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中文网 www.jqzw.net,东唐再续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高思祥望着他的背影,怒冲冲“呸”了一声,恼道:“这哪是去搬救兵,分明就是逃亡。我兄弟自诩英雄,如何就事了这等暗懦之主!大兄,咱们这就举城降了吧,也是大功一件,何愁不为李克用重用。”
高思继叹道:“先令公匡威曾言其兄弟才短,守不得幽州二年,今日果然应验了。然而我兄弟也不能主动投降,须得李克用来说,方好。”
李克用兵至幽州城下,闻李匡筹已走,如今是高家兄弟守城,不禁有些恼火,道:“李匡筹不在,高家兄弟没了顾忌,打起仗来更不要命,如此幽州难下矣。正阳,你有何计?”
李曜笑道:“李匡筹连照面都不敢与大王打上一个,这等暗弱之主,岂能令高家兄弟心服?某料高家兄弟此时已然深恨为幽州将,大王何不劝降招揽?此三人乃幽州军中勇将,实乃军心所系,一旦归顺,幽燕立时可平。”
李克用大喜:“我正有此意!只是却一说客。”
李曜微笑起来,道:“原本是没有,今日却有了。”
李克用忙问为何,李曜答道:“前次于段庄所擒的战俘之中,有一人,正是高思继的堂弟高冕。”
李克用心想真是想到什么便有什么,心里如尝了蜜,面上却佯怒道:“正阳何不不早说,害得居庸关枉死了几万生灵!”
李曜噎了一噎,面色只得苦笑,解释道:“此前该将身受重伤,昏迷了好几日,今日方才救醒!”
李克用本就是做做样子,听李曜这么一说,立刻展露笑容:“我不是怪罪于你!是为父太需要高冕了。”说完拉着李曜至战俘营,见到高冕,嘘寒问暖一番后,道:“你从兄思继困守幽州,我念他忠勇,欲招降过来,你可愿为我劝说?”
高冕其实早就看出李匡筹不是明主,听得此言,便用虚弱的病音回答:“承蒙大王仁义,优待战俘,精心医治,否则高冕早已是枉死城中一鬼,敢不为大王效力。”
克用颔首赞赏,却又忧心高冕身体虚弱,行不得路。高冕道:“无妨,大王只需用胡床将我抬到城下即可。”
高思继于城上远远望见高冕坐胡床来到,又惊又喜。只听高冕说道:“弟于段庄身受重伤被擒,荣幸李郡王优待,精心医治,方得活命。大王乃忠孝仁义的英主,我兄弟正当弃暗投明!”
高思继等的就是这一朝,闻言毫不犹豫,立刻借驴下坡,开城出降。等见了李克用,倒头纳拜,尽言感激之情,深表报效心迹,又请恕尧山之罪。李克用一一接纳,亲自扶起二人,并辔入城。李曜在一边看了,忽然想起:“这场景就好比江湖好汉见了宋江,都是‘纳头便拜’啊,啧啧!”
