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jqzw.net,东唐再续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然而中唐以降,佛教渐渐占了上风,特别是懿宗时大肆佞佛,广造佛寺。很多人为了逃避赋税遁入空门,出家为僧成了一种社会时尚。李晔为了扭转世风,便提倡道教,接纳方士。而且在推崇道教的同时,他没有忽视儒学的作用,对儒学予以大力支持。
李晔牛刀小试,收到了一定成效,朝臣似乎看到了一线希望,朝廷内外不由为有这样的君主而欢欣鼓舞,暮气沉沉的大唐帝国似乎也逐渐有了生机和活力。史称昭宗“践阼之初,中外忻忻”。
至于杨复恭,他在扶立昭宗后,自认为立下了汗马功劳,没有他这个左神策军中尉的力排众议、鼎力支持,新皇帝将是吉王李保或僖宗之子,怎么也轮不到李晔。杨复恭洋洋得意,在公开场合说自己是定策国老,视李晔为门生天子。每次上殿面君,都是坐轿入殿,毫无人臣之礼。
然而李晔即位的时候已经二十二岁,比之僖宗登基时足足大了十岁,又曾在成都参于朝政,处理事务,不像杨复恭想象的那样容易控制。李晔从来没有像兄长僖宗依赖田令孜那样依赖杨复恭。
场面上,李晔一再对杨复恭表示尊敬,却尽量回避与杨复恭等人的接触,政要国事都和宰相们商议,采纳意见多听从宰相的。暗地里,李晔经常与大臣们谈论限制宦官,提高君权的事情。
杨复恭没想到,自己口中的“门生天子”压跟儿就没想理睬他,并且还不动声色、抽丝剥茧般地分解削弱自己的权力。其实李晔从记事起,就耳闻目睹了宦官在宫廷内外的种种罪恶:宦官不仅在廷外飞扬跋扈,在宫内也是一手遮天。而最令李晔耿耿于怀的是广明元年,避难成都途中,大宦官田令孜的一鞭之辱,这次宦官引发的事件对李晔的刺痛是刻骨铭心、永世难忘的。
李巨川心中暗暗觉得,皇帝可能认为大唐的衰败和宦官专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宦官凭借手中的兵权,生杀废立皇帝有如儿戏:顺宗、宪宗、敬宗皆死于宦官之手,而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乃至父兄懿宗、僖宗甚至包括他自己都是由宦官扶立的。每每想到宦官误国欺君、馨竹难书的罪行,皇帝可能就深感此辈不除,大唐中兴无望、社稷堪忧。
正因为有这种看法,皇帝经过对时局的具体分析,初步制定出一套适应形势的统治方略:一、解除宦官在朝中的权力,提高皇帝的地位;二、抑制藩镇,恢复中央集权。
解除宦官的权力和提高皇帝的地位是互为因果的。政治无非就是一种平衡,通过压迫或妥协来达到目标。
李曜见李巨川面色逐渐平静,眼中有了几分了然之色,心中暗道:“李袭吉虽然博学多才,但此人君子品行,不擅阴谋诡计,而这李巨川却似乎比李袭吉更多了几分阴鸷,这种权力斗争上的事情,我略微一提,他便能够领悟。既然如此,待我再点拨他一番,看看他究竟当不当得起我的重用。倘若果然如我所料,则今后李袭吉主正,李巨川主奇,倒是一对好基友……哦,好搭档。”
李曜于是轻咳一声,引起李巨川的注意,然后轻声道:“皇帝,天下至尊,却也是孤家寡人,其掌控朝政,在于用人。宰相、翰林、中尉、枢密……便是皇帝最为关键的棋子。”
李巨川眼珠一转,略微沉吟,扬眉问:“明公是说,平衡?”
