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国是参与(下) (2/2)
激情中文网 www.jqzw.net,扶桑镜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理谈不要放弃攘夷的,那就是从早排到晚啊。
最后没办了,两人只好硬上:
元治元年(1864年)三月九日,松平庆永、岛津齐彬上书辞去“国是参与”,理由嘛,一个是萨摩有事,一个是幕政不宁,反正是不玩了。
同日,将军家茂也申请回转江户处理幕政。
要是成了,“公武一和决断”,这没了幕府不就成了“公家决断”了么?
这那成啊,要不是考虑“天塌了有大个子顶着”,何必请家茂上洛呢。
因此,剩下的四位参与也都立马上书辞职——别的不说,近两个月,啥事没干成,被大家指着脊梁骂,这凭啥啊。
消息传出,公卿、诸侯无不惊诧。
扶桑皇帝这回也绷住了,只好出面抚慰:
“诸位爱卿,这好好滴,何必如此啊。”
大家一听差点没倒下,啥就好好滴,这一个多月了,啥事都没干成啊。
当时扶桑皇帝的眼圈就红了:
“横滨暂缓锁港,朕不是应允了么,怎么能说啥都没干成呢。”
大家一想也是,唉,扶桑如今这个鸟样,百废待兴,也只能慢慢磨了。但慢慢磨何必待在京都呢,回家也是一样嘛。
因此,庆永提议:
“以后每年的春季,从二月到三月,大家上洛议事,您看如何啊?”
……
磨了许久,扶桑皇帝终于点头,但他提出了一个条件:
八月十八日之变后,他担惊受怕、夜不能寐,因此呢,准备任命一名“禁里御守卫总督”,好保证京都安定。
至于人选,他觉得一桥庆喜卿就不错。
说实话,在大御所家定复出后,一桥庆喜的将军后见当的很尴尬。
但他不主动辞职,幕府也找不到合适的借口罢免他——毕竟当初是小朝廷推举的,只要还想公武合体,庆喜无大错就不能轻动。
考虑到他和庆永不睦,回江户也没啥好果子吃,这留下嘛,也不失一条出路。
可“禁里御守卫总督”是
朝廷官职,定的役料每月是七千五百俵的,这么高的役助,足可以养兵三千有余,这可不成!
(幕府是米本位,七千五百俵包括了所有养军的花费,不光是食物。)
虽然很早的时候,尊王浪士们就提议设置朝廷亲兵,但因为此事涉及兵权、过于敏感,从来没有人敢明确在朝堂上提出。
这次由扶桑皇帝亲口提出, 将军家茂、政事总裁庆永不由得勃然变色:
答应,这无疑是养虎为患;
而不答应,“公武一和决断”已经要名存实亡了,再拒绝此事的话,公武合体恐怕就彻底没戏唱了。
其实公武合不合体,单从与公卿合作的角度上,这是无所谓的。
但问题是,扶桑开埠以来,民生艰难,一揆时有发生,很多诸侯深受其害,因此攘夷之声不绝,而只有公武合体,才能压的住这些诸侯和所谓的攘夷浪士。
如果这公武合体一散架,恐怕长州这样的无赖诸侯,立刻遍布扶桑。
到时这些人今天打两炮、明天开两枪,搞不好就真拖幕府下水武力攘夷了——至于彻底倒向洋人,现在幕府御领的民生也不好,为了维系民心,因此坚决不能考虑。
见到家茂、庆永为难,扶桑皇帝呵呵一笑,他就先跑了,留下关白二条齐敬进行勾搭。
最后,二条终于把两人说动心了:
他表示公卿柔弱,如今扶桑动荡,这担心自身安危,是大家共同的心事。
“禁里御守卫总督”呢,虽然役料每月是七千五百俵,可养的兵马,可以全部是幕府的番组,就挂一个朝廷的虚名即可。
当然了,有公卿子弟愿意从军,也请幕府酌情安排,朝廷绝不强求。
但无论如何,这批人马不能离开京都,以免再次发生八月十八日之变那样的危局。
咱们以两年为期,如果扶桑时局平稳了,那“禁里御守卫总督”就可以裁撤;如果还不平稳,也按旧例,请幕府推荐新的总督人选,您看如何?
