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元春晋升记_分卷阅读_52 (2/2)
激情中文网 www.jqzw.net,红楼之元春晋升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恩~爱过后,自有好长一段闲聊,还在对将来的憧憬之中安然入眠。
而几天过去,贾珠他们还没到七皇子府上,倒先迎来了姑妈贾敏。
贾敏带着一双儿女奔向荣禧堂,陪了会儿母亲,之后便招了贾珠到跟前说话。
原本这些话该由林海亲自说给贾珠听。可惜林海进京这一年多,自从点了户部侍郎,就没清闲过几天,这不,又让圣上钦点了差事,已经两天没见着人了。
于是也只好让贾敏这个姑妈代劳了。贾敏虽然跟王夫人脾气不合,但对王夫人所出的贾珠和元春十分偏爱,又唯独瞧不上宝玉……
因此听到女儿黛玉跟着一众表姐表妹玩耍,偏偏宝玉又凑了过去,贾敏不免微微皱了眉头。
贾珠见状也只得苦笑一声:弟弟宝玉天资聪颖,偏爱往脂粉堆儿里扎,他本也教训过几回,无奈祖母和母亲护着弟弟倒像是护眼珠子一样。
不过贾敏显然也不想在此时计较,转过头来便跟侄儿说起体己话,“欺人太甚!”顿了顿又补了一句,“你姑父在书房里跟我说的。”
别说荣府跟忠顺王不对付,林海跟这位王爷也很不投缘。
其实只看忠顺王这副做派:只因私怨,便当众放话,妄想断送一位读书人的信心和前程,林海如何能敬重得起来?
贾敏此时又道:“你只管去考,如今的江苏学政正是你姑父的同年。”
说白了,忠顺王是按照贾政的性格才推测贾珠的脾气,真说要贿赂考官,甚至影响大比结果,他还没这个能耐……再说也不值得。
林海给同年打了招呼,不是为了特别照顾贾珠,只是以防万一:哪个士子忽然想不通了,为了讨好忠顺王再捞个进身之阶,而算计贾珠罢了。
这里面的弯弯绕绕,贾珠一怔之间便想了个清楚,旋即起身一拜到底,“多谢姑父姑母成全。”
贾敏受了他这一礼,也道:“你和元春都是好的。”顿了顿,又道,“若是能中,当是越早越好。”
若是中进士,哪怕是三甲,年纪过了四十,若没大造化,恐怕致仕时未必来得及爬到三品。能每三五年都能晋升一回的,到最后差不多都能入阁了,可天下读书人有多少多少,每三年中进士的又有多少,而阁老又有几位?
贾珠也不清楚这句提点,究竟出自姑父还是姑母之口……平心而论,姑母的见识眼界,大伯和父亲也多有不如。
与姑母相处得越久,这感受也便越发清晰。
另外,姑父林海今年也不过不惑之年,已经做到了二品卿二,贾珠觉得姑父怕是入阁有望,因此回京后姑父与荣府往来还不如在扬州时频繁——这八成是开始避嫌了。
可叹父亲还因此暗地里抱怨过几句……
毕竟是姻亲,哪会真见荣府吃大亏而无动于衷?贾珠颇能理解姑父和姑妈的心意:正所谓闷声发大财,占了好处自己知道就好,不必闹得人尽皆知。
吃了定心丸的贾珠之后更显从容,倒是看得贾琏好生好奇——贾赦贾政兄弟俩各自过起小日子,连带着贾琏对堂兄那边的动静也知之甚少了。
如今大家正一起前往王府,贾琏便凑近问道:“王爷许了什么?”
贾珠故作深沉,“回来不就知道了。”
贾蓉看着前面两位堂叔低声说笑,也策马追上了几步,只听贾珠道,“王爷给的差事,当是忠心为上。”
贾琏点了点头,“正是如此。”在他看来,只要好处够多,忠心自然不在话下。再说到了北方,除了七皇子他也不知道该向谁尽忠不是?
