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中文网 www.jqzw.net,清穿之皇长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
“夫课吏者,督抚之责也,务为姑息,必长废弛玩愒之风;稍涉苛求,又非为国家爱惜人才之道。何以励其操守,作其志气,策其不逮,宥其过愆,使群吏承风率教,鼓舞奋勉,以奏循良之绩欤?”
“乃海内之士,或驰骛于声华,或缘饰于巧伪,而乔野朴鲁之质,又拘迂固陋而无适于用,将欲使之洗涤积习,相与进德而修业,其何以渐摩陶淑,因材造就,以储誉髦之选欤?”
过去的殿试一般是一道题目,侧重于皇帝这个时期的想法,但胤禔决定将殿试修改一下,变成了题目三选一。当场让贡士们三选一,看这些人会去写哪个方面,对他们以为自己擅长或是想写的方面了解多少。
第一道测试立足于“修养”,题目出自中庸,简单来说,是说君子应当有自己的立场和原则—中庸之道,不偏不倚,这才是真正的强大。
但如果要在这个题目上回答的出彩,还必须联系中庸这一段的上下文,“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由君子的修养,不去随波逐流,不偏不倚,引申到在国家清明之时,君子不能改变志向,松懈自我道德要求。而在国家晦暗的时刻,则要更加坚定操守,宁死不变。
将读书人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这才是回答这一题的关键。胤禔选这一题,也是希望表达对士子们的期望,而后面两个题,最后一题谈的士子中的“浮躁习气”,中间的题却是问的“课吏宽严”。
胤禔当然希望殿试的时候,贡士们多回答一下关于“对于官吏的宽严管理问题”,但考虑到贡士们没什么经验,恐怕他们还是选择答第一、第三道题目的多。
“殿试的时候,倘若有选取第二题的,他们的试卷朕要先看。”
胤禔对弘晗道:“对于朝廷来说,贡士们的修养,固然关系到他们的为官操守,但人会变。然而能选答第二题,还能言之有物的,则明白吏治才关系朝廷的根本,这不是品性问题,而是眼界问题。”
“是,儿子明白。”
皇帝的子女们经常会被叫到御前去旁听一些会议,或者皇帝有事情对他们面授机宜,但这种场合,最受关注的必然是弘晗。
要是皇长子出现在皇上身边,亲贵大臣们的目光忍不住就会看向他,似乎所有问题都期待听到大阿哥的回应。而每当弘晗应对的不错,如张玉书那样的老臣,满脸都是欣慰之情。
甚至,还会有人当着弘晗的面夸他“将来必定效法父祖,克绍箕裘”云云,按说这应该让人高兴,但弘晗却高兴不起来。他是眼见着当年自己阿玛和二叔之间的波云诡谲,尽管知道的不那么详细,但随着年纪增长,很多事情简直成了不言自明的道理。
十七岁的大阿哥再度回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发现他阿玛做的最多的事情,并不是让一帮人摇旗呐喊“直王最堪配储位!”而是低调的在宫中府中尽孝办差。
弘晗也不是跳脱的人,也不是傻子,在阿玛登基之后,并没有提起过储位的问题。很大的可能,汗阿玛根本不想立储,至少现在不想立储,而当年汗阿玛十几岁已经跟着先帝西征了,自己却还在读书……根本不能相提并论,那些人不管是真情还是假意,自己都该清醒。
就像阿玛曾经说过的,不懂的学问可以学,可以去问懂的人,但清醒是只有自己能掌握的。只要清醒,明白能从哪得到正确的消息,能获得真正的帮助,那么缺少学问并不是问题。
“明年出孝之后,朕打算奉太皇太后去承德避暑,皇太后、皇后也都要去,你们也都要去。”胤禔笑道:“然后朕要带着你们去盛京,直到黑龙江将军驻地。”
孩子们都是满脸兴奋,苏日格和弘晗、弘昱当初还跟着南巡过,其他几个小的很少有出京的机会。年纪最小的弘曜已经忍不住兴奋的问:“阿玛,儿子也能去吗!也能骑马跟着?”
“自然是可以。”胤禔拎起小儿子,让他坐在了桌子上,“你要是真的能一路骑马跟着,等到了承德,阿玛就把进贡的蒙古马赏你,两匹!”
“好!儿子谢阿玛恩典!”说着,这小子还像模像样的跳下来谢恩,还没等拜下去就让胤禔拎起来了。
皇帝的话还没说完,胤禔笑着告诉小儿子:“但是呢,如果你没能全程骑马跟着去承德,和你哥哥姐姐一样,那朕去盛京,可就不带你去了。”
“好!儿子一定好好练习,和兄姐一样!”弘曜个头还没到胤禔腰带,口气却不小,一蹦三尺高的夸下海口。胤禔也不管他到底能不能做到,反正这会鼓励孩子就对了。
弘曜如今还和没进宫之前一样,而他的兄姐们虽然也比在府里的时候更谨慎,却也没变太多。
胤禔心里明白,这属于人跟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没法强求。将来等弘昘长大,或许从记事开始,父亲=皇帝这个概念就会一直刻在他心里。
所以,胤禔抓住机会,还是希望孩子们随意些,别总把自己崩的太紧。人终究是人,而凡人终有一死,人生在世活一场,不要活的那么不痛快。
“弘昱,听说你最近没再拆坏西洋钟了?告诉朕,是不是手艺厉害了,啊?”