幽州军民早已深恨李匡筹苛政,得知高思继献城,个个欢喜鼓舞,竟自发拥上街头,麾盖歌鼓,夹道欢迎陇西郡王。李克用令李存审、刘仁恭统兵略定巡属,安抚百信,于是那幽州城中整日锣鼓喧天,人山人海,全城沉浸于欢乐海洋,月余不绝,卢龙军巡属其余八州也纷纷归降。
那李匡筹在沧州却又是另一番情景。沧州义昌军本是幽州盟友,李匡筹到来,节度使卢彦威接纳,见他衣着华丽,金银无数,妻妾城群,又是失地之主,顿生了落井下石,劫财劫色的心思,竟将李匡筹杀了,美女金银收归自己。
李克用入主幽州,留守了四十余日,中间于山后延庆县又新设置儒州,使卢龙巡属达到十三州。便收到两封河中送来的书信,一是河中节度使王重盈病卒,军中推王重荣嗣子王珂知兵马留后,告哀于克用;另一封却是王珂求援信。
前文有述,那王重荣至少有兄弟三人,然而王重荣无子,遂将长兄王重简之子王珂过继为嗣子。重荣遇害时,王珂尚年幼,王重盈由陕入蒲平乱。河中将佐因王珂年幼,便推戴王重盈为主。王重盈遂许以百年后,还位于王珂,乃奏表以其子王珙节度陕虢。如今王重盈病死,王珂暂任河中留后,只待朝廷一纸诏书便为节度使。
然而河中乃是大军府,陕虢却不过一小藩,王珙自然想作河中蒲帅,认为子承父业,顺理成章,于是上表朝廷,说王珂不过是我王家的苍头,不应为嗣,可以令他拥陕虢节旄。这当然不够,所以王珙又厚结朱全忠、李茂贞、王行瑜、韩建四镇帅帮助其谋夺河中。王珂无奈,只好求助于未来的岳父李克用。
李克用于是召集众将道:“重荣公在位时,与我有婚约,王珂即是我婿,今日有难,必当相助。为王珂请节旄的奏章我已送上,只是王珙、朱全忠、李茂贞等辈必不肯罢休,我须速回太原。至于幽州之事,前日收到寄之自太原来信,力荐刘仁恭镇守,说他治军理政有大才,又是本地人,可安定地方,诸公以为如何?”
周德威年长,资历较老,当时便道:“刘仁恭少有功劳,我看此人心术不正,不可将幽燕付于他手,高思继也是燕人,深得燕人之心,兼忠勇可嘉,又有献幽州大功,镇守幽州,非其莫属。”众将附议。
李克用又问夫人意下如何,刘夫人前被刘仁恭尊为姐,也一时受他迷惑,沉思片刻说道:“众将言之有理,我也是此意。然而盖公举荐,必也有道理,不可不考虑。不若如此,将政事托于仁恭,令高思继掌军,再叫仁恭当众盟誓!如此可好?”众将听了,倒无异议,因为这时的人毕竟“迷信”,对天盟誓不是所有人都敢当作儿戏的。唯独李曜听后深深一叹。
李克用遂唤入刘仁恭道:“寄之力荐你掌幽州,然而众将不从,你姐姐提议,你须当众盟誓,则可将幽州政事托付与你,你可乐意盟誓?”
刘仁恭忙跪下,接过盟具,滴血起誓道:“仁恭今在大王伉俪及众将当前盟誓,他日若敢背叛大王,当受剜心极刑!”
李克用是个直肠子,听了之后对这个盟誓很满意,便不再犹豫,奏表刘仁恭为卢龙留后,掌政事;又以高思继为幽州马、步军都指挥使,掌军事;留五院军将燕留德监理军政。之后李克用便回太原。
刚回太原,便听说陛下身边近侍张承业已然在太原等候数日,他问自己回来,已然来府上拜访,如今正在花厅。李克用闻之,喜不自禁,跣足相迎,一见承业便笑道:“昨夜灯花报,今早喜鹊噪,某知定是有贵客来到,果然是供奉亲造。那年张浚伐我河东,我知是供奉暗中相助,却寻不得报答的时机,今日却被克用逮着了,来人,立刻备宴备酒!”
张承业忙道:“仆相助大王,不是要求什么报答,而是见大王乃我大唐复兴之臣,只因天子一时被奸臣蒙蔽而兴兵,我岂能眼看着国家落于奸人之手。如今,大家(“大家”是指皇帝,唐朝挺流行这个称呼,“官家”也有所用,后来到了宋朝,“官家”则成了主流。)已知大王实是我大唐股肱忠臣,因而深深自责!有墨敕在此,请大王接旨。”
李克用看了他手中敕书一眼,微微生疑:“斜封墨敕?”