~恩~爱过后,自有好长一段闲聊,还在对将来的憧憬之中安然入眠。
而几天过去,贾珠他们还没到七皇子府上,倒先迎来了姑妈贾敏。
贾敏带着一双儿女奔向荣禧堂,陪了会儿母亲,之后便招了贾珠到跟前说话。
原本这些话该由林海亲自说给贾珠听。可惜林海进京这一年多,自从点了户部侍郎,就没清闲过几天,这不,又让圣上钦点了差事,已经两天没见着人了。
于是也只好让贾敏这个姑妈代劳了。贾敏虽然跟王夫人脾气不合,但对王夫人所出的贾珠和元春十分偏爱,又唯独瞧不上宝玉……
因此听到女儿黛玉跟着一众表姐表妹玩耍,偏偏宝玉又凑了过去,贾敏不免微微皱了眉头。
贾珠见状也只得苦笑一声:弟弟宝玉天资聪颖,偏爱往脂粉堆儿里扎,他本也教训过几回,无奈祖母和母亲护着弟弟倒像是护眼珠子一样。
不过贾敏显然也不想在此时计较,转过头来便跟侄儿说起体己话,“欺人太甚!”顿了顿又补了一句,“你姑父在书房里跟我说的。”
别说荣府跟忠顺王不对付,林海跟这位王爷也很不投缘。
其实只看忠顺王这副做派:只因私怨,便当众放话,妄想断送一位读书人的信心和前程,林海如何能敬重得起来?
贾敏此时又道:“你只管去考,如今的江苏学政正是你姑父的同年。”
说白了,忠顺王是按照贾政的性格才推测贾珠的脾气,真说要贿赂考官,甚至影响大比结果,他还没这个能耐……再说也不值得。
林海给同年打了招呼,不是为了特别照顾贾珠,只是以防万一:哪个士子忽然想不通了,为了讨好忠顺王再捞个进身之阶,而算计贾珠罢了。
这里面的弯弯绕绕,贾珠一怔之间便想了个清楚,旋即起身一拜到底,“多谢姑父姑母成全。”
贾敏受了他这一礼,也道:“你和元春都是好的。”顿了顿,又道,“若是能中,当是越早越好。”
若是中进士,哪怕是三甲,年纪过了四十,若没大造化,恐怕致仕时未必来得及爬到三品。能每三五年都能晋升一回的,到最后差不多都能入阁了,可天下读书人有多少多少,每三年中进士的又有多少,而阁老又有几位?
贾珠也不清楚这句提点,究竟出自姑父还是姑母之口……平心而论,姑母的见识眼界,大伯和父亲也多有不如。
与姑母相处得越久,这感受也便越发清晰。
另外,姑父林海今年也不过不惑之年,已经做到了二品卿二,贾珠觉得姑父怕是入阁有望,因此回京后姑父与荣府往来还不如在扬州时频繁——这八成是开始避嫌了。
可叹父亲还因此暗地里抱怨过几句……
毕竟是姻亲,哪会真见荣府吃大亏而无动于衷?贾珠颇能理解姑父和姑妈的心意:正所谓闷声发大财,占了好处自己知道就好,不必闹得人尽皆知。
吃了定心丸的贾珠之后更显从容,倒是看得贾琏好生好奇——贾赦贾政兄弟俩各自过起小日子,连带着贾琏对堂兄那边的动静也知之甚少了。
如今大家正一起前往王府,贾琏便凑近问道:“王爷许了什么?”
贾珠故作深沉,“回来不就知道了。”
贾蓉看着前面两位堂叔低声说笑,也策马追上了几步,只听贾珠道,“王爷给的差事,当是忠心为上。”
贾琏点了点头,“正是如此。”在他看来,只要好处够多,忠心自然不在话下。再说到了北方,除了七皇子他也不知道该向谁尽忠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