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中文网 www.jqzw.net,成为亡国皇孙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巧设名目横征暴敛,朝廷只承认这一种税收,且除了灾荒之年从未变过税率,十税其四,从未变过。因此老百姓交完四成税后,剩下的六成全归自己处理。
放在封建王朝,这已经是十分合理十分人性化的税收比例了。虽然历朝历代不乏十税其一的税收比例,但是加上层层盘剥叠加,到了老百姓头上,那就是十税其六十税其七的程度了。两厢一对比,就会发现秦国的税收比例真的十分合理。
“既然是十税其四,那黎民百姓可能吃饱肚子?”
“回陛下,不能。”
“为何?”
“虽然我大秦严禁巧设名目盘剥百姓,税收自太祖开国以来就定死了十税其四,但是土地是变化的。遇到灾荒之年,百姓只能变卖土地换取口粮,如此历经数百年来,土地多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上,十税其四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对世家大族的保护。世家大族拥有大量土地,他们缴纳四成税粮后,余下的六成实际上是属于他们的,并不是属于百姓的。百姓拿到的是世家的工钱。”
土地兼并!
这又是一个常见的弊病!
随着一个朝代的延续发展,土地会逐渐集中于世家手中。百姓手上的土地会越来越少。为了种田,为了口粮,百姓只能从世家手中租地种。而秦国规定严禁擅加税名,租种就变成了打工,世家付给租种土地的百姓的是打工钱!
赵征暂时放下世家这个难题,转而问道
“爱卿可知那种粮食产量最高?”
“回陛下,关中多种稷,产量可观,其次为麦。南方多种稻。还有黍、麻、菽等。其产量视土地不同,产出不同。”
古代多种植五谷,就是稻黍稷麦麻,南方多水,因此多种稻,北方水少,多种稷、麦。古代还没有什么红薯白薯玉米这类产物。这类产物实际上是外来品种。
“最好的土地,亩产高否?”
“据史书记载,亩产最高为二石。为前朝崇炎四年潞州所记。”
赵征大致算了算,秦国一石约等于一百斤,也就是说最高纪录是亩产两百斤。按照古人的开垦能力及耕种能力,一个五口之家,算两个儿子,一共三个劳动力种四十亩田顶天了,三十亩田按照最高产量算就是六十石粮食。缴纳税收后剩余三十六石,也就是三千六百斤。按照古人这种没啥油水的吃法,一个人一天三斤粮食不能再少,五口之家一天就是十五斤。一年下来要五千余斤粮食。这其中两千斤的缺口,赵征不认为凭借一点山货野味能补得上。【注1】
这还是按照最佳的产量计算出来的。由此也可以看出来,即使朝廷税收不重,没有旱涝灾害,风调雨顺,一年下来百姓依然吃不饱肚子。
想想那亩产八百,亩产一千的时代,赵征深深地觉得差距的巨大。
“你回去召集你户部的人员,仔细研究一下,将产量提高到两百石。朕今年要出征河南道河北道,朕希望待朕凯旋归来之时,能听到爱卿的喜报。”
想了想,赵征下达了命令,又道
“朕以前听经年的老农说过,春种之时选种也十分重要。你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先期选出最好的种子,种下后反复筛选。”
“不要辜负朕对你的期望。”
大秦没有农业部门,这让赵征颇感意外,没有办法,他只能将改良种子的使命交给管理土地的户部了。
【注1】这里计算的数据基本真实。由于古代历朝历代的重量计量单位及面积计量单位存在差异,可能会有一定的偏差,但是再怎么偏差也不至于差两千多。因此,这个数据是基本可信的。这也可以看得出,古代即使老天爷给面子,官员清廉,百姓依旧吃不饱。
巧设名目横征暴敛,朝廷只承认这一种税收,且除了灾荒之年从未变过税率,十税其四,从未变过。因此老百姓交完四成税后,剩下的六成全归自己处理。
放在封建王朝,这已经是十分合理十分人性化的税收比例了。虽然历朝历代不乏十税其一的税收比例,但是加上层层盘剥叠加,到了老百姓头上,那就是十税其六十税其七的程度了。两厢一对比,就会发现秦国的税收比例真的十分合理。
“既然是十税其四,那黎民百姓可能吃饱肚子?”
“回陛下,不能。”
“为何?”
“虽然我大秦严禁巧设名目盘剥百姓,税收自太祖开国以来就定死了十税其四,但是土地是变化的。遇到灾荒之年,百姓只能变卖土地换取口粮,如此历经数百年来,土地多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上,十税其四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对世家大族的保护。世家大族拥有大量土地,他们缴纳四成税粮后,余下的六成实际上是属于他们的,并不是属于百姓的。百姓拿到的是世家的工钱。”
土地兼并!
这又是一个常见的弊病!
随着一个朝代的延续发展,土地会逐渐集中于世家手中。百姓手上的土地会越来越少。为了种田,为了口粮,百姓只能从世家手中租地种。而秦国规定严禁擅加税名,租种就变成了打工,世家付给租种土地的百姓的是打工钱!
赵征暂时放下世家这个难题,转而问道
“爱卿可知那种粮食产量最高?”
“回陛下,关中多种稷,产量可观,其次为麦。南方多种稻。还有黍、麻、菽等。其产量视土地不同,产出不同。”
古代多种植五谷,就是稻黍稷麦麻,南方多水,因此多种稻,北方水少,多种稷、麦。古代还没有什么红薯白薯玉米这类产物。这类产物实际上是外来品种。
“最好的土地,亩产高否?”
“据史书记载,亩产最高为二石。为前朝崇炎四年潞州所记。”
赵征大致算了算,秦国一石约等于一百斤,也就是说最高纪录是亩产两百斤。按照古人的开垦能力及耕种能力,一个五口之家,算两个儿子,一共三个劳动力种四十亩田顶天了,三十亩田按照最高产量算就是六十石粮食。缴纳税收后剩余三十六石,也就是三千六百斤。按照古人这种没啥油水的吃法,一个人一天三斤粮食不能再少,五口之家一天就是十五斤。一年下来要五千余斤粮食。这其中两千斤的缺口,赵征不认为凭借一点山货野味能补得上。【注1】
这还是按照最佳的产量计算出来的。由此也可以看出来,即使朝廷税收不重,没有旱涝灾害,风调雨顺,一年下来百姓依然吃不饱肚子。
想想那亩产八百,亩产一千的时代,赵征深深地觉得差距的巨大。
“你回去召集你户部的人员,仔细研究一下,将产量提高到两百石。朕今年要出征河南道河北道,朕希望待朕凯旋归来之时,能听到爱卿的喜报。”
想了想,赵征下达了命令,又道
“朕以前听经年的老农说过,春种之时选种也十分重要。你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先期选出最好的种子,种下后反复筛选。”
“不要辜负朕对你的期望。”
大秦没有农业部门,这让赵征颇感意外,没有办法,他只能将改良种子的使命交给管理土地的户部了。
【注1】这里计算的数据基本真实。由于古代历朝历代的重量计量单位及面积计量单位存在差异,可能会有一定的偏差,但是再怎么偏差也不至于差两千多。因此,这个数据是基本可信的。这也可以看得出,古代即使老天爷给面子,官员清廉,百姓依旧吃不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