李曜轻轻点头,又微微摇头:“有时候要平衡,而有时候未必要。七上八下……其实也不错。”
李巨川微微蹙眉,仔细咀嚼李曜的这番话,他知道李曜这是在点拨自己,也知道这同时也是一种考验。为将来自己心中的抱负能够施展,他不能让李曜失望,搜肠刮肚冥思苦想起来。
大唐自中唐以降,在朝廷的中枢体制中存在着四股势力:宰相、翰林学士、神策军中尉、枢密使,皇帝一般也就是通过重用其中一部来控制政权。
在这四者中,最有实力的要数宰相和神策军中尉。前者是政府官员的首脑、掌握着政府机关;后者则控制着御林军、维系朝廷的安危。相比之下,翰林学士、枢密使手中并无实权,只是在决策中起一定的作用。然而,中枢成员并没有固定的轻重次序,四者都有过权力独专的时候,他们各自的地位和作用取决于皇帝的态度。而当时李晔登基之后,自然也要选择其中一个来辅佐自己治国安民。
神策军中尉和枢密使都是由宦官担任,此二者是打压的对象,是不可能重用的;而翰林学士在晚唐才进入中枢,目的是为了消弱相权,可现在的相权非但不能消弱,反倒应该扶持。那么倚重的对象已是一目了然。
于是李晔临朝初期,即把宰相当成倚重的对象,朝政皆与其商议。
李巨川回忆起文德元年时,朝中有四位宰相:首相韦昭度、次相杜让能、孔纬、张濬。四人都是僖宗朝的宰相,在李晔登基后继续留任。这四个人都是名人,李巨川那时已然“出道”,对他们的了解当然不差。
韦昭度,京兆韦氏。韦氏在本朝是大族,分为东眷、西眷、京兆、驸马房、勋公房、南皮公房、龙门公房、逍遥公房和小逍遥公房等九房。俗语云:“城南韦杜、去天尺五。”韦氏族群庞大,韦昭度个人又才华出众,加之经营内廷有方,成功上位。
杜让能,字群懿,大唐开国元勋杜如晦七世孙。其父杜审权为懿宗朝宰相,颇有政绩,人称“小杜公”。咸通十四年,杜让能中进士,以“词才敏速,笔无点窜,动中事机”,深得僖宗赏识。杜让能对大唐是赤胆忠心、肝脑涂地。僖宗初次幸蜀和再次逃亡期间,杜让能历尽千辛万苦奔赴御前,追侍左右、寸步不离,令僖宗大为感慨,极其依重。李晔登基前即参与朝政、“握兵中要”,与杜让能来往频繁。既欣赏其才学、又看中他的忠义。即位后,除继续让他留任次相外,又使其进入三公之列,位极人臣。
孔纬,字化文,山东曲阜人,正宗的孔子后裔,圣人血脉。大中十三年考中进士,在宣宗朝即做到了户部侍郎。孔纬为人“器志方雅,疾恶如仇。既总宪纲,中外不绳而自肃”。因保驾有功,被僖宗提升为宰相。
张濬则是个“奇人”,此公倜傥不群,诗书满腹。就因为经常口无遮拦,故不容于世人;应举时,旁人也不待见。张濬于是郁郁寡欢,索性隐居深山,渔樵耕读,自给自足。后来枢密使杨复恭出使途中与张濬邂逅相识,惊艳其言谈举止,在他的大力举荐下,张濬由不名一文的一介白丁直接当上了太常博士。不久,杨复恭失势,张濬突然开窍——见风使舵、转而投靠田令孜,官是越做越大。当然了,这种品性,漫说李袭吉,就连李巨川也是看不上的。
光启三年九月,张濬拜相。其时又是杨复恭掌权。虽然杨复恭对张濬的“二五仔”行为是恨得牙根痒痒,但因为是僖宗看中的人才,也不好明里反对。杨复恭扶立李晔后,自命定策国老,一时权势熏天、风头无两,有意想排挤张濬。岂料李晔同样赏识张濬的“才干”,知道他与杨复恭有隙、硬是顶着不办,杨复恭徒呼奈何。
李巨川得了李曜点拨,回过头来细想才发现,可能在皇帝和宰相们商议研究如何抑制宦官的同时,如何削弱藩镇的准备工作也就已经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了。但回过头来一想才发现,原来皇帝也有眼前这位李蒲帅的习惯,总想把两件事办在一块儿解决。宦官、藩镇,他想一并做出处理。
