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中文网 www.jqzw.net,阿依黛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引子
生命中的许多过往,仿佛被定格在关于从前的梦里。暗夜时分,只要静心闭上双目,便可以搭乘岁月的返程列车,穿越一切的距离和时空,去到那个因沉淀了太多太多历史,而令人感到厚重和深刻的城市——南京。在凝着婉约和古朴的幽深小巷里,聆听温情的江南雨轻敲在鹅卵石上发出细碎的声音,呼吸院墙内散发出的茉莉清香,跟随撑着尼龙布小花伞的江南女子,回到那熟悉的亲切的,属于南京的前尘往事中。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的南京,街上到处都是“打到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这类令人振奋的标语,电影院里开始上演文革中批判的“毒草”电影,书店里也卖起了从前被禁读的世界名著,充满了文艺百花齐放的春天气息。但被无数场运动吓怕了的大人们,仍是胆小谨慎地回避着那些政治敏感的话题,吃饭时爸妈用近乎耳语般的语调在说着最近的形势,听起来含含糊糊,隐隐约约的。就这样,爸爸替我夹菜时还不忘叮嘱一句:小孩子家出去别乱说啊。那是一段新旧生活衔接交替的时光,感觉自己有点像在看万花筒,成长的岁月转啊转啊,将一块块各种形状的玻璃碎片不断重新组合成各种好看的图案,这图案就是社会所要营造的新生活。
那时,我们家住在马台街。
一、小巷古井老尼姑
马台街是一条街道的名称,在这条街道上,分布着许许多多内容各异的小巷,南京的小巷,铺就的青石板路面,只要你细心点,就会发现,那些古老的砖块上,还刻着些字呢,字迹早已被岁月侵蚀掉原有的清晰,留给人的只有对远去了的年代想象与神秘。小巷的两边都是高高的围墙,隔段距离才可以看见一扇陈漆驳落的大木门,一推一开时,还会发出“吱——”的声音,悠长而深远,就像老门板历经沧桑后发出的沉重叹息。那些房子大都建于解放前,多是大户人家的宅院被房管所统一分给这个城市的居民住着的,于是,原本独门独户的深宅老院也就变成了不同姓氏的集体组合,而老房子的主人家也住在里边,只不过他们也只能和大家一样按人头分配住一间间的房而非如从前那样拥有整院的屋子。
我们家所在的那条巷子,位于马台街的中间段。巷口,有一间由旧庙改成的粮站,每月大家都拿着户口本和粮证去那领粮票,油票,还有各种副食品票。粮站的后边还有个古井,据说以前庙里的人便是吃这口井的水,那里边的水冬暖夏凉,夏天时会有很多小孩把西瓜用个网兜装着,用根长绳系好了网兜,再放到井里去冰镇。粮站侧面的小屋子,又黑又旧又破,里边住着个老女人,人们都叫她“老尼姑”据说她从前就是属于这个庙里的人,庙里面怎么会有尼姑呢?这个问题我从前倒是未曾去想过,年少的日子里总是漫不经心的,轻飘飘地逝去后,方才发现自己尚有太多的不明白。到了如今,我只好把她想作是庙里的杂工了。或许“老尼姑”并不是个真正的出家人吧,因为她还有一头乌黑的短发。虽然从未见过她对谁大声说过话,但她那满是疤痕的脸,看起来还是有点可怕,通常家里的女人吓不听话的毛孩子,就会说,再吵,再吵把你送给老尼姑。所以,小孩子一般都不敢上前主动和她说话。老尼姑常在古井旁洗衣,洗米,洗菜,城市早就装上了自来水,她却依然格守着从前的习惯,用一根粗黑的橡胶绳系着个上了年岁的木桶,不厌其烦地从井里打水来用。夏夜,她甚至还挨着古井放把竹铺,睡觉。古井,老尼姑,似乎是南京古旧时光里遗落下来的一块背景昏暗的驳落的老式漆皮画。
老尼姑的黑屋子里还住着一个年轻的壮汉,据说是她乡下的侄子。这侄子白天挑着个担子走街窜巷地喊着“磨剪子来砍柴刀”讨生活。晚上回来,与老尼姑守着那盏昏灯就觉着日子难熬。也难怪,正值思春年华的侄子,想的东西也比较特别些的。于是,就有别人就给他带来了一个年轻的乡下女人,虽说是乡下女人,可打扮的花红柳绿,看上也蛮喜庆的。这女人是自由市场帮人卖菜的,来城里时间不长,一心想找个可以嫁的男人,好在城里有个栖身之处。谁曾想到,这老尼姑的黑屋子又破又烂的,比她夜夜睡觉的洗澡堂子还不如,她失望极了,抬脚便想走人,直说要回去了要回去了,其实连她自己都不知该回哪儿去,自由市场那边当天是请了假的,去了也白去,没工钱,澡堂子要夜里没人洗澡了才可以回去睡。可就算是这样,她亦是要离开的了,这破屋子,看来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这边厢,眼看着到锅里的鸭子又要飞,老尼姑侄子难过的眼泪水都快掉出来了。老尼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说是迟那时快,就在乡下女人准备迈脚之即,老尼姑也不知哪儿来的勇气,她居然横下心来,从怀里掏出把结实的铁锁把房门从外边给反锁上了,然后,就独自离开了,任凭那乡下女人在里边又喊又叫又捶又打的。当晚,她住到了一个老姐妹的家里,只剩下那孤男寡女独处一室。次日,她才不急不慌地买了三个人的早点,慢悠悠地打道回府。等她打开门时,那乡下女人竟红着脸叫了她一声:姑妈。
没过多久,那屋子里就有了婴儿的啼哭声。而老尼姑则坐在小黑屋子的门坎上笑了从此,古井旁的老尼姑的洗衣盆里,就多了好些色彩各异的似万国旗般的小孩尿布。这,或许是老尼姑一生中最为幸福最为温暖的时光了。直到有一天,屋子里传出那个乡下女人辱骂老尼姑的声音,断断续续的句子让好事的妇人听见,得出这么一个结论,老尼姑的侄子是老尼姑年轻时偷汉生的私生子。也许是为了躲避人们复杂的目光吧,那以后,老尼姑白天就很少出现在古井旁了,她总在夜里端个盆洗东西。月黑风清的某个夜晚,老尼姑就彻底地归了古井,这回,下去的不仅仅是她打水的古旧木桶了,还有她整个人的身子。此后,再也没有人敢上古井打水了,那井也怪,竟然就渐渐地就枯了,不再有水,仿佛它的灵魂亦随那日日相伴的老尼姑去了。
