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中文网 www.jqzw.net,金刚经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但不要生起贪爱喜欢,闻到臭味,心知臭味,但不要生起厌恶情绪。假使我们闻到异性体味、食物香气,心生喜欢,即时已经落在妄想境界;如果闻到恶臭,心生厌恶,也一样已经住心妄想境界。又比如舌头尝到美味,心知可尝美味,但不要生起贪爱喜欢,多吃它一口,吃到不可口的食物,心知不可尝,但不要心生厌恶。又比如身体碰触细滑,心知细滑但不要生起贪爱喜欢,碰触粗劣心知粗劣,但不要生起厌恶心。又比如心里想起美丽的往事,心知追忆往事,但不生起贪爱喜欢,想到不堪回首的往事,心知不善,但不要心生厌烦。乱想往事很容易迷失,修道难,几乎都是迷失在乱想中,所以要修习禅定,不要染着色、声、香、味、触、法、而生妄想心,应当无离种种贪欲,不贪爱色声香味触法,现前一念清净心,也不染着清净味,便是应无所住的无上正等正觉心。如果心有住相,以为应无所住是住在一种无所住的境界,那就不是安住无上正等正觉心。所谓“住”如同住房子的“住”见闻觉知便被约束在房中如井底之蛙。比如眼睛若凝住俊男美女,秀色可餐,心意识便被色欲所困,俊男美女外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触而不觉,识而不知,刹那间堕入痴迷无明中,常人迷而不知返,欲念炽盛,歌诵人间真善美,下焉者邪淫无所不用其极,上焉者诗歌文章,美术图腾,音乐舞蹈。修行人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俊男美女固然赏心悦目,不必秀色可餐,乱想淫欲,无非是循业发现的色相,俊男美女非俊男美女,则显无上正等正觉心,俊男美女外的大千世界朗然可见,也一样赏心悦目,心包太虚,无一不是如来。又比如往事回忆:儿时嬉戏、欢笑同学、初恋滋味、颠倒爱情、求不得苦、恩怨仇恨、名望利益等等,胡思乱想,刹那间忘记正在听课,正在和亲友交谈,正在和客人接洽商务,面对着师长、亲友、客户,彼所言说断断续续,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触而不觉,识而不知,散乱无明,整日如此,经年如此,终身如此,累世如此。修行人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如果念念分明,往事如梦如幻,历历所现皆是等正觉心。但如果以为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却住在不住相的清净境界,也如同住房子的住,清净境界外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触而不觉,识而不见,已经昧却“应无所住心”所以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同样的道理,如果菩萨心住色行布施,布施外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触而不觉,识而不知,昧却无上正等正觉心,很难断除饮食、男女淫欲、睡眠、嗔恨、愚痴等种种烦恼。因为私心作祟,慈济众生的事业,做起来也就倍感困难,但有菩萨心而无菩萨行,福德智能两欠缺,没有种种大能力,泥菩萨过江,自身都难保。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不只是不执著所施物、施者、受者,应当无所住而行布施,所谓不住色行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念念分明,行住坐卧都不昧却无上正等正觉。如来说一切现象就是虚幻相,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又说一切有情众生就是虚幻的众生,若见众生非众生则见如来,诸君,若见如来即发无上正等正觉心,你放眼不见一切诸相吧?不见一切众生吗?任何一相都是如来相,任何一众生都是如来,此时不悟,等待何时?须菩提,如来是说真诚话,说实在话,说如实如理的话,不说诳骗话,不说怪异话的。须菩提,如来所证得的无上正等正觉法,此法没有真实,也没有虚妄。须菩提,如果菩萨的心住于无上正等正觉法,染着法相而行布施,如人走入黑暗中,什么也看不见;如果菩萨的心里不住无上正等正觉法而行布施,好比人有眼睛,日光明照,可以看到种种的色相。须菩提,未来世,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够实践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于行住坐卧当中修行,远离种种贪爱染着,令无上正等正觉心须臾不昧,教化众生也以布施无上正等正觉法,令一切有情同沾法喜,速证无上正等正觉,而且每天诵读经文不令忘失,以便于为人解说。如来以佛的智能,清楚地知道这种人,清楚地看见这种人,都可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
注释
1义趣:义理之所归趋(“趣”是“趋”的通假字),所谓“是所说义,何所归趣”义即佛法的道理,趣即修持佛法达到的境界。
2慧眼:佛教中有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慧眼为空谛一切智,即具有能够认识到万法皆空的眼力和智慧。
3信解受持:即信解行证,先信仰佛法,再理解佛法的道理,然后按照佛法的道理修行实践,最后达到觉悟成佛的结果。
4第一波罗蜜:即般若波罗蜜,参见“前言”
5忍辱波罗蜜:即六波罗蜜里的“忍辱”参见“前言”
6歌利王:即迦利,古印度乌仗那国王,即波罗奈国王,暴戾恣睢。
<b>评析</b>
本章换一个角度阐述不执著表相、名称才能悟解佛法真谛。本段的标目是“离相寂灭”即通过须菩提和佛的对话,反复阐明只要离开“相”而悟“空”不要“执著”就达到了佛的境界,否则就是没有觉悟,同时说明持诵金刚经就是达到这一境界的捷径。
