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中文网 www.jqzw.net,潮生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人到中年,总有些问题在困挠着我,我从那来?要到往何方?这辈子我还能做成些什么?我的人生究竟是怎样的?诸如此类,总在我空闲的时候,或是心绪烦闷的时候纠缠着我。都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我呢?受过高等教育,进过企业,考过公务员(笔试名列前茅,面试却成了一道墙,刚好把我和录取的人隔开),后来,跑关系,劳神费力调进一家不错的事业单位,混到现在,身边和过去熟识的朋友或同学有不少或经商或谋事业,比较起来,我是上不足,下有余,要想再进一步或争取点成就,总感觉前面有那么多拦路虎。那么,就这样安于现状,一辈子过下去吧,可内心却不心甘,于是,业余时间我寻找一些有益的爱好,我发觉我是那种有很多想法,比较感性的人,适合搞点写作,于是,我拼命的看书,边看边揣磨边写,这几年来写了些散文、诗歌、小说,很快全国的知名网站就要出我的文集。在得到一些小小的满足后我发现自己还是空虚。我问自己,就这样靠几个文字聊以自慰,不死不活地跟着别人转,然后等着老了领退休金过活吗?我究竟需要一种怎样的人生?我的人生该怎样过?我觉得很多问题其实我并没有想通,很多观念还有待进行疏理,于是,我偶尔就陷入了一种困惑、低迷又若有所思的状态。
我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信心问题。我脑子里满是性格、命运这些词语在纠缠,我胡乱看书想找到一些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有两则报道让我记忆深刻。一则是前一段时间的一个报道,说是辽宁锦州一个高中毕业、现年三十八岁、靠踩三轮为生、名叫蔡伟的人由于打小热爱古文,发表过一些真知灼见,被复旦的博士生导师慧眼识中,邀请他参加博士生考试,由于成绩优秀被复旦破格录取的事。二者也跟国学、古文有关,说清华教授陈寅恪在国外二十余载,潜心读书和研究,学贯中西,由于他始终对“博士”、“硕士”之类的学位淡然处之,所以连大学文凭也没拿过,幸亏梁启超慧眼识珠,才让这位旷世奇才没有“遗之在朝野”也才成就了这位清华园里大名鼎鼎“教授中之教授"。
以上的例子告诉我一个道理:做学问不在于头上的帽子,而在于专注的态度,持之以恒的决心,当然也要靠一定的机缘。有的人先天条件好,个性活跃积极,做什么事都以我为主,这样的人成功得早;有的人从小性格就有些缺陷,甚至有些自卑,可后天发奋努力,终于大器晚成。比如东汉时的马援,他12岁就失去了父母,靠哥哥抚养长大。马援少年有志,可天性并不聪明。当时,同村有个叫朱勃的人,与马援年纪相仿,却能口诵诗经尚书。马援见此,自愧不如,于是就向哥哥提出要去边疆放牧。哥哥十分了解弟弟,他安慰弟弟说:“你是很有才干的人,只要奋发努力,克服自卑,时间久了,定成大器。”马援听后,发奋学习,坚持不懈,终于在55岁时被封为伏波将军。在东汉建立的过程中,马援屡建奇功,成为了“大器晚成”的名将。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一则史事:鲁国大夫季康子向孔子打听他的几个得意门生的才干,季康子问起有军事才能的子路可否从政。孔子说,子路个性相当果敢,可为统御之帅;如果从政,恐怕不太合适,因为怕他过刚易折。季康子又问请子贡出来做官好不好,孔子说不行,子贡太通达,把事情看得太清楚,功名利禄全不在眼下,如果从政,也许是非太明而不妥当。季康子又问冉求是否可以从政,孔子说,冉求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文学家,名士气太浓,也不适合从政。孔子的话从一个人性格和能力以及行为方式的角度说明一个人从事的职业和发展的方向都是与性格息息相关的,孔子的话谈到了一个核心的词"性格",可他太片面了,有“一杆子打倒所有人”的味道,诚然,性格决定命运,可性格是会改变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一个人的心理变,态度亦变;态度变,行为亦变;行为变,习惯亦变;习惯变,人格亦变;人格变,命运亦变。所以,天下没有板上定钉的事,待人处事,分析问题还是客观的好,用变化的眼光看待问题的好。