张承业面色沉重,点了点头:“中书门下,未必不泄机密,大家不得已而斜封墨敕。”
要知道即便在封建时代,皇帝的权力也是有一定的限度的。中书省主发令、门下省主核查。政府一切最高命令,皆由中书拟定、门下复核之后发出,因此制敕的开头两字必然是“门下……”,这表示的意思就是,这封制敕已经得到门下省认可,具备最严肃的法律效力。古代凡属重要政事之最高命令,一定要皇帝下敕行之,但实际上皇帝自己却并不拟“敕”,而系中书省拟定,此所谓“定旨出命”。
但是毕竟唐朝皇权还是非常大的,也经常有不经中书门下而随便下命令的。刘炜就因为批评武则天擅自下命令而惹来杀身之祸。在武则天之后,唐中宗也想自己下命令,但是他自己一开始脸皮还嫩,觉得破坏制度有些难为情,所以写的“敕”不敢用朱笔,而是用墨笔,也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是斜封,因此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就表示此项命令没有经过中书门下两省,只能勉强让下面的各级各部门承认这意思是出自天子。
张承业解释说中书门下不可靠,李克用当然理解,这年头大藩镇谁在中书门下以及尚书各部没有“利益代言人”?于是再不迟疑,忙令摆上香案,率太原文武,躬聆圣听。
张承业开诏宣读,这斜封墨敕果然连制式都是不同的,开头就不是“门下”:
制曰:朕闻武将之勇者,呼吸而风云作气,指麾而草木成兵;武臣之忠者,御敌于藩篱,诛寇于国门。朔漠强宗,阴山贵胄。仰天指心,誓献赤诚;伏枥殴血,报效国家。彭郡乱起,亲驱锐卒,飞虎首建殊功;黄贼犯阙,复提义旅,鸦军克静妖氛。其后存易定,黜伪襄,保大朝之宗祧,垂中兴于简册。盖卿之忠勇,功绩可书,炳勋可载。
大顺年事,朕为奸小蒙蔽,误起干戈,今日思来,尚且自责!今四海之内,纲常沦丧。九贡之邦,强藩割据。昨者遽起岐、邠、华之众,引师逼阙。朕登楼北望,惟盼吾兄!但望爱卿勿念大顺之恨,兴兵诛讨无道藩贼,中兴宗室,复我纲常!
李克用聆听完天子求兵诏,得闻“朕登楼北望,惟盼吾兄”,那种身为李唐宗室的归属感使得他颤抖不已,跪地祷天,山呼:“陛下英明,万岁万岁万万岁!臣克用,身为宗室之王,惟愿天下承平,今陛下有诏,敢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继而霍然起身,眼中杀机凛然,对张承业道:“天子有难,我为宗室郡王,当即刻起兵勤王!”张承业闻言大喜,深感自己所托得人。
李克用扫视诸将一眼,将目光定在李曜身上,沉声道:“正阳!”
李曜立刻出列,少了几分平时的温文尔雅,多了些许英姿峥嵘,傲然抱拳:“末将在!”
李克用看着他的眼睛,道:“讨伐三镇之乱,你领本部,为前军主将!你须记得,尔军号‘开山’!”
李曜毫不犹豫:“我为天子勤王之师,自当遇山开山!此番某倒要看看,关中诸贼,谁敢与我河东争锋!”
李克用扬眉奋髯,长笑一声,对张承业说:“我家儿郎,都是虎将!”遂封李曜为先锋,大举番、汉马步兵南下,移檄三镇。
继而天子制敕又到,这一次是墨敕封官的:制以河东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师、中书令,兼太原尹、北都留守、上柱国、陇西郡王李克用为邠宁四面行营都招讨使。检校兵部尚书、邢洺节度副使、洺州刺史、河东掌军械监、陇西郡开国侯李存曜为招讨副使。夏州节度使李思谏充邠宁东北面招讨使,泾源节度使张鐇充邠宁西面招讨使,河中节度使王珂冲行营供军粮料使。
李曜自从开山军成立以来,还第一次率全军出战,此番作为大军前军,不仅领了本部人马,还带上了李嗣昭和李嗣源,他二人如今也分领了一... -->>
高思祥望着他的背影,怒冲冲“呸”了一声,恼道:“这哪是去搬救兵,分明就是逃亡。我兄弟自诩英雄,如何就事了这等暗懦之主!大兄,咱们这就举城降了吧,也是大功一件,何愁不为李克用重用。”
高思继叹道:“先令公匡威曾言其兄弟才短,守不得幽州二年,今日果然应验了。然而我兄弟也不能主动投降,须得李克用来说,方好。”
李克用兵至幽州城下,闻李匡筹已走,如今是高家兄弟守城,不禁有些恼火,道:“李匡筹不在,高家兄弟没了顾忌,打起仗来更不要命,如此幽州难下矣。正阳,你有何计?”
