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中文网 www.jqzw.net,世家再醮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高涨极了。长孙皇后与真定长公主在殿外听了片刻,相视一笑。此事不禁有利于自身康健,也造福于平民百姓,功德无量,又何乐而不为呢?听得晚辈们说起这些充满希望的事,她们仿佛也可暂时忘记那些逼近的阴影。或许,有了这些欢笑之声,便是再浓重的阴影,最终也会安然离去罢。
在离开立政殿前,王玫见到了前来问安的晋王孺子武氏与杨氏。杨氏是一位爽朗的少女,一双眼眸笑起来时显得明媚极了,让人看着便心生欢喜。武氏则与先前所见略有几分不同。来到宫中之后,她仿佛收敛了许多。昔日那些矛盾冲突极其强烈的品质,如今都蛰伏起来。不见刚烈,只余些许妩媚;不见肆意张扬,只余冷静隐忍。只是,她的一颦一笑仍是真切得令人觉得十分特别。
据王玫所知,这位武二娘很得晋王宠爱,却也远不到宠妾灭妻的程度。或许她在晋王面前,与在晋王妃、长孙皇后面前完全不同罢。当看到她安静地立在杜氏身后时,王玫心中忽而升腾起来一种格外奇妙的感觉。尤其当长孙皇后、杜氏与武二娘一同出现,曾经的历史潮流带给她的冲击,几乎令她再一次怀疑自己确实是“庄公梦蝶,蝶梦庄公”
一代贤后长孙氏,已经不再红颜薄命。或许除了生了两个兄弟阋墙的熊孩子之外,她的人生已经没有留下任何遗憾。横空出世的杜氏取代王氏成为皇后,与晋王李治琴瑟相和,又不曾过分打压武氏,或许不会落得王皇后那般成为人彘骨醉的下场。而女皇陛下究竟还能不能再出现,也许只能交给时间了。或许她只会是宠妃,或许她将取杜氏而代之,或许她母凭子贵还有另外的机缘,谁又知道呢?
真定长公主的仪仗驶出宫门,路过东宫前的时候,也许是王玫的错觉,总觉得格外多了几分紧张之感。她只飞快地瞥了一眼,便放下了窗上的竹帘。真定长公主斜倚在凭几上,眉间带着些疲惫。侍婢正在替她揉肩捏颈,她的神情也逐渐放松下来。
“叔母看着似是有些累了,家去后早些歇息才好。年节里连着这么些天都忙着,也很该静养一段时日了。”王玫道,将温热的牛乳端给她。
真定长公主饮了牛乳:“昨夜之事刚过去,便是想静养,恐怕这心里也静不下来。”她眯起眼,瞥了瞥正襟危坐的侄媳妇:“子竟事后可曾与你说些什么?瞧你这模样,也不像是什么都不知道的。”
王玫摇了摇首:“他只说,此事恐怕是一出将计就计。崔泌还借着芙娘施了连环计,一招不成,或许还有些后着。而儿如今觉着,这一回引起的波澜,可能并没有想象当中那般汹涌。”魏征这位爱臣之死,将圣人满腔的怒火冲淡了,转而陷入了悲伤。他若是不坚持追究罪魁祸首,也许此事并不会引发太子一派与魏王一派的针锋相对。当然,她并不知道太子一派对刺客之事还有什么后手,但多半也很难成功。冷静下来的圣人很少做出错误的决定——便是错了,也还有长孙皇后、房玄龄、长孙无忌在呢。
而令她好奇的是,魏征临终前给圣人写了半个折子,里头到底会说些什么。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或许“人之将死,其勇也难得”他会道出群臣们都不敢说的某些话?譬如,关于圣人教子的问题?又譬如,关于东宫之位的问题?
当然,她不敢问真定长公主,真定长公主甚至长孙皇后也未必知道真相。
真定长公主轻轻闭上眼,沉吟道:“你所言确实有些道理。虽说对魏相未免有些不敬,但他这个时候也罢,今日来不及了,明天再去吊唁也不迟。”
回到崔府之后,天色已经晚了。王玫又给郑夫人问了安,与她说了说宫中的事,这才回到点睛堂。崔渊、崔简父子俩已经在正房里等着她了,她换了衣衫,便问:“阿实,今日去了郑国公府,觉得如何?”