说到性格,那真是个五彩缤纷,变幻多诡的世界。性格不是指一个人在哪一项方面的表现,而是指一个人的整体性,它是由许多个别性的总和构成的。按生理或医学的观点常把性格分为“刚毅、温顺、冒险、活泼、完美、力量、平和”等等几类。但性格不是简单的1加1的运算,我们很难用一个词或几个词来准确的形容每个人的性格,这个人说:“我的性格太固执。”那个人说:“我的性格太偏激。”还有的人说:“我的性格太温柔。”实际上,这只是说明了他某一性格的特征,而远不能说明他性格的全貌。性格固执的人,有时候可能很坚强,很果断;性格偏激的人,有可能富有同情心,很勤奋,很刻苦性格如同人的指纹一样,只有类别的相似,没有绝对的相同。在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交织着美与丑、善与恶、圣洁与鄙俗、崇高与滑稽、伟大与渺小、光明与黑暗等情感的激烈搏击,这种搏击使人的内心世界成了波澜起伏的大海,它不断地动荡,不断地突破平衡,又回归于平衡。这种互相搏击、互相转化的状态构成了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哲学家说: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同样,一个人性格的完美程度,取决于这个人性格中最弱的环节。清末民初著名学者王国维在学术生涯的盛年自杀而终,对于他的死因,有多种说法,从性格的角度说,王国维个性孤僻、固执,正是这种性格使他不能顺应历史的洪流而生,终日苦闷、彷徨,最终采取了结束自己生命这种极端的方式(以上分析是从有关报道选摘的)。
不良的性格如果仅针对个人,影响的是他的一生;用之于治国治军则误国扰民。这样的例子不甚枚举。那么,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我们又该如何去认识自己的性格,如何去拓展自己的人生呢?有的人会认为:我性格天生如此,我过的是自己的人生,人与人不同,选择的生活模式就有区别,不能说谁好谁坏,又何必纠缠于性格和命运的话题,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呢?诚然,世界是丰富的,原野的土地上适合每个人或卧或跑或站或走,顺人性而为是理想和大同的境界,可现实允许吗?我们从小生活的环境和现实的处境真能由自己左右吗?每个人的命运真的能完全由自己主... -->>
人到中年,总有些问题在困挠着我,我从那来?要到往何方?这辈子我还能做成些什么?我的人生究竟是怎样的?诸如此类,总在我空闲的时候,或是心绪烦闷的时候纠缠着我。都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我呢?受过高等教育,进过企业,考过公务员(笔试名列前茅,面试却成了一道墙,刚好把我和录取的人隔开),后来,跑关系,劳神费力调进一家不错的事业单位,混到现在,身边和过去熟识的朋友或同学有不少或经商或谋事业,比较起来,我是上不足,下有余,要想再进一步或争取点成就,总感觉前面有那么多拦路虎。那么,就这样安于现状,一辈子过下去吧,可内心却不心甘,于是,业余时间我寻找一些有益的爱好,我发觉我是那种有很多想法,比较感性的人,适合搞点写作,于是,我拼命的看书,边看边揣磨边写,这几年来写了些散文、诗歌、小说,很快全国的知名网站就要出我的文集。在得到一些小小的满足后我发现自己还是空虚。我问自己,就这样靠几个文字聊以自慰,不死不活地跟着别人转,然后等着老了领退休金过活吗?我究竟需要一种怎样的人生?我的人生该怎样过?我觉得很多问题其实我并没有想通,很多观念还有待进行疏理,于是,我偶尔就陷入了一种困惑、低迷又若有所思的状态。
我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信心问题。我脑子里满是性格、命运这些词语在纠缠,我胡乱看书想找到一些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有两则报道让我记忆深刻。一则是前一段时间的一个报道,说是辽宁锦州一个高中毕业、现年三十八岁、靠踩三轮为生、名叫蔡伟的人由于打小热爱古文,发表过一些真知灼见,被复旦的博士生导师慧眼识中,邀请他参加博士生考试,由于成绩优秀被复旦破格录取的事。二者也跟国学、古文有关,说清华教授陈寅恪在国外二十余载,潜心读书和研究,学贯中西,由于他始终对“博士”、“硕士”之类的学位淡然处之,所以连大学文凭也没拿过,幸亏梁启超慧眼识珠,才让这位旷世奇才没有“遗之在朝野”也才成就了这位清华园里大名鼎鼎“教授中之教授"。