李曜笑道:“李匡筹连照面都不敢与大王打上一个,这等暗弱之主,岂能令高家兄弟心服?某料高家兄弟此时已然深恨为幽州将,大王何不劝降招揽?此三人乃幽州军中勇将,实乃军心所系,一旦归顺,幽燕立时可平。”
李克用大喜:“我正有此意!只是却一说客。”
李曜微笑起来,道:“原本是没有,今日却有了。”
李克用忙问为何,李曜答道:“前次于段庄所擒的战俘之中,有一人,正是高思继的堂弟高冕。”
李克用心想真是想到什么便有什么,心里如尝了蜜,面上却佯怒道:“正阳何不不早说,害得居庸关枉死了几万生灵!”
李曜噎了一噎,面色只得苦笑,解释道:“此前该将身受重伤,昏迷了好几日,今日方才救醒!”
李克用本就是做做样子,听李曜这么一说,立刻展露笑容:“我不是怪罪于你!是为父太需要高冕了。”说完拉着李曜至战俘营,见到高冕,嘘寒问暖一番后,道:“你从兄思继困守幽州,我念他忠勇,欲招降过来,你可愿为我劝说?”
高冕其实早就看出李匡筹不是明主,听得此言,便用虚弱的病音回答:“承蒙大王仁义,优待战俘,精心医治,否则高冕早已是枉死城中一鬼,敢不为大王效力。”
克用颔首赞赏,却又忧心高冕身体虚弱,行不得路。高冕道:“无妨,大王只需用胡床将我抬到城下即可。”
高思继于城上远远望见高冕坐胡床来到,又惊又喜。只听高冕说道:“弟于段庄身受重伤被擒,荣幸李郡王优待,精心医治,方得活命。大王乃忠孝仁义的英主,我兄弟正当弃暗投明!”
高思继等的就是这一朝,闻言毫不犹豫,立刻借驴下坡,开城出降。等见了李克用,倒头纳拜,尽言感激之情,深表报效心迹,又请恕尧山之罪。李克用一一接纳,亲自扶起二人,并辔入城。李曜在一边看了,忽然想起:“这场景就好比江湖好汉见了宋江,都是‘纳头便拜’啊,啧啧!”