崔简按了按胸口,低声道:“看着魏公家眷痛哭,孩儿也觉得很难受。”他年幼失恃,那时候并不能理解失去阿娘的痛苦。当年纪长到能够理解之后,又觉得茫然若失,仿佛缺了什么。因他记忆里没有得到阿娘的关爱,所以失去之后才没有彻心彻骨的痛楚。直到他今天望见魏家那几个少年郎的神情,才在刹那间有些理解了——失去怙恃意味着什么。而他既觉得庆幸,又有些恐慌。庆幸于如今怙恃双得,恐慌于在很久之后或许会失去他们。
王玫揉了揉他的小脑袋,将他搂进怀里:“我自宫中得知,圣人将晋阳公主许给了魏叔玉。不知那魏叔玉年纪几何?品性又如何?他作为长兄,若撑不起偌大的国公府,也配不得晋阳公主这般品貌出众的人物。”
“听闻他一直在国子学中进学,大郎几个应该对他了解一些,唤了他们来问问便知了。”崔渊道“只凭今日所见,我倒觉得不错。不过十七八岁,接人待物有条不紊,悲而不自伤自苦,已经颇为难得了。”
王玫这才松了口气:“你可曾听魏公家人说起,他临终前写了折子与圣人?圣人看完之后似乎颇受震动。也不知他到底写了什么,对眼下的情势会有什么影响。我常听闻魏相耿介,往往能直谏圣人,太子与魏王的教养之失,如今势同水火的情势,他为何却从来不说?”
“魏公曾谏过,借着魏王哭诉众臣对他不敬之事,支持太子之尊位。只是,圣人却屡屡犯之。魏王恩宠逾制,便将太子的用度提上去。两相逾制,这才养出了魏王的不臣之心与太子的愤懑。”崔渊回道“其实,魏公并非不知变通者,往往能借着时机进谏。圣人置若罔闻,他也无可奈何。直至如今,太子与魏王之争无人不晓,又无人敢明言。也许,这个折子里,他会提到罢。”顿了顿,他又道:“你很不必担心,此事多半要栽给突厥人或薛延陀人了。只是不知,太子还能忍多久,魏王又能忍多久。”
王玫轻轻一叹,看着崔简似懂非懂的小脸:“也罢,那些风风雨雨暂时也淋不到咱们。我只管忙着茶园、女医之事便是了。”
崔渊握住她的手,桃花眼扬了起来,露出笑意:“很该如此。便是我,也几乎无从插手。”明处什么也做不成,只能转到暗处去做了。或许许多人都期望平静,但他知道波澜迟早都要过来,倒不如找准时候引发而出,才能取得先机。
高涨极了。长孙皇后与真定长公主在殿外听了片刻,相视一笑。此事不禁有利于自身康健,也造福于平民百姓,功德无量,又何乐而不为呢?听得晚辈们说起这些充满希望的事,她们仿佛也可暂时忘记那些逼近的阴影。或许,有了这些欢笑之声,便是再浓重的阴影,最终也会安然离去罢。
在离开立政殿前,王玫见到了前来问安的晋王孺子武氏与杨氏。杨氏是一位爽朗的少女,一双眼眸笑起来时显得明媚极了,让人看着便心生欢喜。武氏则与先前所见略有几分不同。来到宫中之后,她仿佛收敛了许多。昔日那些矛盾冲突极其强烈的品质,如今都蛰伏起来。不见刚烈,只余些许妩媚;不见肆意张扬,只余冷静隐忍。只是,她的一颦一笑仍是真切得令人觉得十分特别。
据王玫所知,这位武二娘很得晋王宠爱,却也远不到宠妾灭妻的程度。或许她在晋王面前,与在晋王妃、长孙皇后面前完全不同罢。当看到她安静地立在杜氏身后时,王玫心中忽而升腾起来一种格外奇妙的感觉。尤其当长孙皇后、杜氏与武二娘一同出现,曾经的历史潮流带给她的冲击,几乎令她再一次怀疑自己确实是“庄公梦蝶,蝶梦庄公”
一代贤后长孙氏,已经不再红颜薄命。或许除了生了两个兄弟阋墙的熊孩子之外,她的人生已经没有留下任何遗憾。横空出世的杜氏取代王氏成为皇后,与晋王李治琴瑟相和,又不曾过分打压武氏,或许不会落得王皇后那般成为人彘骨醉的下场。而女皇陛下究竟还能不能再出现,也许只能交给时间了。或许她只会是宠妃,或许她将取杜氏而代之,或许她母凭子贵还有另外的机缘,谁又知道呢?
