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节:结伴(二) (1/2)
激情中文网 www.jqzw.net,贤者与少女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从索拉丁高地一路向东前往海岸的道路,虽然我们前面曾经用过像是一条老鼠的尾巴这样的比喻,但实际上这个并不算做十分地准确。
它并不是一条单一的,笔直的大道,而是有着不少的细小分支,右侧的其中一些歪歪扭扭延伸到了靠近南面半坡的王国境内,左侧则是接壤到教会拥有大量权限的地区。
自两百多年前科里康拉德人最初在半坡的密林之中定居,进而开拓出一条前往海岸线的狭小的走道开始,两个世纪以来,居民们不断地向着后方迁徙,道路也随之不停地拓宽。
而这一点也就造就了科里康拉德那独特被我们前面比喻为“长尾鼠”的地域划分。
这个佣兵王国的境内60%的定居居民住在城邦当中,相比起同时代西海岸的其他国家90%的国民居住在乡村这个比例可谓相当之高——但让我们不要忘记,这个国家是佣兵之国,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国民实际上常年都在海外奋战。
占据人口百分之六十的这些居民绝大多数都是佣兵们的家人以及各类的工匠和商人,作为其他王国最为常见的平民单位农民这一存在反而稀少到可以。自身没有农田和粮食的种植,以佣兵雇佣为业,王国的贵族本身就是佣兵公会的负责人,科里康拉德人不论是食物还是其他东西都是通过贸易从附近的其他王国获得的。虽然不论王国本身还是贸易的量都是十分渺小,这种所需物资完全依赖贸易的方式在贫瘠的西海岸地区倒也显得独树一帜。
话归原处,在外就业的科里康拉德住民是定居者的三倍有余,而除此之外余下的那百分之四十的居住于这条漫长大道两侧的人们,却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是从事的支援佣兵们的职业。
拉曼时代曾经有过一项统计,正规军军团的青年军士兵,穿上十余公斤的熟铁制环片甲,加上短剑、长矛和数公斤重的大型方盾。再有物资补给,全副重装之后每个人的一天徒步行走。便可以走出约莫三十公里的路途。
——当然,公里这个单位是在往后的日子当中才出现的概念,所以我们这个数字换算上肯定会有一定的偏差。总而言之这个数据差不多是现如今的佣兵们每日徒步所能到达的最大距离,而因为种种的原因。它也被人们罗列成为了参考的对象。
漫长的走道约莫二十五到三十公里左右就能够见到一间供你停歇的旅馆,假如没有的话至少会有一些类似于补给站之类的地方存在,而基于它们的存在又会有各式的商店、维修装备的铁匠铺之类的东西被建立起来。
这些建筑多数位于道路的两侧一眼就可以看到的地方,不过更往深处去,一些地区却散落着以户为单位的一些闲散人家。他们的来由并没有太多的人知晓。其中一些人是已经隐退的老佣兵,一些是以前开店的商人,还有一些是附近工匠的家人。
丛林当中拥有不少的危险,不过只要不过分地远离大道,野兽其实还不太会靠近,而普通的劫匪也懒得去搭理这些没有什么油水的人家。
悠然自得的田园风情,鸟语花香,清风阵阵。
由于一些补给上面以及领取任务上面的原因,他们前一天出发的时候已经是中午的午饭过后,加上下雨的缘故总共只走了半天的路程。尚且没有到达前方旅馆所在的位置。这也是为什么会选择扎营的根本原因。
一日的消耗,次日一大早四人越过大路从较为稀疏的树林中间走了过去,前去补给水源。
水往低处流,这是在哪里都通用的道理。科里康拉德这一侧朝着东面的道路上,森林之中自然也不乏淳淳流淌的小溪,这些溪流多半清澈且并且可以直接饮用,山间的流水大抵如此,泥沙和石块是天然的过滤材料,只要选择的不是不会流动的死水,就没有太多需要担心的地方。
科里康拉德这条道路的右侧比较靠近外头的地方最有名的溪流是一条连名字都没有的小溪——这听起来有些语病。但当地人真的就仅仅只是单纯地把它称之为路边的小溪。
小溪延绵出好长一段距离,往来的旅客们通常都会在此这里补水,只有少数从南方来的会选择其他的水源。亨利他们一行人过来的时候碰巧看到前面有一行人似乎是刚取水完毕从林间的小道向前又走出了一段距离,想来因为大雨而暂时停下来的或许并不仅仅是他们。
索拉丁地区虽然地势偏高但气候也仍然是热带的其他地区那样的变幻无常。特别是到了六月的风暴季节,一边出大太阳一边下雨或者前一刻还艳阳高照下一刻乌云密布看着像是夜晚提早来临的事情,对于本地人来说都是司空见惯。