安史之乱后,特别是黄巢之乱后,国朝内地的许多节度使各占一方,对抗朝廷,他们在辖区内任意扩充军队、委派官吏、征收赋税不说。节度使的职位常常父死子继,或由其部将承袭。这些节帅们利用手中的兵权、财权,威胁朝廷,甚至起兵反叛。
面对这种情况,李晔自然就认识到了“兵”的重要性:朝廷式微的主要原因是中央没有一支足够震慑诸侯的嫡系部队,藩镇才会各自拥兵,目无天子。由于僖宗朝中央禁军神策军已基本被摧毁,因此李晔即位后,便立刻招兵买马,扩充禁军,打算组建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欲以武功胜天下。”
禁军初建,即得十万之众。踌躇满志的李晔犯了一个年轻人常犯的心浮气躁、急于求成的毛病:迫不及待地开始对藩镇行动斗争。
四月,已在西川站稳脚跟的王建罗织了数项罪名,诛杀了已在掌握中的陈敬瑄、田令孜二人。田令孜一生作恶多端,时人闻知拍手称快,皆以其为咎由自取,浑然不记王建弑杀义父,背叛本朝的事情。
那年正月初一,昭宗改元龙纪,大赦天下。提拔翰林承旨学士兼兵部侍郎刘崇望为宰相,弥补韦昭度入川后的空缺。
刘崇望,字希徒,唐初邢国公刘政会七世孙。咸通十五年进士。兄弟八人,崇望、崇龟、崇鲁、崇谟最为知名。僖宗朝,君臣再次逃亡山南期间,曾携带诏书出使河中,宣谕王重荣。归来后,受到僖宗重用,升为翰林学士,不久又成为翰林学士之长——承旨学士。翰林承旨学士始于宪宗朝,位处诸学士之上,办公室在学士厅东第一阁。自宪、穆、文、武、宣、懿、僖宗七朝,翰林承旨学士入相率极高,可算是准相。
龙纪元年,除了韦昭度伐蜀以外,李晔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整顿朝政、削弱杨复恭上面了。
期间发生了朝廷与河东之战,李巨川抬头看了眼前的这位年轻蒲帅一眼,心中暗道:“这位年轻使相可不就是在这一战中开始崭露头角,开始逐渐赢得李克用信任的么?”
当日李存孝与李嗣昭、李曜通力合作,擒获孙揆,大大挫伤了联军的士气。接着他们又趁势猛攻,大败汴军,斩获近万。而后一鼓作气,挥军北上助阵康君立,再接再厉打败葛从周,朱温无奈,只好撤兵。至此,南线战斗结束。
对于北线的李匡威、赫连铎,李克用派遣当时最宠信的大将李存信率军迎击,遇挫后又命李嗣源协助作战,最后李克用亲率大军接应。李匡威、赫连铎连吃败仗,狼狈逃走,人马损失一万有余,悲惨的是连李匡威的儿子和赫连铎的女婿都成了李克用的俘虏。
在打败南北两线的敌军后,李克用率领大军掉头杀向张濬。西线的这支军队因杨复恭在朝中阻三阻四,导致粮草不济,士气不振,行动十分迟缓。李克用轻松地击溃了张濬的军队,河东战役到此告一段落。
韩归范呈上李克用的申冤奏表不久,河东失利的消息也传回了朝堂。想来官家面对这种局面,心中定然懊恼自己的判断失误;沮丧自己即位后所做的削藩努力付之东流;伤心自己组建的禁军在这一战中损失大半;恐惧李克用以武力相威胁且关中小镇亦起窥测之心。为了缓和朝廷与河东之间的关系,平息李克用的怒火,官家这才被迫罢免了当初赞成出兵的张濬和孔纬。
“这是官家登基后最大的一件事,但偏偏失败了,影响巨大啊……”李巨川想到此处,叹息了一声。儒家子弟,对于皇朝正统,无论如何都还是有着憧憬的。
但事实上他的分析还是有局限性,只有李曜这个穿越者才知道,河东之役对晚唐政局影响到底有多大。