见两人依旧疑虑,关白二条齐敬又加了一个重要的条件:
“长州处置一事,最终以幕府方面的意见为准。”
长州公然反悔与幕府的约定,这是将军家茂的心病,如果不能断然处置,那幕府威严受损不说,恐怕其他诸侯也会有样学样。
因此呢,这些条件加起来,颇为诱惑。
但事关重大,家茂、庆永两人都不敢贸然承诺,只表示要回去考虑一番。
可没想到,当天京都守护容保就找上门来:
原来庆喜承诺,这每月七千五百俵,七成给容保养兵,并给容保写了手书。
会津上洛的可是三千人马,虽然幕府给了一定的粮草,可助军役嘛,哪有给足的,能给三成就是好的了。
因此容保听了庆喜承诺,根本坐不住,赶紧跑来求情,这事可以考虑啊,有我看着,肯定不会有事。
当初容保上洛,可是政事总裁庆永一手撺掇的,今天人家容保开口,庆永还真不好回绝。
何况,去年第一次公武合体的最后,家茂跑路时,武力攘夷派的诸侯蠢蠢欲动,可会津却弹压地方,足见忠心——当时庆永怕容保和庆喜有勾结,因此跑路开始才给容保去信,所以容保来不及参与护送。
容保这么一说,家茂、庆永就真的放下了疑虑:
别看每月七千五百俵,可番组不是光吃饭,军械军需都要从这里面出。七成给了容保,那就算庆喜自己再补贴点,那也只能养个千把兵。
加上人又是从幕府番组抽调的,还能怕他翻出天不成。
因此,尽管身边的幕臣们苦谏不可,两人还是承诺了此事。
而后面朝廷也遵守了承诺,不但同意了幕府对“公武一和决断”的提议,而且在庆喜上任前,就下达了新的敕旨:
“长州毛利父子如一个月内不到京都自辩,则必以朝敌之名讨之。”
所以呢,今天将军家茂,他才出现在庆喜的转仕仪式上。
不过他可没想到,“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庆喜代表小朝廷掌握了京都警卫,这件事可真没想的这么简单!
理谈不要放弃攘夷的,那就是从早排到晚啊。
最后没办了,两人只好硬上:
元治元年(1864年)三月九日,松平庆永、岛津齐彬上书辞去“国是参与”,理由嘛,一个是萨摩有事,一个是幕政不宁,反正是不玩了。
同日,将军家茂也申请回转江户处理幕政。
要是成了,“公武一和决断”,这没了幕府不就成了“公家决断”了么?
这那成啊,要不是考虑“天塌了有大个子顶着”,何必请家茂上洛呢。
因此,剩下的四位参与也都立马上书辞职——别的不说,近两个月,啥事没干成,被大家指着脊梁骂,这凭啥啊。
消息传出,公卿、诸侯无不惊诧。
扶桑皇帝这回也绷住了,只好出面抚慰:
“诸位爱卿,这好好滴,何必如此啊。”
大家一听差点没倒下,啥就好好滴,这一个多月了,啥事都没干成啊。
当时扶桑皇帝的眼圈就红了:
“横滨暂缓锁港,朕不是应允了么,怎么能说啥都没干成呢。”
大家一想也是,唉,扶桑如今这个鸟样,百废待兴,也只能慢慢磨了。但慢慢磨何必待在京都呢,回家也是一样嘛。
因此,庆永提议:
“以后每年的春季,从二月到三月,大家上洛议事,您看如何啊?”
……
磨了许久,扶桑皇帝终于点头,但他提出了一个条件:
八月十八日之变后,他担惊受怕、夜不能寐,因此呢,准备任命一名“禁里御守卫总督”,好保证京都安定。
至于人选,他觉得一桥庆喜卿就不错。
说实话,在大御所家定复出后,一桥庆喜的将军后见当的很尴尬。
但他不主动辞职,幕府也找不到合适的借口罢免他——毕竟当初是小朝廷推举的,只要还想公武合体,庆喜无大错就不能轻动。
考虑到他和庆永不睦,回江户也没啥好果子吃,这留下嘛,也不失一条出路。
可“禁里御守卫总督”是
朝廷官职,定的役料每月是七千五百俵的,这么高的役助,足可以养兵三千有余,这可不成!
