娘身子骨儿肉眼可见的比从前好了许多。甚至到了七八月份时,徐杏还亲自去医馆请了个大夫来给朱大娘号脉看身子。
连大夫也说,大娘身子康健,不见有什么不好。
但徐杏总归不是她的女儿小怜,起初朱大娘思女成疾,病得有些糊涂,徐杏又是初来乍到,二人互相不了解,朱大娘没及时认出人来也情有可原。
但随着日子相处得久了,朱大娘心情好病情也好了,人也比从前精神了……从生活习性的蛛丝马迹中,自能探出些端倪来。
朱大娘知道身边这个女人不是自己女儿,徐杏敏感又心细,她自也能察觉到朱大娘知道了什么。只是,二人谁也没说,都没去捅破那层窗户纸。
直到近日,徐杏因为想走了,犹豫着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朱大娘看出来了,不等徐杏先开口,她倒是主动帮她出谋划策。
“再有几日,我乡下的姑母要做八十大寿。到时候,你随我一道去。”这日徐杏正坐在屋中埋头做针线活,朱大娘推门进来,忽然这样说。
徐杏因想着要走,又挂念朱大娘对她的好,所以,临走前她打算多为她做几件过冬的冬袄。再加上,马上九月十月一过,秋天就要过去了,她出门时除了带些银两傍身,别的什么都没带,她也得做两身换洗的冬衣。
所以,这大半个月来,徐杏一直埋头做针线。
听朱大娘这样说,徐杏撂下做了一半的活,起身迎过来问:“他们从前都认识我吗?”
朱大娘说:“你七八岁时,他们见过。如今都十多年过去了,他们该早不记得你长相。”
徐杏倒觉得这正是一个可以光明正大离开长安的机会,出去后,就不回来了。只是……只是她不知道,朱大娘会不会愿意帮她。
但还没等徐杏问,朱大娘就叹息了一声,主动说:“其实,我早看出来你不是小怜了。”
徐杏忽然垂下眼眸,一时没说话。
朱大娘伸过手来,紧紧攥徐杏手在她掌心中,她则还如从前一样,笑着对徐杏说:“我不知道你为何要扮作小怜来找我,但我知道,你真真是个心地善良的好女子。所以你别担心,你不愿说,我什么都不会问。”
“这些日子的朝夕相处,我难道还不了解你吗?便是你有目的的主动接近我,那你也是好人。”
正如朱大娘所言,数月的相处中,彼此间都是以真情相待的。朝夕相伴多日,谁还不了解谁?
徐杏原不愿有所隐瞒的,只是,兹事体大,她实在不能如实相告。日后她离开后,为着朱大娘好,她也是什么都不能说。
“还望大娘见谅。”徐杏朝朱大娘作了揖,“我有我的苦衷。”
“好孩子。”朱大娘说,“你不说才是对的,我怎会怪你呢?只是……”朱大娘预感到她就要离开了,所以,难免有些不舍的哽咽。
但她不想拿感情困住这个善良的好孩子,所以,她还是竭力忍住了。
“你离开之前,还是和从前一样,继续唤我作娘吧。”朱大娘说,“我女儿小怜,她虽也很好,但却远没你这么好。你的父母可真有福分,这辈子竟能得你这样好的闺女。你要真是我亲闺女,我怕不是做梦都得笑醒了。”
朱大娘姑母的八十大寿在九月中,但从长安出发到京郊的县,路上也有个几日车程。若是从前,朱大娘都是步行个十天半月去的。
但如今,为了徐杏,她特意提前几天雇好了马车。
等真到了出发这日,朱大娘倒是还好,徐杏则反倒是万分舍不得。
她从前缺了近二十年的亲情,如今都尽数在朱大娘身上找补回来了。这份情,她想她会一辈子都牢记在心。
“丫头,你出了京,可想好了去处?”
徐杏早前还在风月楼做姑娘时,就收到过牡丹和海棠寄回来给她的信。她们都说,此生若有机会,定要下趟江南,江南风景人情,皆不是长安可比。
徐杏不知道自己能逃多久,所以,如今既有机会,她想先去江南看看。
“打算去江南。”徐杏说。
“江南?”朱大娘双眼亮了亮,她笑着道,“你若真去了,我可有桩事要拜托于你。”
“您请说。”徐杏道,“您于我有恩,不管有任何差遣,我定会照做。”
朱大娘这才说:“小怜亲生父母家就在扬州城,她自走了后,再没送过信回来。我想,若是你去了,顺路的话,可帮忙打探打探她过得可好。”
“她姓什么?”徐杏问。
“姓祁,叫祁怜。”朱大娘说。
徐杏正要应下,就听外面忽然传来阵阵“得得得”的马蹄声。似是来了很多人,围在外面,一时间人流更是拥挤起来,十分哄闹。
徐杏不敢伸手撩开侧帘去看,但即便她不去看,光用耳朵听,也能感知到外面的阵仗肯定不会小。
果不其然,没一会儿功夫,便有一道略粗粝洪亮的声音响在耳畔:“郑三公子且留步,太子殿下召见。”
徐杏蓦地听到这样一句,抓着包袱的手倏的缩紧,她连呼吸都不敢动静太大。
而此刻外面,郑三郎一身湖蓝锦缎圆领袍,身上斜挂个包袱,他人则骑在高高大马上,闻声不卑不亢问那将军:“殿下可说召唤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