真定长公主的仪仗驶出宫门,路过东宫前的时候,也许是王玫的错觉,总觉得格外多了几分紧张之感。她只飞快地瞥了一眼,便放下了窗上的竹帘。真定长公主斜倚在凭几上,眉间带着些疲惫。侍婢正在替她揉肩捏颈,她的神情也逐渐放松下来。
“叔母看着似是有些累了,家去后早些歇息才好。年节里连着这么些天都忙着,也很该静养一段时日了。”王玫道,将温热的牛乳端给她。
真定长公主饮了牛乳:“昨夜之事刚过去,便是想静养,恐怕这心里也静不下来。”她眯起眼,瞥了瞥正襟危坐的侄媳妇:“子竟事后可曾与你说些什么?瞧你这模样,也不像是什么都不知道的。”
王玫摇了摇首:“他只说,此事恐怕是一出将计就计。崔泌还借着芙娘施了连环计,一招不成,或许还有些后着。而儿如今觉着,这一回引起的波澜,可能并没有想象当中那般汹涌。”魏征这位爱臣之死,将圣人满腔的怒火冲淡了,转而陷入了悲伤。他若是不坚持追究罪魁祸首,也许此事并不会引发太子一派与魏王一派的针锋相对。当然,她并不知道太子一派对刺客之事还有什么后手,但多半也很难成功。冷静下来的圣人很少做出错误的决定——便是错了,也还有长孙皇后、房玄龄、长孙无忌在呢。
而令她好奇的是,魏征临终前给圣人写了半个折子,里头到底会说些什么。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或许“人之将死,其勇也难得”他会道出群臣们都不敢说的某些话?譬如,关于圣人教子的问题?又譬如,关于东宫之位的问题?
当然,她不敢问真定长公主,真定长公主甚至长孙皇后也未必知道真相。
真定长公主轻轻闭上眼,沉吟道:“你所言确实有些道理。虽说对魏相未免有些不敬,但他这个时候也罢,今日来不及了,明天再去吊唁也不迟。”
回到崔府之后,天色已经晚了。王玫又给郑夫人问了安,与她说了说宫中的事,这才回到点睛堂。崔渊、崔简父子俩已经在正房里等着她了,她换了衣衫,便问:“阿实,今日去了郑国公府,觉得如何?”
崔简按了按胸口,低声道:“看着魏公家眷痛哭,孩儿也觉得很难受。”他年幼失恃,那时候并不能理解失去阿娘的痛苦。当年纪长到能够理解之后,又觉得茫然若失,仿佛缺了什么。因他记忆里没有得到阿娘的关爱,所以失去之后才没有彻心彻骨的痛楚。直到他今天望见魏家那几个少年郎的神情,才在刹那间有些理解了——失去怙恃意味着什么。而他既觉得庆幸,又有些恐慌。庆幸于如今怙恃双得,恐慌于在很久之后或许会失去他们。
王玫揉了揉他的小脑袋,将他搂进怀里:“我自宫中得知,圣人将晋阳公主许给了魏叔玉。不知那魏叔玉年纪几何?品性又如何?他作为长兄,若撑不起偌大的国公府,也配不得晋阳公主这般品貌出众的人物。”
“听闻他一直在国子学中进学,大郎几个应该对他了解一些,唤了他们来问问便知了。”崔渊道“只凭今日所见,我倒觉得不错。不过十七八岁,接人待物有条不紊,悲而不自伤自苦,已经颇为难得了。”
王玫这才松了口气:“你可曾听魏公家人说起,他临终前写了折子与圣人?圣人看完之后似乎颇受震动。也不知他到底写了什么,对眼下的情势会有什么影响。我常听闻魏相耿介,往往能直谏圣人,太子与魏王的教养之失,如今势同水火的情势,他为何却从来不说?”
“魏公曾谏过,借着魏王哭诉众臣对他不敬之事,支持太子之尊位。只是,圣人却屡屡犯之。魏王恩宠逾制,便将太子的用度提上去。两相逾制,这才养出了魏王的不臣之心与太子的愤懑。”崔渊回道“其实,魏公并非不知变通者,往往能借着时机进谏。圣人置若罔闻,他也无可奈何。直至如今,太子与魏王之争无人不晓,又无人敢明言。也许,这个折子里,他会提到罢。”顿了顿,他又道:“你很不必担心,此事多半要栽给突厥人或薛延陀人了。只是不知,太子还能忍多久,魏王又能忍多久。”
王玫轻轻一叹,看着崔简似懂非懂的小脸:“也罢,那些风风雨雨暂时也淋不到咱们。我只管忙着茶园、女医之事便是了。”
崔渊握住她的手,桃花眼扬了起来,露出笑意:“很该如此。便是我,也几乎无从插手。”明处什么也做不成,只能转到暗处去做了。或许许多人都期望平静,但他知道波澜迟早都要过来,倒不如找准时候引发而出,才能取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