“儿子已经学会怎么修西洋钟了。”弘昱满脸自豪,完全不觉得“皇子去学修东西”这事有点破天荒,他告诉胤禔:“儿子已经开始学着怎么……”
“嗯?”胤禔盯着他,鼓励他道:“学什么了?和朕说说。”
“呃、哦,儿子……在学拆火器……是我自己那只,我没叫太监放回武库,一直留在身边。”弘昱在父亲的目光下,还是乖乖说了实话。然后耳朵就被阿玛给揪住了,耳边传来皇帝震惊的喊声:“你怎么不把太和殿的房顶给拆了!”
皇子身边的火器,为了隔三差五打枪方便,虽然统一配给、枪弹分离,可皇子想要,□□并不是大事。
旁边的兄弟姐妹也震惊的看着他,苏日格盯着弘晗,弘晗盯着乌日娜和弘昸,弘曜太小还没人看他。大家的脸上都是“你们都没发现这小子在玩火器!”
弘昱和谁都能玩到一起去,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大家干什么都不会忘了他。结果,这小子都拆了枪,居然没人发现?
“阿玛,别揪!我知道错了,知道错了!”弘昱捂着耳朵告饶,“我就是好奇!”
“这种好奇会断送你的小命!”胤禔真的火了,这小子再不管管,真是要上房揭瓦,“你要拆也得有个人在旁边看着你,你倒好,必定是偷偷干的,对不对?”否则这种事,不可能皇帝、皇后都不知道。
“朕告诉你,你要做什么,对什么东西好奇,这都可以,但偷偷拆火器,这绝对不行!”皇帝沉下脸还是很可怕的,尤其是他从来没和孩子发过火,过去什么事情都是一笑而过。
苏日格和弘晗碰了一下眼神,决定必须给弘昱一个教训,谁也不要给他求情。而乌日娜和弘昸、弘曜三个已经被吓的说不出话来。
“这事你自己去和你额娘说,还有,你认认真真写篇文章,告诉朕,这件事你到底哪里做错了!”
气头上不惩罚孩子,这是胤禔一直坚持的准则,气头上难免会处罚过当,尤其是父母面对孩子。皇帝一摆手:“你们也都记得,不管好奇什么,都不能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懂么!”
&n... -->>
“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
“夫课吏者,督抚之责也,务为姑息,必长废弛玩愒之风;稍涉苛求,又非为国家爱惜人才之道。何以励其操守,作其志气,策其不逮,宥其过愆,使群吏承风率教,鼓舞奋勉,以奏循良之绩欤?”
“乃海内之士,或驰骛于声华,或缘饰于巧伪,而乔野朴鲁之质,又拘迂固陋而无适于用,将欲使之洗涤积习,相与进德而修业,其何以渐摩陶淑,因材造就,以储誉髦之选欤?”
过去的殿试一般是一道题目,侧重于皇帝这个时期的想法,但胤禔决定将殿试修改一下,变成了题目三选一。当场让贡士们三选一,看这些人会去写哪个方面,对他们以为自己擅长或是想写的方面了解多少。
第一道测试立足于“修养”,题目出自中庸,简单来说,是说君子应当有自己的立场和原则—中庸之道,不偏不倚,这才是真正的强大。
但如果要在这个题目上回答的出彩,还必须联系中庸这一段的上下文,“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由君子的修养,不去随波逐流,不偏不倚,引申到在国家清明之时,君子不能改变志向,松懈自我道德要求。而在国家晦暗的时刻,则要更加坚定操守,宁死不变。
将读书人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这才是回答这一题的关键。胤禔选这一题,也是希望表达对士子们的期望,而后面两个题,最后一题谈的士子中的“浮躁习气”,中间的题却是问的“课吏宽严”。
胤禔当然希望殿试的时候,贡士们多回答一下关于“对于官吏的宽严管理问题”,但考虑到贡士们没什么经验,恐怕他们还是选择答第一、第三道题目的多。
“殿试的时候,倘若有选取第二题的,他们的试卷朕要先看。”
胤禔对弘晗道:“对于朝廷来说,贡士们的修养,固然关系到他们的为官操守,但人会变。然而能选答第二题,还能言之有物的,则明白吏治才关系朝廷的根本,这不是品性问题,而是眼界问题。”
“是,儿子明白。”
皇帝的子女们经常会被叫到御前去旁听一些会议,或者皇帝有事情对他们面授机宜,但这种场合,最受关注的必然是弘晗。
要是皇长子出现在皇上身边,亲贵大臣们的目光忍不住就会看向他,似乎所有问题都期待听到大阿哥的回应。而每当弘晗应对的不错,如张玉书那样的老臣,满脸都是欣慰之情。
甚至,还会有人当着弘晗的面夸他“将来必定效法父祖,克绍箕裘”云云,按说这应该让人高兴,但弘晗却高兴不起来。他是眼见着当年自己阿玛和二叔之间的波云诡谲,尽管知道的不那么详细,但随着年纪增长,很多事情简直成了不言自明的道理。
十七岁的大阿哥再度回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发现他阿玛做的最多的事情,并不是让一帮人摇旗呐喊“直王最堪配储位!”而是低调的在宫中府中尽孝办差。
弘晗也不是跳脱的人,也不是傻子,在阿玛登基之后,并没有提起过储位的问题。很大的可能,汗阿玛根本不想立储,至少现在不想立储,而当年汗阿玛十几岁已经跟着先帝西征了,自己却还在读书……根本不能相提并论,那些人不管是真情还是假意,自己都该清醒。
就像阿玛曾经说过的,不懂的学问可以学,可以去问懂的人,但清醒是只有自己能掌握的。只要清醒,明白能从哪得到正确的消息,能获得真正的帮助,那么缺少学问并不是问题。
“明年出孝之后,朕打算奉太皇太后去承德避暑,皇太后、皇后也都要去,你们也都要去。”胤禔笑道:“然后朕要带着你们去盛京,直到黑龙江将军驻地。”
孩子们都是满脸兴奋,苏日格和弘晗、弘昱当初还跟着南巡过,其他几个小的很少有出京的机会。年纪最小的弘曜已经忍不住兴奋的问:“阿玛,儿子也能去吗!也能骑马跟着?”