二、桑树老宅毛毛家
顺着小巷拐进来,就到了我们家所在的大院子。院子的整体格局排列的有点类似军队的营房,中间是宽敞的水泥地面过道,两边是红砖外墙的住房,大多为套间,内有客厅和房间,房管所按每家户口上的人头来分配,人多的家庭就住四房一厅或五房一厅,人少的家庭就住在三房一厅或一房一厅。房子都很高,有暗红色油漆的法式百页窗和木门,显得很是气派。
大家住的房子从前都属于院子东头的毛毛家。毛毛家是是独门独院的老宅,面积很大,内有厢房若干间及宽畅明亮的厅堂。老宅门前,有棵不知什么年月种下的桑树。春天,我们喜欢去摘几片桑叶喂蚕;夏天,则会有贪吃的孩子爬上树去摘桑果,将自己吃得肚皮发胀舌头发紫。
老宅子的主人是毛毛爷,解放前是国民党水上警察局局长,只因他的长孙女小名是毛毛,所以被大家叫作毛毛爷。毛毛爷已经很老很老了,不过身材却仍然是高大的,背也挺得很直,爱穿浅灰色的绸缎面料的中式对襟唐衫。他每天都要在院子里慢慢地踱来来踱去,边走边用手抚摸着长长的白胡须,微笑地看着每一个疯跑的孩子,显得既安祥又平和。这么一个每天沐浴在阳光下的慈祥老人,与他们家中墙上挂着的相片上那个威风凛凛的拿枪的局长的形象相差太远了。这样的人物想必在文革中是没少挨斗的,然而所有的关于他的过去,就像本尘封了书,故事藏在里边,无缘开启便无从知晓。
毛毛爷去的时候已是八十五岁的高龄了。我至今还记得他们家人送葬回来后,就在门前的桑树下放了个烧着火的脸盆,而所有人都要跃过火盆回家。红红的火焰熏出来的烟竟然夹杂着桑树叶子的清香,就有人说,毛毛爷的魂是附在门前的桑树上的,他舍不得他的老宅,不肯离去呢。再后来,就有人看见,半夜里毛毛爷坐在家门口的那棵桑树上摸胡子,这样的话,不知是真是假,反正我是没亲眼看到过,只记得那会小孩大人一起乱传,越传版本越神奇,听起来令人骨子里都凉飕飕的。
白莹奶奶是毛毛爷的二姨太,而非这家孩子们的亲奶奶,孩子们的亲奶奶去的早,只留下她陪伴着毛毛爷。白莹奶理个解放头,戴付褐色塑料边框眼睛,身上的藏蓝色衣服也都洗得发白了,她不太爱说话,但人挺和气的,总是对邻居们笑笑的,与电影中出现的妖艳的穿着绣花鞋的姨太太们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每天天还没亮她就出去买菜了,因为是和毛毛爷单独烧饭吃的,所以她的菜篮子里多是五香干子,素鸡,芹菜,菊花涝,杨花萝卜等老年人爱吃的素菜。毛毛爷去后,她就抱了只猫来养,等到她也老到行动不便时,照顾她的人就是毛毛妈了。
毛毛妈的父亲是南京城内最有名的中医,她“女承父业”自己也成了名医生。和那个时代的所有职业妇女一样,她用黑色的铁发卡卡住短发,脸上带着疲惫,每日匆匆忙忙地奔跑于上下班的路途中。直到八十年代的中期,她退休了,手中的人造革拎包换成了菜篮子,才看到她的脸上亦有了悠闲自在,不慌不忙的神情。她是个非常能干的女人,那个家庭实际上也一直是由她在操持。毛毛爸是个工程师,在文革中受了刺激,据说有点精神病,但我并没见他发作过,只是不怎么说话也不和外界打交道,只有毛毛妈跑进跑出,和邻里你来我往的。遇到院子里谁家有个头疼脑热的事,她就帮着张罗下,我小时候的许多小病痛,就是由她看好的。她常常于晚饭后到我家小坐一会,与我母亲轻声地说些保健常识,儿女家事之类的话题。也就是从她的谈话中,我知道了毛毛是怎样与她的处长先生相识的。
毛毛的个子很高,人也很漂亮,她先生是个话语不多的男人,总穿着十分刻板的中山装,和她的光鲜时髦截然不同。毛毛做事向来赶潮流,包括在婚姻问题上。在女儿六岁时,毛毛提出了离婚,这可把她先生,那个老实处长给吓坏了。毛毛妈对此事的处理的方法很简单,只是在打了毛毛一个耳光后,说:我们这样的人家,怎么可以动不动就吵着要离婚?你不要脸我们家还要脸呢!毛毛在外再怎么风流再怎么胆大,对母亲还是十分畏惧的。日子总算平静了一段时间。
可没过多久,不甘寂寞的毛毛又开始穿着石磨蓝的牛仔裤,戴付蛤蟆镜,涂抹上变色口红,披着大波浪的长发,去和人跳交谊舞了。并且还时常在一些电影里当当小配角过过演员瘾。我看过一次她演的电影,瞬间的一个镜头,她演一个特务头子的姘妇,散着发,叼着烟,喷着烟圈,目光漂浮,颓废,游离。
毛弟是毛毛的弟弟,他小时特顽皮,常带着我们这帮小毛孩子上树捉知了,下河摸小鱼,用弹弓打麻雀。后来,他成了南京大学法律系的学生,平常住校,每周回家一次。当他双手脱把,骑着辆凤凰牌自行车从大院里飞身而过时,小孩子们就追在他的身后高喊:毛弟!毛弟!而他则偶尔回眸一笑,以示礼貌,显得既儒雅又骄傲。
毛毛妈对这个儿子管教颇严,主要体现在他找女朋友的事情上。起初,毛弟的女朋友是秀。秀的姐姐因为跑到南边去逃港,在我们院里名声不大好,秀也因此被累及。秀和毛弟是青梅竹马,儿时相伴大了相恋,本是自然不过的事情。但他们的爱情却遭到了毛毛妈的反对,毛弟先是抗争过一阵子,但最终还是因为没有私奔的勇气,而断了这桩母亲看来是不恰当的缘。后来,他娶的妻子,是毛毛妈考察了又考察,各方面都合心意的医生。当时,毛弟已是名法官。然而,世上的事就偏偏这么难以齐美,据说过门后,婆媳相处的一点也不好,毛毛妈为此懊悔不已。有次我回南京出差,顺道去看望她,她还拉着我的手讲:唉,当初毛弟还不如找秀的好啊。秀后来也自学了法律,成了名律师,她倒是不计前嫌地经常买点老年人吃的营养品去看看毛毛妈。
三、白房子琴声美人
位于我们家的斜对面,有栋独立的欧式洋房显得很特别。高高的石台阶,设计精良的白门窗,我们都叫它白房子。白房子宽大的客厅里,靠墙摆放着的那排长沙发上,铺着和窗帘同样风格的垂了长长流苏的淡咖啡色麻质沙发巾。拐角处立着的那盏灯的灯罩,也是相同的布质和款式,整个房间看起来非常的协调和统一。摆在客厅一角的老式钢琴,亦是棕色的,每到圣诞节的夜晚,它就会被弹奏出美妙的圣乐。我最喜欢的就客厅里棕褐色的长条木地板,虽然岁月已磨损掉其原有的光泽和紧密,走在上面还会匡匡作响,但正是因为那种由于木板疏松发出的响声令人陶醉,它让人感到怀旧,闲适和来自遥远的从前的神秘。