以上的例子告诉我一个道理:做学问不在于头上的帽子,而在于专注的态度,持之以恒的决心,当然也要靠一定的机缘。有的人先天条件好,个性活跃积极,做什么事都以我为主,这样的人成功得早;有的人从小性格就有些缺陷,甚至有些自卑,可后天发奋努力,终于大器晚成。比如东汉时的马援,他12岁就失去了父母,靠哥哥抚养长大。马援少年有志,可天性并不聪明。当时,同村有个叫朱勃的人,与马援年纪相仿,却能口诵诗经尚书。马援见此,自愧不如,于是就向哥哥提出要去边疆放牧。哥哥十分了解弟弟,他安慰弟弟说:“你是很有才干的人,只要奋发努力,克服自卑,时间久了,定成大器。”马援听后,发奋学习,坚持不懈,终于在55岁时被封为伏波将军。在东汉建立的过程中,马援屡建奇功,成为了“大器晚成”的名将。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一则史事:鲁国大夫季康子向孔子打听他的几个得意门生的才干,季康子问起有军事才能的子路可否从政。孔子说,子路个性相当果敢,可为统御之帅;如果从政,恐怕不太合适,因为怕他过刚易折。季康子又问请子贡出来做官好不好,孔子说不行,子贡太通达,把事情看得太清楚,功名利禄全不在眼下,如果从政,也许是非太明而不妥当。季康子又问冉求是否可以从政,孔子说,冉求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文学家,名士气太浓,也不适合从政。孔子的话从一个人性格和能力以及行为方式的角度说明一个人从事的职业和发展的方向都是与性格息息相关的,孔子的话谈到了一个核心的词"性格",可他太片面了,有“一杆子打倒所有人”的味道,诚然,性格决定命运,可性格是会改变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一个人的心理变,态度亦变;态度变,行为亦变;行为变,习惯亦变;习惯变,人格亦变;人格变,命运亦变。所以,天下没有板上定钉的事,待人处事,分析问题还是客观的好,用变化的眼光看待问题的好。
说到性格,那真是个五彩缤纷,变幻多诡的世界。性格不是指一个人在哪一项方面的表现,而是指一个人的整体性,它是由许多个别性的总和构成的。按生理或医学的观点常把性格分为“刚毅、温顺、冒险、活泼、完美、力量、平和”等等几类。但性格不是简单的1加1的运算,我们很难用一个词或几个词来准确的形容每个人的性格,这个人说:“我的性格太固执。”那个人说:“我的性格太偏激。”还有的人说:“我的性格太温柔。”实际上,这只是说明了他某一性格的特征,而远不能说明他性格的全貌。性格固执的人,有时候可能很坚强,很果断;性格偏激的人,有可能富有同情心,很勤奋,很刻苦性格如同人的指纹一样,只有类别的相似,没有绝对的相同。在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交织着美与丑、善与恶、圣洁与鄙俗、崇高与滑稽、伟大与渺小、光明与黑暗等情感的激烈搏击,这种搏击使人的内心世界成了波澜起伏的大海,它不断地动荡,不断地突破平衡,又回归于平衡。这种互相搏击、互相转化的状态构成了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哲学家说: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同样,一个人性格的完美程度,取决于这个人性格中最弱的环节。清末民初著名学者王国维在学术生涯的盛年自杀而终,对于他的死因,有多种说法,从性格的角度说,王国维个性孤僻、固执,正是这种性格使他不能顺应历史的洪流而生,终日苦闷、彷徨,最终采取了结束自己生命这种极端的方式(以上分析是从有关报道选摘的)。
不良的性格如果仅针对个人,影响的是他的一生;用之于治国治军则误国扰民。这样的例子不甚枚举。那么,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我们又该如何去认识自己的性格,如何去拓展自己的人生呢?有的人会认为:我性格天生如此,我过的是自己的人生,人与人不同,选择的生活模式就有区别,不能说谁好谁坏,又何必纠缠于性格和命运的话题,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呢?诚然,世界是丰富的,原野的土地上适合每个人或卧或跑或站或走,顺人性而为是理想和大同的境界,可现实允许吗?我们从小生活的环境和现实的处境真能由自己左右吗?每个人的命运真的能完全由自己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