“自然是可以。”胤禔拎起小儿子,让他坐在了桌子上,“你要是真的能一路骑马跟着,等到了承德,阿玛就把进贡的蒙古马赏你,两匹!”
“好!儿子谢阿玛恩典!”说着,这小子还像模像样的跳下来谢恩,还没等拜下去就让胤禔拎起来了。
皇帝的话还没说完,胤禔笑着告诉小儿子:“但是呢,如果你没能全程骑马跟着去承德,和你哥哥姐姐一样,那朕去盛京,可就不带你去了。”
“好!儿子一定好好练习,和兄姐一样!”弘曜个头还没到胤禔腰带,口气却不小,一蹦三尺高的夸下海口。胤禔也不管他到底能不能做到,反正这会鼓励孩子就对了。
弘曜如今还和没进宫之前一样,而他的兄姐们虽然也比在府里的时候更谨慎,却也没变太多。
胤禔心里明白,这属于人跟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没法强求。将来等弘昘长大,或许从记事开始,父亲=皇帝这个概念就会一直刻在他心里。
所以,胤禔抓住机会,还是希望孩子们随意些,别总把自己崩的太紧。人终究是人,而凡人终有一死,人生在世活一场,不要活的那么不痛快。
“弘昱,听说你最近没再拆坏西洋钟了?告诉朕,是不是手艺厉害了,啊?”
“儿子已经学会怎么修西洋钟了。”弘昱满脸自豪,完全不觉得“皇子去学修东西”这事有点破天荒,他告诉胤禔:“儿子已经开始学着怎么……”
“嗯?”胤禔盯着他,鼓励他道:“学什么了?和朕说说。”
“呃、哦,儿子……在学拆火器……是我自己那只,我没叫太监放回武库,一直留在身边。”弘昱在父亲的目光下,还是乖乖说了实话。然后耳朵就被阿玛给揪住了,耳边传来皇帝震惊的喊声:“你怎么不把太和殿的房顶给拆了!”
皇子身边的火器,为了隔三差五打枪方便,虽然统一配给、枪弹分离,可皇子想要,□□并不是大事。
旁边的兄弟姐妹也震惊的看着他,苏日格盯着弘晗,弘晗盯着乌日娜和弘昸,弘曜太小还没人看他。大家的脸上都是“你们都没发现这小子在玩火器!”
弘昱和谁都能玩到一起去,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大家干什么都不会忘了他。结果,这小子都拆了枪,居然没人发现?
“阿玛,别揪!我知道错了,知道错了!”弘昱捂着耳朵告饶,“我就是好奇!”
“这种好奇会断送你的小命!”胤禔真的火了,这小子再不管管,真是要上房揭瓦,“你要拆也得有个人在旁边看着你,你倒好,必定是偷偷干的,对不对?”否则这种事,不可能皇帝、皇后都不知道。
“朕告诉你,你要做什么,对什么东西好奇,这都可以,但偷偷拆火器,这绝对不行!”皇帝沉下脸还是很可怕的,尤其是他从来没和孩子发过火,过去什么事情都是一笑而过。
苏日格和弘晗碰了一下眼神,决定必须给弘昱一个教训,谁也不要给他求情。而乌日娜和弘昸、弘曜三个已经被吓的说不出话来。
“这事你自己去和你额娘说,还有,你认认真真写篇文章,告诉朕,这件事你到底哪里做错了!”
气头上不惩罚孩子,这是胤禔一直坚持的准则,气头上难免会处罚过当,尤其是父母面对孩子。皇帝一摆手:“你们也都记得,不管好奇什么,都不能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懂么!”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