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怀旧的年代 (1/2)
激情中文网 www.jqzw.net,玻璃上的雨滴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很久没进碟市了,一到数码城的2楼如同饿狼一般。租了十几张,欢喜的捧着回家,窗外明媚阳光与我不再相干。
从徐静蕾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开始。学生时代手捧茨威格原著,手不释卷,一口气读完已是热泪盈眶。希望太高一定失望。不仅是不喜欢,而且是很不喜欢,而且是徐导或演的电影里最不喜欢的一部。原著里女人的感情真切深沉,在粗砺困苦的生活里这份无望的爱情是她唯一的支柱,珍珠一般在灰尘里闪闪发光。那种不顾一切,不求回报,无怨无悔向我灌输了爱的重要一课。在茨威格的笔下这一切发生得非常自然,毫不怀疑自己也会如此选择,才会有强烈的感染力。电影却显得生硬牵强,女孩的举动唐突过分,难以博取同情,不由联想起始乱终弃一词。必然性被改成偶然性。这是失望之一。
失望之二是小资味道浓郁,从姜文居屋的豪华陈设到故事发生的场景选择,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高高在上少数人的气息,豪华就好看吗?我更愿意看普通人的故事,有钱人(不管她钱是怎么来的)单相思再痛苦也是他们钱多了,欠扁。其实徐静蕾一直以来走的是低调线路,演的多是普通民众,如我爱你开往春天的地铁我和爸爸。虽然地铁被称为拉长板mtv,有些场景过于浪漫唯美,但不影响主流,也还养眼。爸爸里爸爸的职业开酒吧有点少见,但也演的像那么回事。这部电影就有点不伦不类了。毕竟年轻,又是女人,功力还是差了些。至于得了什么奖,根本不须在意。改编名著,搞得好就是好剧本,好故事,搞不好就是珠玉在前,画虎不成反类犬。
总的来说就是编剧差,导演差,剪辑差,摄影差。看来王作家的熏陶还是不够。一直喜欢徐静蕾身上那股书卷气,人淡如菊,低调平实。从演员到导演,近年她是越来越成功了。拍自己熟悉的题材尚可,但一次的成功不代表次次成功。稍微庞大的题材就显得无力驾驭。千万别找不着北,自我感觉良好,那样就难以进步了。
看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抑制心底隐隐的失望,打开情人结。本来我不太喜欢看言情片,尤其是中国大陆的,商业性太强技巧太差,看得十分倒胃口。选择情人结只因它的两个亮点:霍建起的导演和安顿的原著,看完以后,我觉得还可以加上老外的摄影功力,拍得舒服。总的说来,情人结稍胜一筹,情节流畅,画面柔美,色彩养眼,但内容缺乏深度,赵薇陆毅明星气质太强,演技平庸,使该片沦为娱乐片。同样是明星,刘烨在霍建起导演的那山,那人,那狗里面演出就很感人。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故事发生在解放前,而这部发生在70,80年代,让我有点好笑。人们一方面孜孜不倦地追求名车豪宅,华服美食,奢侈用品,另一方面在电影里使劲怀旧,老街老屋,过时的衣物,我们过去的一切甚至上辈人的生活全部复活,个个诗情画意。如果不是曾经经历物质和精神双重贫乏的童年,我几乎都要爱上了电影里的过去,爱上徐静蕾穿着五四时期的学生装的清新纯朴或是一袭旗袍款款而来时的仪态万千,爱上微风吹拂赵薇的头发,片片花瓣落在衣裙上,爱上陆毅背上军书包骑着自行车呼啸而过,犹如发黄的老照片般安静美丽。随着电影的展开,跟着导演的步伐我的记忆一点一滴的回来了。那些宝贝还在吗?那些三国演义的小人书,透明糖纸,邮票,印着香港明星头像的贴纸,哥哥掉进湖里的铁环,用整个暑假不吃冰棍的承诺换来的溜冰鞋仍然记得得到前的渴望焦虑,得到后的欣喜若狂,那样的满足和痛快,现在再也无法品尝到了。留下偶尔的窃喜,一点点,转瞬即逝。