白房子的女主人曾经是位很有名望的音乐家,但不幸因病去世了,留下成了年的一儿两女及他们的父亲。这边厢,儿女们沉浸对母亲的缅怀中久久不愿醒来。那边厢,父亲却开始与一戴黑色边框眼镜酷似江青的徐娘半老的女人论起了婚嫁,并且,那个据说是未婚过的女人还有个业已成年的儿子。儿女们实在是不愿父亲迎那个女人及她的儿子进门的,但婚姻法明确规定了是不可以干涉婚姻自主的,所以,天要下雨,爹要娶人,随他的便好了。父亲娶回来的那个女人,很快就适应了白房子里的生活,毕竟,那个年代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住进这么好的房子的。于是,她开始动起了房子产权的心思,因为她还有个亲生儿啊,为娘的总不能白白地让自己的孩子被人叫作“拖油瓶”吧。她每晚便在男人的枕边吹风,父亲的耳朵根向来就软,所以没有多长时间,他就决定将属于自己的那份产权赠予继子了。可这样一来,他自己的儿女们不干了,这白房子是他们亲生母亲留下来的,凭什么要让那女人的儿子占去一部份?他们开始了与继母的正面交锋,在经历第n个回和后,他们终于忍不住心中的愤怒,把她给轰了出去,当然,同时走掉的还有他们的亲生父亲,毕竟,他现在是她的丈夫。
没有了争吵声的白房子里又如从前那般,响起了优美的琴声。总归是音乐家的孩子,他们每个人都擅长一门乐器,老大吹单簧管,老二拉小提琴,老三弹钢琴。那时,每当黄昏过后,白房子里就会飘荡出与收音机里热播的那些革命乐曲全然不同的旋律,比如柴可夫斯基的六月船歌、如歌的行板、天鹅湖还有曾经流行于五十年代的苏联歌曲。白房子里的琴声悠扬,一度是院里最为自豪与骄傲的话题,平日里再捉狭的人,谈起这些,亦变得神色正经。美好的时光总是飞一般地行进着,不久后,白房子里的老大就响应国家号召,卷起铺盖到苏北农村插队去了。老二由街道安排,到粮站卖起了面条。老三算是最幸运的,在无线电厂当质检员,这或许跟她长得漂亮有关。白房子里的琴声因为少了大哥的单簧管就单调了一些,随后又没有了钢琴声,原因是三妹恋爱了,到后来,就连二妹的小提琴声也听不见了,同样的,她也恋爱了。
大哥呢,大哥在下乡时也不甘落后地爱上了一位出身不是很好但却十分美丽的姑娘,并且一定要娶她为妻。大哥的婚事,父亲与继母自知没有发言权,但却触动了视他们为亲生孩子的同样是音乐家姨妈们的神经,她们分别从上海和苏州冒雨赶来制止这场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当时,大哥恰好回城在家,对于姨妈们的反对,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他,哪里听得进去,竟然表现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高贵的姨妈们气忿地说出再不认他的话就走了。大哥的婚事,两位妹妹不说好也不说不好,她们照样上她们的班,交她们的男朋友,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不久,回城工作的大哥终于如愿迎得美人归。
美人真是美人,眼睛,鼻子都是欧式作派,非常大气,唇红齿白,呵气如兰,可能也就是那个样子吧,总之是会令人眼前一亮的。大家都称她为院里的“皇后”直到今天,我也再没见过像她那样天生丽质,不施半点脂粉亦可明艳照人的女人。怪不得古代的君王会有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做法,女人的美本身就是一种财富和资质,所以,也不就难理解大哥为何有那么大的勇气和姨妈作斗争了。美人姓刘,上有一老妈,背驼得很严重,老太太也是面部线条非常优美清晰的那种,可以看出美人是遗传了她的漂亮基因。据说老太太解放前也是位国民党军官的夫人,生有一子。四九年时,其夫去了台湾,为了生存,她便嫁给一卖菜的,生下一女。卖菜的死了之后,她便与一双儿女相依为命。老太太也是命苦,儿子因恋爱失败后便精神失常了,其间也好过一阵子,甚至还在居委会当了一名干事,但后来不知为何,又旧病复发,最终绝食身亡。幸好她还有个女儿,得以嫁到好人家,成了白房子里的女主人。
老太太总是坐在门前抽烟剥毛豆,日子对她来说就是打发掉时光了,曾经属于她的风光与辉煌以及那些无法对人述说的尴尬与苦难,在她后半生的岁月里变成怎么样的一种记忆啊。她总是在不停地抽着香烟,烟雾弥漫中或许她又看到了从前?没人能真正走进她的内心深处。我和老太太关系一直不错。放假时,我常会坐在她家门口,帮她摘摘菜,听她对我讲起过去的许多事——日本人在南京大屠杀的暴行——惨无人道的鬼子竟然比赛杀小孩的速度——可怜啊,南京城内的护城河水都被染成了红色每次说到这里,她就会忍不住地落泪。然后,就燃一根烟,在沉默中吐一口浓浓的烟雾她还说她的妹夫是国民党某高官的侍卫长,后来被人暗杀了她的叙述通常都是断断续续的,一会儿是国民党时期官场上的明争暗斗,一会儿又是南京贵妇人的奢靡生活,还没等我听明白,她又说到了她的儿子和女儿,女儿的漂亮,儿子的聪明,都是她引以为骄傲的资本。
说这些的时候,她那漂亮的小外孙就在我们跟前跑来跑去的,缠着我给他画一休,我就点点他可爱的光脑门唱道:咯叽咯叽咯叽咯叽咯叽咯叽——我们爱你。那孩子就哈哈大笑,而老太太也在一旁乐呵呵的,只有那样的时刻,她那饱含沧桑的目光里才会流过一丝幸福和慈祥。除了带外孙,老太太还要负责给一大家子的人做饭,因为二妹和三妹那会还没出嫁,都住在家里。