这场仗,表面上李克用是最大的胜利者,一战而败北方最强的几大诸侯外加朝廷禁军,维护了黄巢之乱后沙陀天下第一强军的声威,但由于北线的损失,李克用虽胜,却是惨胜:对内损兵折将、实力受折;对外则因遭到朝廷的讨伐而声望大跌。
表面上朱温是河东之役的失败者,却是实际的赢家:对内仅伤及皮毛、无关大局;对外借助朝廷的讨伐而大大提高了声望。正是这次战役结束后,他得以趁李克用喘息疗养之机,零敲碎打、慢慢蚕食周边的藩镇,实力逐渐膨胀起来。
而李晔则是彻彻底底的失败者:无论表面或是实际都是输家。
西川之役与河东之役,是李晔即位后进行的两次削藩战争,但是结果却与当初设想的大相径庭:西川之役虽然消灭了田令孜,却最终失去了西川,让王建在那里建立了一个独立王国;河东之役虽然确实削弱了李克用,但是自己千辛万苦创建的中央禁军损失殆尽,朱温则坐收渔翁之利。
算起来,李晔间接帮助朱温成为了中原霸主,加速了大唐的覆灭。
李巨川继续琢磨李曜点拨的人事利用问题:河东之役失利后,张濬、孔纬被贬出朝。李晔只是略惩二人败仗丧师之责,想以此搪塞李克用,并无深罚之意,准备待事态平息后再召用二人。
张濬、孔纬罢相后,崔昭纬、徐彦若补缺继位。崔昭纬,字蕴曜,清河人(大名鼎鼎的清河崔氏出身)。叔父崔慎由是宣宗朝宰相。徐彦若,其先祖是武则天时期极负盛名的大理卿徐有功——与刚正不阿的狄仁杰齐名。其父徐商是宣宗朝宰相,声望颇佳。此二人皆是宣宗朝宰相的子弟,可见李晔治政之心未变,仍以宰相为重。
旧人已去,新人刚来,杨复恭的感觉又好了起来。
大顺二年八月,李晔的舅舅王环要求去地方上出任节度使,虽说是母亲唯一的兄弟,可李晔一人做不了主,就去询问杨复恭可否予以任命。杨复恭一口回绝:“(吕)产、禄倾汉;(武)三思危唐。外戚一定不可封拜,封他个闲职即可,不宜假节外藩,否则有了地盘之后,不听朝廷的指挥。”李晔无奈,只好把王环留在身边,帮助自己处理一... -->>
然而中唐以降,佛教渐渐占了上风,特别是懿宗时大肆佞佛,广造佛寺。很多人为了逃避赋税遁入空门,出家为僧成了一种社会时尚。李晔为了扭转世风,便提倡道教,接纳方士。而且在推崇道教的同时,他没有忽视儒学的作用,对儒学予以大力支持。
李晔牛刀小试,收到了一定成效,朝臣似乎看到了一线希望,朝廷内外不由为有这样的君主而欢欣鼓舞,暮气沉沉的大唐帝国似乎也逐渐有了生机和活力。史称昭宗“践阼之初,中外忻忻”。
至于杨复恭,他在扶立昭宗后,自认为立下了汗马功劳,没有他这个左神策军中尉的力排众议、鼎力支持,新皇帝将是吉王李保或僖宗之子,怎么也轮不到李晔。杨复恭洋洋得意,在公开场合说自己是定策国老,视李晔为门生天子。每次上殿面君,都是坐轿入殿,毫无人臣之礼。
然而李晔即位的时候已经二十二岁,比之僖宗登基时足足大了十岁,又曾在成都参于朝政,处理事务,不像杨复恭想象的那样容易控制。李晔从来没有像兄长僖宗依赖田令孜那样依赖杨复恭。
场面上,李晔一再对杨复恭表示尊敬,却尽量回避与杨复恭等人的接触,政要国事都和宰相们商议,采纳意见多听从宰相的。暗地里,李晔经常与大臣们谈论限制宦官,提高君权的事情。
杨复恭没想到,自己口中的“门生天子”压跟儿就没想理睬他,并且还不动声色、抽丝剥茧般地分解削弱自己的权力。其实李晔从记事起,就耳闻目睹了宦官在宫廷内外的种种罪恶:宦官不仅在廷外飞扬跋扈,在宫内也是一手遮天。而最令李晔耿耿于怀的是广明元年,避难成都途中,大宦官田令孜的一鞭之辱,这次宦官引发的事件对李晔的刺痛是刻骨铭心、永世难忘的。