(幕府是米本位,七千五百俵包括了所有养军的花费,不光是食物。)
虽然很早的时候,尊王浪士们就提议设置朝廷亲兵,但因为此事涉及兵权、过于敏感,从来没有人敢明确在朝堂上提出。
这次由扶桑皇帝亲口提出, 将军家茂、政事总裁庆永不由得勃然变色:
答应,这无疑是养虎为患;
而不答应,“公武一和决断”已经要名存实亡了,再拒绝此事的话,公武合体恐怕就彻底没戏唱了。
其实公武合不合体,单从与公卿合作的角度上,这是无所谓的。
但问题是,扶桑开埠以来,民生艰难,一揆时有发生,很多诸侯深受其害,因此攘夷之声不绝,而只有公武合体,才能压的住这些诸侯和所谓的攘夷浪士。
如果这公武合体一散架,恐怕长州这样的无赖诸侯,立刻遍布扶桑。
到时这些人今天打两炮、明天开两枪,搞不好就真拖幕府下水武力攘夷了——至于彻底倒向洋人,现在幕府御领的民生也不好,为了维系民心,因此坚决不能考虑。
见到家茂、庆永为难,扶桑皇帝呵呵一笑,他就先跑了,留下关白二条齐敬进行勾搭。
最后,二条终于把两人说动心了:
他表示公卿柔弱,如今扶桑动荡,这担心自身安危,是大家共同的心事。
“禁里御守卫总督”呢,虽然役料每月是七千五百俵,可养的兵马,可以全部是幕府的番组,就挂一个朝廷的虚名即可。
当然了,有公卿子弟愿意从军,也请幕府酌情安排,朝廷绝不强求。
但无论如何,这批人马不能离开京都,以免再次发生八月十八日之变那样的危局。
咱们以两年为期,如果扶桑时局平稳了,那“禁里御守卫总督”就可以裁撤;如果还不平稳,也按旧例,请幕府推荐新的总督人选,您看如何?
见两人依旧疑虑,关白二条齐敬又加了一个重要的条件:
“长州处置一事,最终以幕府方面的意见为准。”
长州公然反悔与幕府的约定,这是将军家茂的心病,如果不能断然处置,那幕府威严受损不说,恐怕其他诸侯也会有样学样。
因此呢,这些条件加起来,颇为诱惑。
但事关重大,家茂、庆永两人都不敢贸然承诺,只表示要回去考虑一番。
可没想到,当天京都守护容保就找上门来:
原来庆喜承诺,这每月七千五百俵,七成给容保养兵,并给容保写了手书。
会津上洛的可是三千人马,虽然幕府给了一定的粮草,可助军役嘛,哪有给足的,能给三成就是好的了。
因此容保听了庆喜承诺,根本坐不住,赶紧跑来求情,这事可以考虑啊,有我看着,肯定不会有事。
当初容保上洛,可是政事总裁庆永一手撺掇的,今天人家容保开口,庆永还真不好回绝。
何况,去年第一次公武合体的最后,家茂跑路时,武力攘夷派的诸侯蠢蠢欲动,可会津却弹压地方,足见忠心——当时庆永怕容保和庆喜有勾结,因此跑路开始才给容保去信,所以容保来不及参与护送。
容保这么一说,家茂、庆永就真的放下了疑虑:
别看每月七千五百俵,可番组不是光吃饭,军械军需都要从这里面出。七成给了容保,那就算庆喜自己再补贴点,那也只能养个千把兵。
加上人又是从幕府番组抽调的,还能怕他翻出天不成。
因此,尽管身边的幕臣们苦谏不可,两人还是承诺了此事。
而后面朝廷也遵守了承诺,不但同意了幕府对“公武一和决断”的提议,而且在庆喜上任前,就下达了新的敕旨:
“长州毛利父子如一个月内不到京都自辩,则必以朝敌之名讨之。”
所以呢,今天将军家茂,他才出现在庆喜的转仕仪式上。
不过他可没想到,“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庆喜代表小朝廷掌握了京都警卫,这件事可真没想的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