二妹三妹其实在大哥之前都谈了对象,为何还未结婚呢?这里边有段插曲。那二妹虽长得略有些胖,但气质很不错,因在朋友家聚会时,拉了首非常动听的小提琴曲,从而吸引了位高大英俊的建筑设计院的工程师,她和那男人相处后,很快就进入了谈婚论嫁的阶段。没想到,三妹这时偏偏节外生枝地和姐姐未婚夫的哥哥好上了,也就是说,俩姐妹同入一家门后,称呼都得改变,从此,姐姐变弟妹,妹妹变嫂子,真够乱的。二妹气得在家里对三妹大吼,你可真够能干的啊,那么多男人,你就偏偏盯上了他家的。三妹也不饶人地说道,对啊对啊,怎么样?我就是要和你抢他们家的男人。二妹情急之下便动了手,她煽了三妹一耳光,三妹亦不示弱,冲上前去与姐姐扭作一团。白房子里响起了哭声骂声闹声叫声。而他们家的老太太却顾自睡下,大哥和美人则带着儿子出去散步去了。这件事情最终以三妹的退出,二妹的顺利成婚而了结。听说三妹的前男友与三妹分手后就去了美国,并且终身未娶。而漂亮的三妹可没有那么痴心和专情,那事没过去多久,她就又有了新男友,等到这两姐妹都出嫁后,对面的白房子里就变得安静了许多。从此,白房子里的琴声,便成了一种回想。
四、大姨话剧我们家
那满屋子的由奶奶老宅运来的晚清时期的古典红木家具,使得我们家在院子有些另类。总有好闲扯的人上门来劝我母亲将这些老家具卖到乡下去,在他们的印象中,只有乡下人才会用这样古老而又笨重的雕花红木大床和挂着老式铜锁的大柜子,八仙桌的。当年,最具时尚元素的家具是高低床,五斗橱,还有带镜子的大衣柜。然而,卖家具的事终因母亲嫌麻烦而作罢。
戴着透明塑料框架眼镜的大姨说,这满屋子的老家具简直就像是个博物馆。唯有大姨是懂得欣赏它们的,也正是因为受了它们的吸引,她常常骑着她的小“凤凰”穿行大半个城市,跑到我们家里来玩。那时,我最盼望的便是大姨的自行车铃声夹杂着她脆生生的笑声响亮于我们家的门前窗外。我喜欢看大姨的样子,肌肤细腻白晰,嘴唇饱满红润,她不像别的女青年,总是喜欢用烧得发热的铁钳将留海与辫稍烫得弯曲,她的齐耳的短发,似乌黑的波浪,泛着舒畅的光泽。
大姨原本是名纺织厂的女工,后因表现出色被推荐上大学,成为最后一批那个年代特有的“工农兵学员”毕业后,被分到纺织工业厅,当了机关干部。同龄人中,大姨算得上是个幸运儿了。那时的大姨,尚未有可以结婚的对象,是周围热心“红娘”的焦点人物,她们安排大姨去风光旖丽的公园赴一个又一个的约会。或许是为了充胆,或许是为了少些尴尬,大姨总爱带上个小小的“第三者”——我,去见那些别人介绍的条件优越的或是条件相当的未婚男青年。他们当中的某些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那个高个子的留着分头围着蓝灰色围巾着藏蓝中山装的大学老师,比如那个会变小魔术的戴着鸭舌帽着咖啡色灯芯绒拉链衫的叔叔,一个帅气一个神秘,更重要的是,他们为了在大姨面前表现自己,都会争着给我买好吃的,还有色彩各异的气球,只可惜,我没有任何的决定权,不能因为谁给我买的东西更多更好而决定大姨要谁不要谁。
大姨的约会场地除了公园,还有剧院,常常是某个充满期望的人站在大门口,盼着盼着,却看见大姨牵着我的手走了过来,无端端地他们中间就多了个小灯泡。不过,只要节目开始,我的注意力就全到了舞台上。我们看歌剧江姐,话剧等到枫叶红了时、于无声处、撩开你的面纱其中的某些台词,直到今天都还记忆犹新。那是我年少时最丰富的一段时光,脑子里充满了剧中人漂亮的形象,精彩的对白,有些夸张的舞台动作回去后,为了过把瘾,我还常常站在自家的雕花红木大床上,拿蚊帐当大幕,在几个小毛头的配合下,模仿剧中的情节,又唱又跳的,大姨偶尔也会参与进来,客串一把。若干年后的某一天,青春年少的我甚至兴冲冲地跑去报考话剧团,站在偌大的排演厅里,面对众多考官,将自己想象成当年舞台上慷慨激昂的女主角,旁若无人地大声背着大段大段的台词,从初试到复试,竟然也过了不少关,对于从未受过表演训练的我来说,这一切或许完全得益于当年大姨无意中带给我的艺术熏陶吧。
大姨各时期的的同学很多很多,有中学的,亦有大学的,她们散落于南京城的各个角落里,有的是工人,有的是教师,有的是在家绣着从街道上领来的新疆羊毛地毯的待业青年,有的则是文革后参加高考后被录取的正在就读的大学生她们是一群带着理想主义浪漫激情的女人,身上永远散发着单纯而干净的气息,面对时代的变革,她们光洁的面孔上呈现出的一种激昂的神情。南京城温度颇高的阳光,洒在惯于沉寂的古旧院落里,热了的不仅仅是白墙黑瓦的老阁楼,还有大姨和她的同伴们。她们在一起兴奋地说着谁谁谁被平反了,谁谁谁被退还家产了,还有谁谁谁插队回来准备考大学了
在大姨的鼓动下,她的朋友或她朋友的朋友——一群背着黄挎包的男女青年,纷纷来到我们家中,他们当中有在职的职工,亦有刚刚回城的知青,他们都是因为文革而错过了读书考大学的机会,毕竟,像大姨这样的被推荐去读书的人少之又少。他们围坐在古老的八仙桌旁,听我父亲讲课。他们想在父亲的帮助下,复习功课准备参加高考。父亲也怀着很高的热情义务带着这些好学上进的学生,母亲为他们端茶递水,那阵子,我们家里是一派欣然的景象,时光就在这样的氛围中渐然进入了八十年代这个全新的时期。热情活泼率性的“工农兵”学员大姨,走进我们家里,带来的总是全新的年轻的积极向上的阳光气息,于是,我们家的那一屋子老式晚清家具,似乎也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泽。而我的“工农兵学员”大姨,亦在这忙忙碌碌的日子里收获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她终于在父亲那群“大”学生中遇到了一个她心目中理想的他,虽然他的样子看上去有点像江姐里的蒲志高,但却是通过父亲的辅导考入正规大学的堂堂本科生,比大姨的“工农兵学员”的牌子要硬气很多。毕业后,自是大好前途,当然,这是后话。