李巨川心中暗暗觉得,皇帝可能认为大唐的衰败和宦官专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宦官凭借手中的兵权,生杀废立皇帝有如儿戏:顺宗、宪宗、敬宗皆死于宦官之手,而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乃至父兄懿宗、僖宗甚至包括他自己都是由宦官扶立的。每每想到宦官误国欺君、馨竹难书的罪行,皇帝可能就深感此辈不除,大唐中兴无望、社稷堪忧。
正因为有这种看法,皇帝经过对时局的具体分析,初步制定出一套适应形势的统治方略:一、解除宦官在朝中的权力,提高皇帝的地位;二、抑制藩镇,恢复中央集权。
解除宦官的权力和提高皇帝的地位是互为因果的。政治无非就是一种平衡,通过压迫或妥协来达到目标。
李曜见李巨川面色逐渐平静,眼中有了几分了然之色,心中暗道:“李袭吉虽然博学多才,但此人君子品行,不擅阴谋诡计,而这李巨川却似乎比李袭吉更多了几分阴鸷,这种权力斗争上的事情,我略微一提,他便能够领悟。既然如此,待我再点拨他一番,看看他究竟当不当得起我的重用。倘若果然如我所料,则今后李袭吉主正,李巨川主奇,倒是一对好基友……哦,好搭档。”
李曜于是轻咳一声,引起李巨川的注意,然后轻声道:“皇帝,天下至尊,却也是孤家寡人,其掌控朝政,在于用人。宰相、翰林、中尉、枢密……便是皇帝最为关键的棋子。”
李巨川眼珠一转,略微沉吟,扬眉问:“明公是说,平衡?”
李曜轻轻点头,又微微摇头:“有时候要平衡,而有时候未必要。七上八下……其实也不错。”
李巨川微微蹙眉,仔细咀嚼李曜的这番话,他知道李曜这是在点拨自己,也知道这同时也是一种考验。为将来自己心中的抱负能够施展,他不能让李曜失望,搜肠刮肚冥思苦想起来。
大唐自中唐以降,在朝廷的中枢体制中存在着四股势力:宰相、翰林学士、神策军中尉、枢密使,皇帝一般也就是通过重用其中一部来控制政权。
在这四者中,最有实力的要数宰相和神策军中尉。前者是政府官员的首脑、掌握着政府机关;后者则控制着御林军、维系朝廷的安危。相比之下,翰林学士、枢密使手中并无实权,只是在决策中起一定的作用。然而,中枢成员并没有固定的轻重次序,四者都有过权力独专的时候,他们各自的地位和作用取决于皇帝的态度。而当时李晔登基之后,自然也要选择其中一个来辅佐自己治国安民。
神策军中尉和枢密使都是由宦官担任,此二者是打压的对象,是不可能重用的;而翰林学士在晚唐才进入中枢,目的是为了消弱相权,可现在的相权非但不能消弱,反倒应该扶持。那么倚重的对象已是一目了然。
于是李晔临朝初期,即把宰相当成倚重的对象,朝政皆与其商议。
李巨川回忆起文德元年时,朝中有四位宰相:首相韦昭度、次相杜让能、孔纬、张濬。四人都是僖宗朝的宰相,在李晔登基后继续留任。这四个人都是名人,李巨川那时已然“出道”,对他们的了解当然不差。
韦昭度,京兆韦氏。韦氏在本朝是大族,分为东眷、西眷、京兆、驸马房、勋公房、南皮公房、龙门公房、逍遥公房和小逍遥公房等九房。俗语云:“城南韦杜、去天尺五。”韦氏族群庞大,韦昭度个人又才华出众,加之经营内廷有方,成功上位。
杜让能,字群懿,大唐开国元勋杜如晦七世孙。其父杜审权为懿宗朝宰相,颇有政绩,人称“小杜公”。咸通十四年,杜让能中进士,以“词才敏速,笔无点窜,动中事机”,深得僖宗赏识。杜让能对大唐是赤胆忠心、肝脑涂地。僖宗初次幸蜀和再次逃亡期间,杜让能历尽千辛万苦奔赴御前,追侍左右、寸步不离,令僖宗大为感慨,极其依重。李晔登基前即参与朝政、“握兵中要”,与杜让能来往频繁。既欣赏其才学、又看中他的忠义。即位后,除继续让他留任次相外,又使其进入三公之列,位极人臣。