&... -->>
很久没进碟市了,一到数码城的2楼如同饿狼一般。租了十几张,欢喜的捧着回家,窗外明媚阳光与我不再相干。
从徐静蕾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开始。学生时代手捧茨威格原著,手不释卷,一口气读完已是热泪盈眶。希望太高一定失望。不仅是不喜欢,而且是很不喜欢,而且是徐导或演的电影里最不喜欢的一部。原著里女人的感情真切深沉,在粗砺困苦的生活里这份无望的爱情是她唯一的支柱,珍珠一般在灰尘里闪闪发光。那种不顾一切,不求回报,无怨无悔向我灌输了爱的重要一课。在茨威格的笔下这一切发生得非常自然,毫不怀疑自己也会如此选择,才会有强烈的感染力。电影却显得生硬牵强,女孩的举动唐突过分,难以博取同情,不由联想起始乱终弃一词。必然性被改成偶然性。这是失望之一。
失望之二是小资味道浓郁,从姜文居屋的豪华陈设到故事发生的场景选择,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高高在上少数人的气息,豪华就好看吗?我更愿意看普通人的故事,有钱人(不管她钱是怎么来的)单相思再痛苦也是他们钱多了,欠扁。其实徐静蕾一直以来走的是低调线路,演的多是普通民众,如我爱你开往春天的地铁我和爸爸。虽然地铁被称为拉长板mtv,有些场景过于浪漫唯美,但不影响主流,也还养眼。爸爸里爸爸的职业开酒吧有点少见,但也演的像那么回事。这部电影就有点不伦不类了。毕竟年轻,又是女人,功力还是差了些。至于得了什么奖,根本不须在意。改编名著,搞得好就是好剧本,好故事,搞不好就是珠玉在前,画虎不成反类犬。
总的来说就是编剧差,导演差,剪辑差,摄影差。看来王作家的熏陶还是不够。一直喜欢徐静蕾身上那股书卷气,人淡如菊,低调平实。从演员到导演,近年她是越来越成功了。拍自己熟悉的题材尚可,但一次的成功不代表次次成功。稍微庞大的题材就显得无力驾驭。千万别找不着北,自我感觉良好,那样就难以进步了。
看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抑制心底隐隐的失望,打开情人结。本来我不太喜欢看言情片,尤其是中国大陆的,商业性太强技巧太差,看得十分倒胃口。选择情人结只因它的两个亮点:霍建起的导演和安顿的原著,看完以后,我觉得还可以加上老外的摄影功力,拍得舒服。总的说来,情人结稍胜一筹,情节流畅,画面柔美,色彩养眼,但内容缺乏深度,赵薇陆毅明星气质太强,演技平庸,使该片沦为娱乐片。同样是明星,刘烨在霍建起导演的那山,那人,那狗里面演出就很感人。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故事发生在解放前,而这部发生在70,80年代,让我有点好笑。人们一方面孜孜不倦地追求名车豪宅,华服美食,奢侈用品,另一方面在电影里使劲怀旧,老街老屋,过时的衣物,我们过去的一切甚至上辈人的生活全部复活,个个诗情画意。如果不是曾经经历物质和精神双重贫乏的童年,我几乎都要爱上了电影里的过去,爱上徐静蕾穿着五四时期的学生装的清新纯朴或是一袭旗袍款款而来时的仪态万千,爱上微风吹拂赵薇的头发,片片花瓣落在衣裙上,爱上陆毅背上军书包骑着自行车呼啸而过,犹如发黄的老照片般安静美丽。随着电影的展开,跟着导演的步伐我的记忆一点一滴的回来了。那些宝贝还在吗?那些三国演义的小人书,透明糖纸,邮票,印着香港明星头像的贴纸,哥哥掉进湖里的铁环,用整个暑假不吃冰棍的承诺换来的溜冰鞋仍然记得得到前的渴望焦虑,得到后的欣喜若狂,那样的满足和痛快,现在再也无法品尝到了。留下偶尔的窃喜,一点点,转瞬即逝。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