如果没有那个时代,也许就少了大姨这样特殊的“工农兵”大学生,如果没有大姨的一场场约会,也许就不会令我对... -->>
引子
生命中的许多过往,仿佛被定格在关于从前的梦里。暗夜时分,只要静心闭上双目,便可以搭乘岁月的返程列车,穿越一切的距离和时空,去到那个因沉淀了太多太多历史,而令人感到厚重和深刻的城市——南京。在凝着婉约和古朴的幽深小巷里,聆听温情的江南雨轻敲在鹅卵石上发出细碎的声音,呼吸院墙内散发出的茉莉清香,跟随撑着尼龙布小花伞的江南女子,回到那熟悉的亲切的,属于南京的前尘往事中。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的南京,街上到处都是“打到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这类令人振奋的标语,电影院里开始上演文革中批判的“毒草”电影,书店里也卖起了从前被禁读的世界名著,充满了文艺百花齐放的春天气息。但被无数场运动吓怕了的大人们,仍是胆小谨慎地回避着那些政治敏感的话题,吃饭时爸妈用近乎耳语般的语调在说着最近的形势,听起来含含糊糊,隐隐约约的。就这样,爸爸替我夹菜时还不忘叮嘱一句:小孩子家出去别乱说啊。那是一段新旧生活衔接交替的时光,感觉自己有点像在看万花筒,成长的岁月转啊转啊,将一块块各种形状的玻璃碎片不断重新组合成各种好看的图案,这图案就是社会所要营造的新生活。
那时,我们家住在马台街。
一、小巷古井老尼姑
马台街是一条街道的名称,在这条街道上,分布着许许多多内容各异的小巷,南京的小巷,铺就的青石板路面,只要你细心点,就会发现,那些古老的砖块上,还刻着些字呢,字迹早已被岁月侵蚀掉原有的清晰,留给人的只有对远去了的年代想象与神秘。小巷的两边都是高高的围墙,隔段距离才可以看见一扇陈漆驳落的大木门,一推一开时,还会发出“吱——”的声音,悠长而深远,就像老门板历经沧桑后发出的沉重叹息。那些房子大都建于解放前,多是大户人家的宅院被房管所统一分给这个城市的居民住着的,于是,原本独门独户的深宅老院也就变成了不同姓氏的集体组合,而老房子的主人家也住在里边,只不过他们也只能和大家一样按人头分配住一间间的房而非如从前那样拥有整院的屋子。
我们家所在的那条巷子,位于马台街的中间段。巷口,有一间由旧庙改成的粮站,每月大家都拿着户口本和粮证去那领粮票,油票,还有各种副食品票。粮站的后边还有个古井,据说以前庙里的人便是吃这口井的水,那里边的水冬暖夏凉,夏天时会有很多小孩把西瓜用个网兜装着,用根长绳系好了网兜,再放到井里去冰镇。粮站侧面的小屋子,又黑又旧又破,里边住着个老女人,人们都叫她“老尼姑”据说她从前就是属于这个庙里的人,庙里面怎么会有尼姑呢?这个问题我从前倒是未曾去想过,年少的日子里总是漫不经心的,轻飘飘地逝去后,方才发现自己尚有太多的不明白。到了如今,我只好把她想作是庙里的杂工了。或许“老尼姑”并不是个真正的出家人吧,因为她还有一头乌黑的短发。虽然从未见过她对谁大声说过话,但她那满是疤痕的脸,看起来还是有点可怕,通常家里的女人吓不听话的毛孩子,就会说,再吵,再吵把你送给老尼姑。所以,小孩子一般都不敢上前主动和她说话。老尼姑常在古井旁洗衣,洗米,洗菜,城市早就装上了自来水,她却依然格守着从前的习惯,用一根粗黑的橡胶绳系着个上了年岁的木桶,不厌其烦地从井里打水来用。夏夜,她甚至还挨着古井放把竹铺,睡觉。古井,老尼姑,似乎是南京古旧时光里遗落下来的一块背景昏暗的驳落的老式漆皮画。
老尼姑的黑屋子里还住着一个年轻的壮汉,据说是她乡下的侄子。这侄子白天挑着个担子走街窜巷地喊着“磨剪子来砍柴刀”讨生活。晚上回来,与老尼姑守着那盏昏灯就觉着日子难熬。也难怪,正值思春年华的侄子,想的东西也比较特别些的。于是,就有别人就给他带来了一个年轻的乡下女人,虽说是乡下女人,可打扮的花红柳绿,看上也蛮喜庆的。这女人是自由市场帮人卖菜的,来城里时间不长,一心想找个可以嫁的男人,好在城里有个栖身之处。谁曾想到,这老尼姑的黑屋子又破又烂的,比她夜夜睡觉的洗澡堂子还不如,她失望极了,抬脚便想走人,直说要回去了要回去了,其实连她自己都不知该回哪儿去,自由市场那边当天是请了假的,去了也白去,没工钱,澡堂子要夜里没人洗澡了才可以回去睡。可就算是这样,她亦是要离开的了,这破屋子,看来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这边厢,眼看着到锅里的鸭子又要飞,老尼姑侄子难过的眼泪水都快掉出来了。老尼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说是迟那时快,就在乡下女人准备迈脚之即,老尼姑也不知哪儿来的勇气,她居然横下心来,从怀里掏出把结实的铁锁把房门从外边给反锁上了,然后,就独自离开了,任凭那乡下女人在里边又喊又叫又捶又打的。当晚,她住到了一个老姐妹的家里,只剩下那孤男寡女独处一室。次日,她才不急不慌地买了三个人的早点,慢悠悠地打道回府。等她打开门时,那乡下女人竟红着脸叫了她一声:姑妈。
没过多久,那屋子里就有了婴儿的啼哭声。而老尼姑则坐在小黑屋子的门坎上笑了从此,古井旁的老尼姑的洗衣盆里,就多了好些色彩各异的似万国旗般的小孩尿布。这,或许是老尼姑一生中最为幸福最为温暖的时光了。直到有一天,屋子里传出那个乡下女人辱骂老尼姑的声音,断断续续的句子让好事的妇人听见,得出这么一个结论,老尼姑的侄子是老尼姑年轻时偷汉生的私生子。也许是为了躲避人们复杂的目光吧,那以后,老尼姑白天就很少出现在古井旁了,她总在夜里端个盆洗东西。月黑风清的某个夜晚,老尼姑就彻底地归了古井,这回,下去的不仅仅是她打水的古旧木桶了,还有她整个人的身子。此后,再也没有人敢上古井打水了,那井也怪,竟然就渐渐地就枯了,不再有水,仿佛它的灵魂亦随那日日相伴的老尼姑去了。
二、桑树老宅毛毛家
