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中文网 www.jqzw.net,蜀山轶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也不知谁汇报的,此事过去还没几天,医院负责政工的领导就主动找张伯伯谈话了。
医院领导一本正经相当严肃地告诫张伯伯,说根据群众反映当时现场处置说明张伯伯思想有问题,要他好好反思,并要求在全院大会上做检查。
那个年代说起思想有问题可不是小事,张伯伯当时就急了:“领导,不对吧,那天现场我救了那么多人,怎么思想就有问题了?”
领导说:“小张啊,据群众反映,你当时可是有人没救啊?而且还主动放弃了,你说,这个算不算思想问题?”
张伯伯疑惑了:“当时那个人已经死了啊,大伙在场可都看得真真的,再说了,我可是和他们家属当面也说得明明白白的,我还要怎么抢救?”
领导开始循循善诱:“你看,伟大领袖教导我们,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医生要做什么,医生就是救死扶伤而且还要体现出我们的的人道主义精神,是不是啊?你看啊,你那天现场遇到的那个伤员,当时哪怕再忙,哪怕他那个时候确实就是死了,你是不是也应该上去先抢救一下呢?哪怕你就是做做样子,也体现出了救死扶伤的精神不是?”
年轻的张伯伯倔强的直脾气当时就上来了:“哎呦喂,不救活人救死人,亏您还是当领导的呢,我一小老百姓都能明白的事理,今儿亏您老人家还能说的出口?您就不嫌臊的慌?让我上去划拉两下,您那不是明目张胆让我弄虚作假吗?耽误了抢救时间,万一其他人没救过来,您说,是让他们找您哪还是找我哪?”说完起身不告而辞,领导给呛得两眼发白。
后来检查倒是没做成,不过自此在领导那里也彻底挂上了号,等单位有了支援地方基层指标的时候,领导第一个想起了他。
不过来了基层后的张伯伯倒也豁达,除了正常上班,就是自己在家看书,练字,张不伦有一段时间因为父母亲上夜班就住在张伯伯那,只见满墙笔走龙蛇龙飞凤舞矫若惊龙,虽然看不懂,但总是有一种好厉害的感觉。
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似乎都是博学多才,并且在自己那个领域都是一专多能的。张伯伯去抗美援朝前学的是免疫,到了安徽以后,曾经还作为这方面的专家参加过省血吸虫病防治小组,好像还是小组负责人之一,这应该是他这辈子干的最大的官了。
那段日子,张伯伯经常带着一帮本科生研究生,在皖南铜陵、繁昌农村一呆就是很长时间,深入田间地头,为老百姓诊治,并且还帮着培训基层医务工作者,着实做了不少事情,为此还受到了省里的表彰。当外科医生是在到厂里后因为工作需要才改行的,不过这一干又成了专家。
白天上班晚上读书写字的张伯伯,日常一日三餐中最乐意干的事情,就是隔三差五到张不伦家和张爸爸赌吃饺子,热腾腾的饺子刚一上桌,两个人就迫不及待往自己碗里扒拉,最后比赛看谁吃的多。曾经有一次,两个人每人都吃了大约有六七十个,吃完以后便开始呼哧呼哧直喘气,撑得坐在椅子上一动不敢动,后来连散步带喝水折腾了一夜。一直到几十年后,两位老人家每次相聚,总会提及此事,双双抚掌大笑,颇有些华山论剑的味道。
张伯伯没事的时候会和张不伦讲很多关于医生的故事,于是张不伦很早就知道了皇帝内经本草纲目汤头口诀还有扁鹊华佗李时珍孙思邈等等。
即使是吃个饺子,张伯伯也能和张不伦来段故事:“宝宝,知道饺子是怎么来的吗?”
见张不伦摇头,于是便缓缓道来:“从前啊,有个人医术特别厉害的人叫张仲景,人们都喊他医圣。有一年他回老家,正赶上是冬天。他看到乡亲们吃不饱饭,面黄肌瘦,不少人的耳朵因为天冷都冻烂了。于是呢,他就让他的徒弟们在一个叫南阳东关的地方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做了一道叫祛寒娇耳汤的菜,来为大家治疗冻疮。“
”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以后,再把羊肉、药物捞出来剁碎,然后用擀好的面皮包成耳朵样的东西,起个名字叫娇耳,煮熟以后就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个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来的人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于是后人为了纪念他,也学着娇耳的样子,做成里面有各种馅的好吃的,这就是我们今天吃的饺子。”
刚刚还很虔诚专心致志的在对付碗里饺子的张宝宝,这个时候早已仰头听得目不转睛,还下意识的放下碗,摸摸自己的耳朵,然后就从心里觉得张伯伯好有学问的样子。
张伯伯家的藏书也多,不过上学以后已经不需要听故事的张不伦,还是比较喜欢张伯伯送给他的一本叫《赤脚医生手册》的书,里面的内容虽然有的能看明白,有的还是不太明白,但一一对照书上的插图和文字,还是觉得浅显易懂深入浅出而且很有意思。
这本书张不伦后来看了十几年,遇上不懂的地方,张伯伯也会耐心地给予指导,再到后来张不伦一直感觉这本书简直就是对付各类小病小灾的大杀器。打上小学起有的时候不舒服了也懒得去医院,学着自己给自己偷偷开药,好在命大,竟然全部都康复了。因此张宝宝信心大增,在以后的日子里,还干了件石破天惊的大事。
也不知谁汇报的,此事过去还没几天,医院负责政工的领导就主动找张伯伯谈话了。
医院领导一本正经相当严肃地告诫张伯伯,说根据群众反映当时现场处置说明张伯伯思想有问题,要他好好反思,并要求在全院大会上做检查。
那个年代说起思想有问题可不是小事,张伯伯当时就急了:“领导,不对吧,那天现场我救了那么多人,怎么思想就有问题了?”