幽州军民早已深恨李匡筹苛政,得知高思继献城,个个欢喜鼓舞,竟自发拥上街头,麾盖歌鼓,夹道欢迎陇西郡王。李克用令李存审、刘仁恭统兵略定巡属,安抚百信,于是那幽州城中整日锣鼓喧天,人山人海,全城沉浸于欢乐海洋,月余不绝,卢龙军巡属其余八州也纷纷归降。
那李匡筹在沧州却又是另一番情景。沧州义昌军本是幽州盟友,李匡筹到来,节度使卢彦威接纳,见他衣着华丽,金银无数,妻妾城群,又是失地之主,顿生了落井下石,劫财劫色的心思,竟将李匡筹杀了,美女金银收归自己。
李克用入主幽州,留守了四十余日,中间于山后延庆县又新设置儒州,使卢龙巡属达到十三州。便收到两封河中送来的书信,一是河中节度使王重盈病卒,军中推王重荣嗣子王珂知兵马留后,告哀于克用;另一封却是王珂求援信。
前文有述,那王重荣至少有兄弟三人,然而王重荣无子,遂将长兄王重简之子王珂过继为嗣子。重荣遇害时,王珂尚年幼,王重盈由陕入蒲平乱。河中将佐因王珂年幼,便推戴王重盈为主。王重盈遂许以百年后,还位于王珂,乃奏表以其子王珙节度陕虢。如今王重盈病死,王珂暂任河中留后,只待朝廷一纸诏书便为节度使。
然而河中乃是大军府,陕虢却不过一小藩,王珙自然想作河中蒲帅,认为子承父业,顺理成章,于是上表朝廷,说王珂不过是我王家的苍头,不应为嗣,可以令他拥陕虢节旄。这当然不够,所以王珙又厚结朱全忠、李茂贞、王行瑜、韩建四镇帅帮助其谋夺河中。王珂无奈,只好求助于未来的岳父李克用。
李克用于是召集众将道:“重荣公在位时,与我有婚约,王珂即是我婿,今日有难,必当相助。为王珂请节旄的奏章我已送上,只是王珙、朱全忠、李茂贞等辈必不肯罢休,我须速回太原。至于幽州之事,前日收到寄之自太原来信,力荐刘仁恭镇守,说他治军理政有大才,又是本地人,可安定地方,诸公以为如何?”
周德威年长,资历较老,当时便道:“刘仁恭少有功劳,我看此人心术不正,不可将幽燕付于他手,高思继也是燕人,深得燕人之心,兼忠勇可嘉,又有献幽州大功,镇守幽州,非其莫属。”众将附议。
李克用又问夫人意下如何,刘夫人前被刘仁恭尊为姐,也一时受他迷惑,沉思片刻说道:“众将言之有理,我也是此意。然而盖公举荐,必也有道理,不可不考虑。不若如此,将政事托于仁恭,令高思继掌军,再叫仁恭当众盟誓!如此可好?”众将听了,倒无异议,因为这时的人毕竟“迷信”,对天盟誓不是所有人都敢当作儿戏的。唯独李曜听后深深一叹。
李克用遂唤入刘仁恭道:“寄之力荐你掌幽州,然而众将不从,你姐姐提议,你须当众盟誓,则可将幽州政事托付与你,你可乐意盟誓?”
刘仁恭忙跪下,接过盟具,滴血起誓道:“仁恭今在大王伉俪及众将当前盟誓,他日若敢背叛大王,当受剜心极刑!”
李克用是个直肠子,听了之后对这个盟誓很满意,便不再犹豫,奏表刘仁恭为卢龙留后,掌政事;又以高思继为幽州马、步军都指挥使,掌军事;留五院军将燕留德监理军政。之后李克用便回太原。
刚回太原,便听说陛下身边近侍张承业已然在太原等候数日,他问自己回来,已然来府上拜访,如今正在花厅。李克用闻之,喜不自禁,跣足相迎,一见承业便笑道:“昨夜灯花报,今早喜鹊噪,某知定是有贵客来到,果然是供奉亲造。那年张浚伐我河东,我知是供奉暗中相助,却寻不得报答的时机,今日却被克用逮着了,来人,立刻备宴备酒!”
张承业忙道:“仆相助大王,不是要求什么报答,而是见大王乃我大唐复兴之臣,只因天子一时被奸臣蒙蔽而兴兵,我岂能眼看着国家落于奸人之手。如今,大家(“大家”是指皇帝,唐朝挺流行这个称呼,“官家”也有所用,后来到了宋朝,“官家”则成了主流。)已知大王实是我大唐股肱忠臣,因而深深自责!有墨敕在此,请大王接旨。”
李克用看了他手中敕书一眼,微微生疑:“斜封墨敕?”