顺着小巷拐进来,就到了我们家所在的大院子。院子的整体格局排列的有点类似军队的营房,中间是宽敞的水泥地面过道,两边是红砖外墙的住房,大多为套间,内有客厅和房间,房管所按每家户口上的人头来分配,人多的家庭就住四房一厅或五房一厅,人少的家庭就住在三房一厅或一房一厅。房子都很高,有暗红色油漆的法式百页窗和木门,显得很是气派。
大家住的房子从前都属于院子东头的毛毛家。毛毛家是是独门独院的老宅,面积很大,内有厢房若干间及宽畅明亮的厅堂。老宅门前,有棵不知什么年月种下的桑树。春天,我们喜欢去摘几片桑叶喂蚕;夏天,则会有贪吃的孩子爬上树去摘桑果,将自己吃得肚皮发胀舌头发紫。
老宅子的主人是毛毛爷,解放前是国民党水上警察局局长,只因他的长孙女小名是毛毛,所以被大家叫作毛毛爷。毛毛爷已经很老很老了,不过身材却仍然是高大的,背也挺得很直,爱穿浅灰色的绸缎面料的中式对襟唐衫。他每天都要在院子里慢慢地踱来来踱去,边走边用手抚摸着长长的白胡须,微笑地看着每一个疯跑的孩子,显得既安祥又平和。这么一个每天沐浴在阳光下的慈祥老人,与他们家中墙上挂着的相片上那个威风凛凛的拿枪的局长的形象相差太远了。这样的人物想必在文革中是没少挨斗的,然而所有的关于他的过去,就像本尘封了书,故事藏在里边,无缘开启便无从知晓。
毛毛爷去的时候已是八十五岁的高龄了。我至今还记得他们家人送葬回来后,就在门前的桑树下放了个烧着火的脸盆,而所有人都要跃过火盆回家。红红的火焰熏出来的烟竟然夹杂着桑树叶子的清香,就有人说,毛毛爷的魂是附在门前的桑树上的,他舍不得他的老宅,不肯离去呢。再后来,就有人看见,半夜里毛毛爷坐在家门口的那棵桑树上摸胡子,这样的话,不知是真是假,反正我是没亲眼看到过,只记得那会小孩大人一起乱传,越传版本越神奇,听起来令人骨子里都凉飕飕的。
白莹奶奶是毛毛爷的二姨太,而非这家孩子们的亲奶奶,孩子们的亲奶奶去的早,只留下她陪伴着毛毛爷。白莹奶理个解放头,戴付褐色塑料边框眼睛,身上的藏蓝色衣服也都洗得发白了,她不太爱说话,但人挺和气的,总是对邻居们笑笑的,与电影中出现的妖艳的穿着绣花鞋的姨太太们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每天天还没亮她就出去买菜了,因为是和毛毛爷单独烧饭吃的,所以她的菜篮子里多是五香干子,素鸡,芹菜,菊花涝,杨花萝卜等老年人爱吃的素菜。毛毛爷去后,她就抱了只猫来养,等到她也老到行动不便时,照顾她的人就是毛毛妈了。
毛毛妈的父亲是南京城内最有名的中医,她“女承父业”自己也成了名医生。和那个时代的所有职业妇女一样,她用黑色的铁发卡卡住短发,脸上带着疲惫,每日匆匆忙忙地奔跑于上下班的路途中。直到八十年代的中期,她退休了,手中的人造革拎包换成了菜篮子,才看到她的脸上亦有了悠闲自在,不慌不忙的神情。她是个非常能干的女人,那个家庭实际上也一直是由她在操持。毛毛爸是个工程师,在文革中受了刺激,据说有点精神病,但我并没见他发作过,只是不怎么说话也不和外界打交道,只有毛毛妈跑进跑出,和邻里你来我往的。遇到院子里谁家有个头疼脑热的事,她就帮着张罗下,我小时候的许多小病痛,就是由她看好的。她常常于晚饭后到我家小坐一会,与我母亲轻声地说些保健常识,儿女家事之类的话题。也就是从她的谈话中,我知道了毛毛是怎样与她的处长先生相识的。
毛毛的个子很高,人也很漂亮,她先生是个话语不多的男人,总穿着十分刻板的中山装,和她的光鲜时髦截然不同。毛毛做事向来赶潮流,包括在婚姻问题上。在女儿六岁时,毛毛提出了离婚,这可把她先生,那个老实处长给吓坏了。毛毛妈对此事的处理的方法很简单,只是在打了毛毛一个耳光后,说:我们这样的人家,怎么可以动不动就吵着要离婚?你不要脸我们家还要脸呢!毛毛在外再怎么风流再怎么胆大,对母亲还是十分畏惧的。日子总算平静了一段时间。
可没过多久,不甘寂寞的毛毛又开始穿着石磨蓝的牛仔裤,戴付蛤蟆镜,涂抹上变色口红,披着大波浪的长发,去和人跳交谊舞了。并且还时常在一些电影里当当小配角过过演员瘾。我看过一次她演的电影,瞬间的一个镜头,她演一个特务头子的姘妇,散着发,叼着烟,喷着烟圈,目光漂浮,颓废,游离。
毛弟是毛毛的弟弟,他小时特顽皮,常带着我们这帮小毛孩子上树捉知了,下河摸小鱼,用弹弓打麻雀。后来,他成了南京大学法律系的学生,平常住校,每周回家一次。当他双手脱把,骑着辆凤凰牌自行车从大院里飞身而过时,小孩子们就追在他的身后高喊:毛弟!毛弟!而他则偶尔回眸一笑,以示礼貌,显得既儒雅又骄傲。
毛毛妈对这个儿子管教颇严,主要体现在他找女朋友的事情上。起初,毛弟的女朋友是秀。秀的姐姐因为跑到南边去逃港,在我们院里名声不大好,秀也因此被累及。秀和毛弟是青梅竹马,儿时相伴大了相恋,本是自然不过的事情。但他们的爱情却遭到了毛毛妈的反对,毛弟先是抗争过一阵子,但最终还是因为没有私奔的勇气,而断了这桩母亲看来是不恰当的缘。后来,他娶的妻子,是毛毛妈考察了又考察,各方面都合心意的医生。当时,毛弟已是名法官。然而,世上的事就偏偏这么难以齐美,据说过门后,婆媳相处的一点也不好,毛毛妈为此懊悔不已。有次我回南京出差,顺道去看望她,她还拉着我的手讲:唉,当初毛弟还不如找秀的好啊。秀后来也自学了法律,成了名律师,她倒是不计前嫌地经常买点老年人吃的营养品去看看毛毛妈。
三、白房子琴声美人
位于我们家的斜对面,有栋独立的欧式洋房显得很特别。高高的石台阶,设计精良的白门窗,我们都叫它白房子。白房子宽大的客厅里,靠墙摆放着的那排长沙发上,铺着和窗帘同样风格的垂了长长流苏的淡咖啡色麻质沙发巾。拐角处立着的那盏灯的灯罩,也是相同的布质和款式,整个房间看起来非常的协调和统一。摆在客厅一角的老式钢琴,亦是棕色的,每到圣诞节的夜晚,它就会被弹奏出美妙的圣乐。我最喜欢的就客厅里棕褐色的长条木地板,虽然岁月已磨损掉其原有的光泽和紧密,走在上面还会匡匡作响,但正是因为那种由于木板疏松发出的响声令人陶醉,它让人感到怀旧,闲适和来自遥远的从前的神秘。