但不要生起贪爱喜欢,闻到臭味,心知臭味,但不要生起厌恶情绪。假使我们闻到异性体味、食物香气,心生喜欢,即时已经落在妄想境界;如果闻到恶臭,心生厌恶,也一样已经住心妄想境界。又比如舌头尝到美味,心知可尝美味,但不要生起贪爱喜欢,多吃它一口,吃到不可口的食物,心知不可尝,但不要心生厌恶。又比如身体碰触细滑,心知细滑但不要生起贪爱喜欢,碰触粗劣心知粗劣,但不要生起厌恶心。又比如心里想起美丽的往事,心知追忆往事,但不生起贪爱喜欢,想到不堪回首的往事,心知不善,但不要心生厌烦。乱想往事很容易迷失,修道难,几乎都是迷失在乱想中,所以要修习禅定,不要染着色、声、香、味、触、法、而生妄想心,应当无离种种贪欲,不贪爱色声香味触法,现前一念清净心,也不染着清净味,便是应无所住的无上正等正觉心。如果心有住相,以为应无所住是住在一种无所住的境界,那就不是安住无上正等正觉心。所谓“住”如同住房子的“住”见闻觉知便被约束在房中如井底之蛙。比如眼睛若凝住俊男美女,秀色可餐,心意识便被色欲所困,俊男美女外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触而不觉,识而不知,刹那间堕入痴迷无明中,常人迷而不知返,欲念炽盛,歌诵人间真善美,下焉者邪淫无所不用其极,上焉者诗歌文章,美术图腾,音乐舞蹈。修行人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俊男美女固然赏心悦目,不必秀色可餐,乱想淫欲,无非是循业发现的色相,俊男美女非俊男美女,则显无上正等正觉心,俊男美女外的大千世界朗然可见,也一样赏心悦目,心包太虚,无一不是如来。又比如往事回忆:儿时嬉戏、欢笑同学、初恋滋味、颠倒爱情、求不得苦、恩怨仇恨、名望利益等等,胡思乱想,刹那间忘记正在听课,正在和亲友交谈,正在和客人接洽商务,面对着师长、亲友、客户,彼所言说断断续续,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触而不觉,识而不知,散乱无明,整日如此,经年如此,终身如此,累世如此。修行人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如果念念分明,往事如梦如幻,历历所现皆是等正觉心。但如果以为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却住在不住相的清净境界,也如同住房子的住,清净境界外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触而不觉,识而不见,已经昧却“应无所住心”所以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同样的道理,如果菩萨心住色行布施,布施外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触而不觉,识而不知,昧却无上正等正觉心,很难断除饮食、男女淫欲、睡眠、嗔恨、愚痴等种种烦恼。因为私心作祟,慈济众生的事业,做起来也就倍感困难,但有菩萨心而无菩萨行,福德智能两欠缺,没有种种大能力,泥菩萨过江,自身都难保。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不只是不执著所施物、施者、受者,应当无所住而行布施,所谓不住色行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念念分明,行住坐卧都不昧却无上正等正觉。如来说一切现象就是虚幻相,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又说一切有情众生就是虚幻的众生,若见众生非众生则见如来,诸君,若见如来即发无上正等正觉心,你放眼不见一切诸相吧?不见一切众生吗?任何一相都是如来相,任何一众生都是如来,此时不悟,等待何时?须菩提,如来是说真诚话,说实在话,说如实如理的话,不说诳骗话,不说怪异话的。须菩提,如来所证得的无上正等正觉法,此法没有真实,也没有虚妄。须菩提,如果菩萨的心住于无上正等正觉法,染着法相而行布施,如人走入黑暗中,什么也看不见;如果菩萨的心里不住无上正等正觉法而行布施,好比人有眼睛,日光明照,可以看到种种的色相。须菩提,未来世,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够实践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于行住坐卧当中修行,远离种种贪爱染着,令无上正等正觉心须臾不昧,教化众生也以布施无上正等正觉法,令一切有情同沾法喜,速证无上正等正觉,而且每天诵读经文不令忘失,以便于为人解说。如来以佛的智能,清楚地知道这种人,清楚地看见这种人,都可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
注释
1义趣:义理之所归趋(“趣”是“趋”的通假字),所谓“是所说义,何所归趣”义即佛法的道理,趣即修持佛法达到的境界。
2慧眼:佛教中有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慧眼为空谛一切智,即具有能够认识到万法皆空的眼力和智慧。
3信解受持:即信解行证,先信仰佛法,再理解佛法的道理,然后按照佛法的道理修行实践,最后达到觉悟成佛的结果。
4第一波罗蜜:即般若波罗蜜,参见“前言”
5忍辱波罗蜜:即六波罗蜜里的“忍辱”参见“前言”
6歌利王:即迦利,古印度乌仗那国王,即波罗奈国王,暴戾恣睢。
<b>评析</b>
本章换一个角度阐述不执著表相、名称才能悟解佛法真谛。本段的标目是“离相寂灭”即通过须菩提和佛的对话,反复阐明只要离开“相”而悟“空”不要“执著”就达到了佛的境界,否则就是没有觉悟,同时说明持诵金刚经就是达到这一境界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