张承业面色沉重,点了点头:“中书门下,未必不泄机密,大家不得已而斜封墨敕。”
要知道即便在封建时代,皇帝的权力也是有一定的限度的。中书省主发令、门下省主核查。政府一切最高命令,皆由中书拟定、门下复核之后发出,因此制敕的开头两字必然是“门下……”,这表示的意思就是,这封制敕已经得到门下省认可,具备最严肃的法律效力。古代凡属重要政事之最高命令,一定要皇帝下敕行之,但实际上皇帝自己却并不拟“敕”,而系中书省拟定,此所谓“定旨出命”。
但是毕竟唐朝皇权还是非常大的,也经常有不经中书门下而随便下命令的。刘炜就因为批评武则天擅自下命令而惹来杀身之祸。在武则天之后,唐中宗也想自己下命令,但是他自己一开始脸皮还嫩,觉得破坏制度有些难为情,所以写的“敕”不敢用朱笔,而是用墨笔,也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是斜封,因此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就表示此项命令没有经过中书门下两省,只能勉强让下面的各级各部门承认这意思是出自天子。
张承业解释说中书门下不可靠,李克用当然理解,这年头大藩镇谁在中书门下以及尚书各部没有“利益代言人”?于是再不迟疑,忙令摆上香案,率太原文武,躬聆圣听。
张承业开诏宣读,这斜封墨敕果然连制式都是不同的,开头就不是“门下”:
制曰:朕闻武将之勇者,呼吸而风云作气,指麾而草木成兵;武臣之忠者,御敌于藩篱,诛寇于国门。朔漠强宗,阴山贵胄。仰天指心,誓献赤诚;伏枥殴血,报效国家。彭郡乱起,亲驱锐卒,飞虎首建殊功;黄贼犯阙,复提义旅,鸦军克静妖氛。其后存易定,黜伪襄,保大朝之宗祧,垂中兴于简册。盖卿之忠勇,功绩可书,炳勋可载。
大顺年事,朕为奸小蒙蔽,误起干戈,今日思来,尚且自责!今四海之内,纲常沦丧。九贡之邦,强藩割据。昨者遽起岐、邠、华之众,引师逼阙。朕登楼北望,惟盼吾兄!但望爱卿勿念大顺之恨,兴兵诛讨无道藩贼,中兴宗室,复我纲常!
李克用聆听完天子求兵诏,得闻“朕登楼北望,惟盼吾兄”,那种身为李唐宗室的归属感使得他颤抖不已,跪地祷天,山呼:“陛下英明,万岁万岁万万岁!臣克用,身为宗室之王,惟愿天下承平,今陛下有诏,敢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继而霍然起身,眼中杀机凛然,对张承业道:“天子有难,我为宗室郡王,当即刻起兵勤王!”张承业闻言大喜,深感自己所托得人。
李克用扫视诸将一眼,将目光定在李曜身上,沉声道:“正阳!”
李曜立刻出列,少了几分平时的温文尔雅,多了些许英姿峥嵘,傲然抱拳:“末将在!”
李克用看着他的眼睛,道:“讨伐三镇之乱,你领本部,为前军主将!你须记得,尔军号‘开山’!”
李曜毫不犹豫:“我为天子勤王之师,自当遇山开山!此番某倒要看看,关中诸贼,谁敢与我河东争锋!”
李克用扬眉奋髯,长笑一声,对张承业说:“我家儿郎,都是虎将!”遂封李曜为先锋,大举番、汉马步兵南下,移檄三镇。
继而天子制敕又到,这一次是墨敕封官的:制以河东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师、中书令,兼太原尹、北都留守、上柱国、陇西郡王李克用为邠宁四面行营都招讨使。检校兵部尚书、邢洺节度副使、洺州刺史、河东掌军械监、陇西郡开国侯李存曜为招讨副使。夏州节度使李思谏充邠宁东北面招讨使,泾源节度使张鐇充邠宁西面招讨使,河中节度使王珂冲行营供军粮料使。
李曜自从开山军成立以来,还第一次率全军出战,此番作为大军前军,不仅领了本部人马,还带上了李嗣昭和李嗣源,他二人如今也分领了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