白房子的女主人曾经是位很有名望的音乐家,但不幸因病去世了,留下成了年的一儿两女及他们的父亲。这边厢,儿女们沉浸对母亲的缅怀中久久不愿醒来。那边厢,父亲却开始与一戴黑色边框眼镜酷似江青的徐娘半老的女人论起了婚嫁,并且,那个据说是未婚过的女人还有个业已成年的儿子。儿女们实在是不愿父亲迎那个女人及她的儿子进门的,但婚姻法明确规定了是不可以干涉婚姻自主的,所以,天要下雨,爹要娶人,随他的便好了。父亲娶回来的那个女人,很快就适应了白房子里的生活,毕竟,那个年代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住进这么好的房子的。于是,她开始动起了房子产权的心思,因为她还有个亲生儿啊,为娘的总不能白白地让自己的孩子被人叫作“拖油瓶”吧。她每晚便在男人的枕边吹风,父亲的耳朵根向来就软,所以没有多长时间,他就决定将属于自己的那份产权赠予继子了。可这样一来,他自己的儿女们不干了,这白房子是他们亲生母亲留下来的,凭什么要让那女人的儿子占去一部份?他们开始了与继母的正面交锋,在经历第n个回和后,他们终于忍不住心中的愤怒,把她给轰了出去,当然,同时走掉的还有他们的亲生父亲,毕竟,他现在是她的丈夫。
没有了争吵声的白房子里又如从前那般,响起了优美的琴声。总归是音乐家的孩子,他们每个人都擅长一门乐器,老大吹单簧管,老二拉小提琴,老三弹钢琴。那时,每当黄昏过后,白房子里就会飘荡出与收音机里热播的那些革命乐曲全然不同的旋律,比如柴可夫斯基的六月船歌、如歌的行板、天鹅湖还有曾经流行于五十年代的苏联歌曲。白房子里的琴声悠扬,一度是院里最为自豪与骄傲的话题,平日里再捉狭的人,谈起这些,亦变得神色正经。美好的时光总是飞一般地行进着,不久后,白房子里的老大就响应国家号召,卷起铺盖到苏北农村插队去了。老二由街道安排,到粮站卖起了面条。老三算是最幸运的,在无线电厂当质检员,这或许跟她长得漂亮有关。白房子里的琴声因为少了大哥的单簧管就单调了一些,随后又没有了钢琴声,原因是三妹恋爱了,到后来,就连二妹的小提琴声也听不见了,同样的,她也恋爱了。
大哥呢,大哥在下乡时也不甘落后地爱上了一位出身不是很好但却十分美丽的姑娘,并且一定要娶她为妻。大哥的婚事,父亲与继母自知没有发言权,但却触动了视他们为亲生孩子的同样是音乐家姨妈们的神经,她们分别从上海和苏州冒雨赶来制止这场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当时,大哥恰好回城在家,对于姨妈们的反对,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他,哪里听得进去,竟然表现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高贵的姨妈们气忿地说出再不认他的话就走了。大哥的婚事,两位妹妹不说好也不说不好,她们照样上她们的班,交她们的男朋友,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不久,回城工作的大哥终于如愿迎得美人归。
美人真是美人,眼睛,鼻子都是欧式作派,非常大气,唇红齿白,呵气如兰,可能也就是那个样子吧,总之是会令人眼前一亮的。大家都称她为院里的“皇后”直到今天,我也再没见过像她那样天生丽质,不施半点脂粉亦可明艳照人的女人。怪不得古代的君王会有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做法,女人的美本身就是一种财富和资质,所以,也不就难理解大哥为何有那么大的勇气和姨妈作斗争了。美人姓刘,上有一老妈,背驼得很严重,老太太也是面部线条非常优美清晰的那种,可以看出美人是遗传了她的漂亮基因。据说老太太解放前也是位国民党军官的夫人,生有一子。四九年时,其夫去了台湾,为了生存,她便嫁给一卖菜的,生下一女。卖菜的死了之后,她便与一双儿女相依为命。老太太也是命苦,儿子因恋爱失败后便精神失常了,其间也好过一阵子,甚至还在居委会当了一名干事,但后来不知为何,又旧病复发,最终绝食身亡。幸好她还有个女儿,得以嫁到好人家,成了白房子里的女主人。
老太太总是坐在门前抽烟剥毛豆,日子对她来说就是打发掉时光了,曾经属于她的风光与辉煌以及那些无法对人述说的尴尬与苦难,在她后半生的岁月里变成怎么样的一种记忆啊。她总是在不停地抽着香烟,烟雾弥漫中或许她又看到了从前?没人能真正走进她的内心深处。我和老太太关系一直不错。放假时,我常会坐在她家门口,帮她摘摘菜,听她对我讲起过去的许多事——日本人在南京大屠杀的暴行——惨无人道的鬼子竟然比赛杀小孩的速度——可怜啊,南京城内的护城河水都被染成了红色每次说到这里,她就会忍不住地落泪。然后,就燃一根烟,在沉默中吐一口浓浓的烟雾她还说她的妹夫是国民党某高官的侍卫长,后来被人暗杀了她的叙述通常都是断断续续的,一会儿是国民党时期官场上的明争暗斗,一会儿又是南京贵妇人的奢靡生活,还没等我听明白,她又说到了她的儿子和女儿,女儿的漂亮,儿子的聪明,都是她引以为骄傲的资本。
说这些的时候,她那漂亮的小外孙就在我们跟前跑来跑去的,缠着我给他画一休,我就点点他可爱的光脑门唱道:咯叽咯叽咯叽咯叽咯叽咯叽——我们爱你。那孩子就哈哈大笑,而老太太也在一旁乐呵呵的,只有那样的时刻,她那饱含沧桑的目光里才会流过一丝幸福和慈祥。除了带外孙,老太太还要负责给一大家子的人做饭,因为二妹和三妹那会还没出嫁,都住在家里。