孔纬,字化文,山东曲阜人,正宗的孔子后裔,圣人血脉。大中十三年考中进士,在宣宗朝即做到了户部侍郎。孔纬为人“器志方雅,疾恶如仇。既总宪纲,中外不绳而自肃”。因保驾有功,被僖宗提升为宰相。
张濬则是个“奇人”,此公倜傥不群,诗书满腹。就因为经常口无遮拦,故不容于世人;应举时,旁人也不待见。张濬于是郁郁寡欢,索性隐居深山,渔樵耕读,自给自足。后来枢密使杨复恭出使途中与张濬邂逅相识,惊艳其言谈举止,在他的大力举荐下,张濬由不名一文的一介白丁直接当上了太常博士。不久,杨复恭失势,张濬突然开窍——见风使舵、转而投靠田令孜,官是越做越大。当然了,这种品性,漫说李袭吉,就连李巨川也是看不上的。
光启三年九月,张濬拜相。其时又是杨复恭掌权。虽然杨复恭对张濬的“二五仔”行为是恨得牙根痒痒,但因为是僖宗看中的人才,也不好明里反对。杨复恭扶立李晔后,自命定策国老,一时权势熏天、风头无两,有意想排挤张濬。岂料李晔同样赏识张濬的“才干”,知道他与杨复恭有隙、硬是顶着不办,杨复恭徒呼奈何。
李巨川得了李曜点拨,回过头来细想才发现,可能在皇帝和宰相们商议研究如何抑制宦官的同时,如何削弱藩镇的准备工作也就已经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了。但回过头来一想才发现,原来皇帝也有眼前这位李蒲帅的习惯,总想把两件事办在一块儿解决。宦官、藩镇,他想一并做出处理。
安史之乱后,特别是黄巢之乱后,国朝内地的许多节度使各占一方,对抗朝廷,他们在辖区内任意扩充军队、委派官吏、征收赋税不说。节度使的职位常常父死子继,或由其部将承袭。这些节帅们利用手中的兵权、财权,威胁朝廷,甚至起兵反叛。
面对这种情况,李晔自然就认识到了“兵”的重要性:朝廷式微的主要原因是中央没有一支足够震慑诸侯的嫡系部队,藩镇才会各自拥兵,目无天子。由于僖宗朝中央禁军神策军已基本被摧毁,因此李晔即位后,便立刻招兵买马,扩充禁军,打算组建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欲以武功胜天下。”
禁军初建,即得十万之众。踌躇满志的李晔犯了一个年轻人常犯的心浮气躁、急于求成的毛病:迫不及待地开始对藩镇行动斗争。
四月,已在西川站稳脚跟的王建罗织了数项罪名,诛杀了已在掌握中的陈敬瑄、田令孜二人。田令孜一生作恶多端,时人闻知拍手称快,皆以其为咎由自取,浑然不记王建弑杀义父,背叛本朝的事情。
那年正月初一,昭宗改元龙纪,大赦天下。提拔翰林承旨学士兼兵部侍郎刘崇望为宰相,弥补韦昭度入川后的空缺。
刘崇望,字希徒,唐初邢国公刘政会七世孙。咸通十五年进士。兄弟八人,崇望、崇龟、崇鲁、崇谟最为知名。僖宗朝,君臣再次逃亡山南期间,曾携带诏书出使河中,宣谕王重荣。归来后,受到僖宗重用,升为翰林学士,不久又成为翰林学士之长——承旨学士。翰林承旨学士始于宪宗朝,位处诸学士之上,办公室在学士厅东第一阁。自宪、穆、文、武、宣、懿、僖宗七朝,翰林承旨学士入相率极高,可算是准相。
龙纪元年,除了韦昭度伐蜀以外,李晔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整顿朝政、削弱杨复恭上面了。
期间发生了朝廷与河东之战,李巨川抬头看了眼前的这位年轻蒲帅一眼,心中暗道:“这位年轻使相可不就是在这一战中开始崭露头角,开始逐渐赢得李克用信任的么?”