领导说:“小张啊,据群众反映,你当时可是有人没救啊?而且还主动放弃了,你说,这个算不算思想问题?”
张伯伯疑惑了:“当时那个人已经死了啊,大伙在场可都看得真真的,再说了,我可是和他们家属当面也说得明明白白的,我还要怎么抢救?”
领导开始循循善诱:“你看,伟大领袖教导我们,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医生要做什么,医生就是救死扶伤而且还要体现出我们的的人道主义精神,是不是啊?你看啊,你那天现场遇到的那个伤员,当时哪怕再忙,哪怕他那个时候确实就是死了,你是不是也应该上去先抢救一下呢?哪怕你就是做做样子,也体现出了救死扶伤的精神不是?”
年轻的张伯伯倔强的直脾气当时就上来了:“哎呦喂,不救活人救死人,亏您还是当领导的呢,我一小老百姓都能明白的事理,今儿亏您老人家还能说的出口?您就不嫌臊的慌?让我上去划拉两下,您那不是明目张胆让我弄虚作假吗?耽误了抢救时间,万一其他人没救过来,您说,是让他们找您哪还是找我哪?”说完起身不告而辞,领导给呛得两眼发白。
后来检查倒是没做成,不过自此在领导那里也彻底挂上了号,等单位有了支援地方基层指标的时候,领导第一个想起了他。
不过来了基层后的张伯伯倒也豁达,除了正常上班,就是自己在家看书,练字,张不伦有一段时间因为父母亲上夜班就住在张伯伯那,只见满墙笔走龙蛇龙飞凤舞矫若惊龙,虽然看不懂,但总是有一种好厉害的感觉。
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似乎都是博学多才,并且在自己那个领域都是一专多能的。张伯伯去抗美援朝前学的是免疫,到了安徽以后,曾经还作为这方面的专家参加过省血吸虫病防治小组,好像还是小组负责人之一,这应该是他这辈子干的最大的官了。
那段日子,张伯伯经常带着一帮本科生研究生,在皖南铜陵、繁昌农村一呆就是很长时间,深入田间地头,为老百姓诊治,并且还帮着培训基层医务工作者,着实做了不少事情,为此还受到了省里的表彰。当外科医生是在到厂里后因为工作需要才改行的,不过这一干又成了专家。
白天上班晚上读书写字的张伯伯,日常一日三餐中最乐意干的事情,就是隔三差五到张不伦家和张爸爸赌吃饺子,热腾腾的饺子刚一上桌,两个人就迫不及待往自己碗里扒拉,最后比赛看谁吃的多。曾经有一次,两个人每人都吃了大约有六七十个,吃完以后便开始呼哧呼哧直喘气,撑得坐在椅子上一动不敢动,后来连散步带喝水折腾了一夜。一直到几十年后,两位老人家每次相聚,总会提及此事,双双抚掌大笑,颇有些华山论剑的味道。
张伯伯没事的时候会和张不伦讲很多关于医生的故事,于是张不伦很早就知道了皇帝内经本草纲目汤头口诀还有扁鹊华佗李时珍孙思邈等等。
即使是吃个饺子,张伯伯也能和张不伦来段故事:“宝宝,知道饺子是怎么来的吗?”
见张不伦摇头,于是便缓缓道来:“从前啊,有个人医术特别厉害的人叫张仲景,人们都喊他医圣。有一年他回老家,正赶上是冬天。他看到乡亲们吃不饱饭,面黄肌瘦,不少人的耳朵因为天冷都冻烂了。于是呢,他就让他的徒弟们在一个叫南阳东关的地方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做了一道叫祛寒娇耳汤的菜,来为大家治疗冻疮。“
”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以后,再把羊肉、药物捞出来剁碎,然后用擀好的面皮包成耳朵样的东西,起个名字叫娇耳,煮熟以后就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个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来的人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于是后人为了纪念他,也学着娇耳的样子,做成里面有各种馅的好吃的,这就是我们今天吃的饺子。”
刚刚还很虔诚专心致志的在对付碗里饺子的张宝宝,这个时候早已仰头听得目不转睛,还下意识的放下碗,摸摸自己的耳朵,然后就从心里觉得张伯伯好有学问的样子。
张伯伯家的藏书也多,不过上学以后已经不需要听故事的张不伦,还是比较喜欢张伯伯送给他的一本叫《赤脚医生手册》的书,里面的内容虽然有的能看明白,有的还是不太明白,但一一对照书上的插图和文字,还是觉得浅显易懂深入浅出而且很有意思。
这本书张不伦后来看了十几年,遇上不懂的地方,张伯伯也会耐心地给予指导,再到后来张不伦一直感觉这本书简直就是对付各类小病小灾的大杀器。打上小学起有的时候不舒服了也懒得去医院,学着自己给自己偷偷开药,好在命大,竟然全部都康复了。因此张宝宝信心大增,在以后的日子里,还干了件石破天惊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