二妹三妹其实在大哥之前都谈了对象,为何还未结婚呢?这里边有段插曲。那二妹虽长得略有些胖,但气质很不错,因在朋友家聚会时,拉了首非常动听的小提琴曲,从而吸引了位高大英俊的建筑设计院的工程师,她和那男人相处后,很快就进入了谈婚论嫁的阶段。没想到,三妹这时偏偏节外生枝地和姐姐未婚夫的哥哥好上了,也就是说,俩姐妹同入一家门后,称呼都得改变,从此,姐姐变弟妹,妹妹变嫂子,真够乱的。二妹气得在家里对三妹大吼,你可真够能干的啊,那么多男人,你就偏偏盯上了他家的。三妹也不饶人地说道,对啊对啊,怎么样?我就是要和你抢他们家的男人。二妹情急之下便动了手,她煽了三妹一耳光,三妹亦不示弱,冲上前去与姐姐扭作一团。白房子里响起了哭声骂声闹声叫声。而他们家的老太太却顾自睡下,大哥和美人则带着儿子出去散步去了。这件事情最终以三妹的退出,二妹的顺利成婚而了结。听说三妹的前男友与三妹分手后就去了美国,并且终身未娶。而漂亮的三妹可没有那么痴心和专情,那事没过去多久,她就又有了新男友,等到这两姐妹都出嫁后,对面的白房子里就变得安静了许多。从此,白房子里的琴声,便成了一种回想。
四、大姨话剧我们家
那满屋子的由奶奶老宅运来的晚清时期的古典红木家具,使得我们家在院子有些另类。总有好闲扯的人上门来劝我母亲将这些老家具卖到乡下去,在他们的印象中,只有乡下人才会用这样古老而又笨重的雕花红木大床和挂着老式铜锁的大柜子,八仙桌的。当年,最具时尚元素的家具是高低床,五斗橱,还有带镜子的大衣柜。然而,卖家具的事终因母亲嫌麻烦而作罢。
戴着透明塑料框架眼镜的大姨说,这满屋子的老家具简直就像是个博物馆。唯有大姨是懂得欣赏它们的,也正是因为受了它们的吸引,她常常骑着她的小“凤凰”穿行大半个城市,跑到我们家里来玩。那时,我最盼望的便是大姨的自行车铃声夹杂着她脆生生的笑声响亮于我们家的门前窗外。我喜欢看大姨的样子,肌肤细腻白晰,嘴唇饱满红润,她不像别的女青年,总是喜欢用烧得发热的铁钳将留海与辫稍烫得弯曲,她的齐耳的短发,似乌黑的波浪,泛着舒畅的光泽。
大姨原本是名纺织厂的女工,后因表现出色被推荐上大学,成为最后一批那个年代特有的“工农兵学员”毕业后,被分到纺织工业厅,当了机关干部。同龄人中,大姨算得上是个幸运儿了。那时的大姨,尚未有可以结婚的对象,是周围热心“红娘”的焦点人物,她们安排大姨去风光旖丽的公园赴一个又一个的约会。或许是为了充胆,或许是为了少些尴尬,大姨总爱带上个小小的“第三者”——我,去见那些别人介绍的条件优越的或是条件相当的未婚男青年。他们当中的某些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那个高个子的留着分头围着蓝灰色围巾着藏蓝中山装的大学老师,比如那个会变小魔术的戴着鸭舌帽着咖啡色灯芯绒拉链衫的叔叔,一个帅气一个神秘,更重要的是,他们为了在大姨面前表现自己,都会争着给我买好吃的,还有色彩各异的气球,只可惜,我没有任何的决定权,不能因为谁给我买的东西更多更好而决定大姨要谁不要谁。
大姨的约会场地除了公园,还有剧院,常常是某个充满期望的人站在大门口,盼着盼着,却看见大姨牵着我的手走了过来,无端端地他们中间就多了个小灯泡。不过,只要节目开始,我的注意力就全到了舞台上。我们看歌剧江姐,话剧等到枫叶红了时、于无声处、撩开你的面纱其中的某些台词,直到今天都还记忆犹新。那是我年少时最丰富的一段时光,脑子里充满了剧中人漂亮的形象,精彩的对白,有些夸张的舞台动作回去后,为了过把瘾,我还常常站在自家的雕花红木大床上,拿蚊帐当大幕,在几个小毛头的配合下,模仿剧中的情节,又唱又跳的,大姨偶尔也会参与进来,客串一把。若干年后的某一天,青春年少的我甚至兴冲冲地跑去报考话剧团,站在偌大的排演厅里,面对众多考官,将自己想象成当年舞台上慷慨激昂的女主角,旁若无人地大声背着大段大段的台词,从初试到复试,竟然也过了不少关,对于从未受过表演训练的我来说,这一切或许完全得益于当年大姨无意中带给我的艺术熏陶吧。
大姨各时期的的同学很多很多,有中学的,亦有大学的,她们散落于南京城的各个角落里,有的是工人,有的是教师,有的是在家绣着从街道上领来的新疆羊毛地毯的待业青年,有的则是文革后参加高考后被录取的正在就读的大学生她们是一群带着理想主义浪漫激情的女人,身上永远散发着单纯而干净的气息,面对时代的变革,她们光洁的面孔上呈现出的一种激昂的神情。南京城温度颇高的阳光,洒在惯于沉寂的古旧院落里,热了的不仅仅是白墙黑瓦的老阁楼,还有大姨和她的同伴们。她们在一起兴奋地说着谁谁谁被平反了,谁谁谁被退还家产了,还有谁谁谁插队回来准备考大学了
在大姨的鼓动下,她的朋友或她朋友的朋友——一群背着黄挎包的男女青年,纷纷来到我们家中,他们当中有在职的职工,亦有刚刚回城的知青,他们都是因为文革而错过了读书考大学的机会,毕竟,像大姨这样的被推荐去读书的人少之又少。他们围坐在古老的八仙桌旁,听我父亲讲课。他们想在父亲的帮助下,复习功课准备参加高考。父亲也怀着很高的热情义务带着这些好学上进的学生,母亲为他们端茶递水,那阵子,我们家里是一派欣然的景象,时光就在这样的氛围中渐然进入了八十年代这个全新的时期。热情活泼率性的“工农兵”学员大姨,走进我们家里,带来的总是全新的年轻的积极向上的阳光气息,于是,我们家的那一屋子老式晚清家具,似乎也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泽。而我的“工农兵学员”大姨,亦在这忙忙碌碌的日子里收获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她终于在父亲那群“大”学生中遇到了一个她心目中理想的他,虽然他的样子看上去有点像江姐里的蒲志高,但却是通过父亲的辅导考入正规大学的堂堂本科生,比大姨的“工农兵学员”的牌子要硬气很多。毕业后,自是大好前途,当然,这是后话。
如果没有那个时代,也许就少了大姨这样特殊的“工农兵”大学生,如果没有大姨的一场场约会,也许就不会令我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