当日李存孝与李嗣昭、李曜通力合作,擒获孙揆,大大挫伤了联军的士气。接着他们又趁势猛攻,大败汴军,斩获近万。而后一鼓作气,挥军北上助阵康君立,再接再厉打败葛从周,朱温无奈,只好撤兵。至此,南线战斗结束。
对于北线的李匡威、赫连铎,李克用派遣当时最宠信的大将李存信率军迎击,遇挫后又命李嗣源协助作战,最后李克用亲率大军接应。李匡威、赫连铎连吃败仗,狼狈逃走,人马损失一万有余,悲惨的是连李匡威的儿子和赫连铎的女婿都成了李克用的俘虏。
在打败南北两线的敌军后,李克用率领大军掉头杀向张濬。西线的这支军队因杨复恭在朝中阻三阻四,导致粮草不济,士气不振,行动十分迟缓。李克用轻松地击溃了张濬的军队,河东战役到此告一段落。
韩归范呈上李克用的申冤奏表不久,河东失利的消息也传回了朝堂。想来官家面对这种局面,心中定然懊恼自己的判断失误;沮丧自己即位后所做的削藩努力付之东流;伤心自己组建的禁军在这一战中损失大半;恐惧李克用以武力相威胁且关中小镇亦起窥测之心。为了缓和朝廷与河东之间的关系,平息李克用的怒火,官家这才被迫罢免了当初赞成出兵的张濬和孔纬。
“这是官家登基后最大的一件事,但偏偏失败了,影响巨大啊……”李巨川想到此处,叹息了一声。儒家子弟,对于皇朝正统,无论如何都还是有着憧憬的。
但事实上他的分析还是有局限性,只有李曜这个穿越者才知道,河东之役对晚唐政局影响到底有多大。
这场仗,表面上李克用是最大的胜利者,一战而败北方最强的几大诸侯外加朝廷禁军,维护了黄巢之乱后沙陀天下第一强军的声威,但由于北线的损失,李克用虽胜,却是惨胜:对内损兵折将、实力受折;对外则因遭到朝廷的讨伐而声望大跌。
表面上朱温是河东之役的失败者,却是实际的赢家:对内仅伤及皮毛、无关大局;对外借助朝廷的讨伐而大大提高了声望。正是这次战役结束后,他得以趁李克用喘息疗养之机,零敲碎打、慢慢蚕食周边的藩镇,实力逐渐膨胀起来。
而李晔则是彻彻底底的失败者:无论表面或是实际都是输家。
西川之役与河东之役,是李晔即位后进行的两次削藩战争,但是结果却与当初设想的大相径庭:西川之役虽然消灭了田令孜,却最终失去了西川,让王建在那里建立了一个独立王国;河东之役虽然确实削弱了李克用,但是自己千辛万苦创建的中央禁军损失殆尽,朱温则坐收渔翁之利。
算起来,李晔间接帮助朱温成为了中原霸主,加速了大唐的覆灭。
李巨川继续琢磨李曜点拨的人事利用问题:河东之役失利后,张濬、孔纬被贬出朝。李晔只是略惩二人败仗丧师之责,想以此搪塞李克用,并无深罚之意,准备待事态平息后再召用二人。
张濬、孔纬罢相后,崔昭纬、徐彦若补缺继位。崔昭纬,字蕴曜,清河人(大名鼎鼎的清河崔氏出身)。叔父崔慎由是宣宗朝宰相。徐彦若,其先祖是武则天时期极负盛名的大理卿徐有功——与刚正不阿的狄仁杰齐名。其父徐商是宣宗朝宰相,声望颇佳。此二人皆是宣宗朝宰相的子弟,可见李晔治政之心未变,仍以宰相为重。
旧人已去,新人刚来,杨复恭的感觉又好了起来。
大顺二年八月,李晔的舅舅王环要求去地方上出任节度使,虽说是母亲唯一的兄弟,可李晔一人做不了主,就去询问杨复恭可否予以任命。杨复恭一口回绝:“(吕)产、禄倾汉;(武)三思危唐。外戚一定不可封拜,封他个闲职即可,不宜假节外藩,否则有了地盘之后,不听朝廷的指挥。”李晔无奈,只好把王环留在身边,帮助自己处理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