愈是靠近海岸,这种情形自然愈是明显。
耍小聪明的商人们为了躲避热辣的阳光干脆地就选择了在森林之中前进,而他们也并不是第一批这么做的人,沿着潺潺流淌的小溪。约莫有一人宽的堤岸两侧的青草明显地要比其他地方都低上了许多。
在亨利他们到来之前,就有很多人常常选择这样去做。
任何事物都是有因有果的,道路、村落,城邦、国家,人类的文明就是这样在一代又一代的人们的生活之中,逐渐地建立,并且扩展开来。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文明这种东西永远都是依托于资源充沛的地区开始萌芽的,而学着前面的人那样躲避阳光顺着这条小溪的边缘向下一路走下去,众人也确实地看到了一位悠然自得的老人。
他坐在溪边的一块挺大的白色石头上面,正在用手中竹制的钓竿垂钓。老人身材纤瘦,单论外貌完完全全就是一副这边的普通农民的模样——事实上也很可能就是如此,虽说这一侧有不少引退的老佣兵居住,但一行人刚一过来就遇上什么隐世高人之类的,显然也不是什么通常情况下会发生的事情。
溪水哗啦啦地流动,这里的水流并不算特别急,它的终端是下方的几面湖泊和一些池塘,正值夏季的鱼儿十分肥美。老人用一块石头压着一条麻绳,麻绳的另一端连着一个偌大的藤篓,藤篓的下半部分浸在水中,不时有一些晃荡。似乎是已经有不少的收获。
“哦呀,外... -->>
从索拉丁高地一路向东前往海岸的道路,虽然我们前面曾经用过像是一条老鼠的尾巴这样的比喻,但实际上这个并不算做十分地准确。
它并不是一条单一的,笔直的大道,而是有着不少的细小分支,右侧的其中一些歪歪扭扭延伸到了靠近南面半坡的王国境内,左侧则是接壤到教会拥有大量权限的地区。
自两百多年前科里康拉德人最初在半坡的密林之中定居,进而开拓出一条前往海岸线的狭小的走道开始,两个世纪以来,居民们不断地向着后方迁徙,道路也随之不停地拓宽。
而这一点也就造就了科里康拉德那独特被我们前面比喻为“长尾鼠”的地域划分。
这个佣兵王国的境内60%的定居居民住在城邦当中,相比起同时代西海岸的其他国家90%的国民居住在乡村这个比例可谓相当之高——但让我们不要忘记,这个国家是佣兵之国,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国民实际上常年都在海外奋战。
占据人口百分之六十的这些居民绝大多数都是佣兵们的家人以及各类的工匠和商人,作为其他王国最为常见的平民单位农民这一存在反而稀少到可以。自身没有农田和粮食的种植,以佣兵雇佣为业,王国的贵族本身就是佣兵公会的负责人,科里康拉德人不论是食物还是其他东西都是通过贸易从附近的其他王国获得的。虽然不论王国本身还是贸易的量都是十分渺小,这种所需物资完全依赖贸易的方式在贫瘠的西海岸地区倒也显得独树一帜。
话归原处,在外就业的科里康拉德住民是定居者的三倍有余,而除此之外余下的那百分之四十的居住于这条漫长大道两侧的人们,却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是从事的支援佣兵们的职业。
拉曼时代曾经有过一项统计,正规军军团的青年军士兵,穿上十余公斤的熟铁制环片甲,加上短剑、长矛和数公斤重的大型方盾。再有物资补给,全副重装之后每个人的一天徒步行走。便可以走出约莫三十公里的路途。
——当然,公里这个单位是在往后的日子当中才出现的概念,所以我们这个数字换算上肯定会有一定的偏差。总而言之这个数据差不多是现如今的佣兵们每日徒步所能到达的最大距离,而因为种种的原因。它也被人们罗列成为了参考的对象。
漫长的走道约莫二十五到三十公里左右就能够见到一间供你停歇的旅馆,假如没有的话至少会有一些类似于补给站之类的地方存在,而基于它们的存在又会有各式的商店、维修装备的铁匠铺之类的东西被建立起来。
这些建筑多数位于道路的两侧一眼就可以看到的地方,不过更往深处去,一些地区却散落着以户为单位的一些闲散人家。他们的来由并没有太多的人知晓。其中一些人是已经隐退的老佣兵,一些是以前开店的商人,还有一些是附近工匠的家人。
丛林当中拥有不少的危险,不过只要不过分地远离大道,野兽其实还不太会靠近,而普通的劫匪也懒得去搭理这些没有什么油水的人家。
悠然自得的田园风情,鸟语花香,清风阵阵。
由于一些补给上面以及领取任务上面的原因,他们前一天出发的时候已经是中午的午饭过后,加上下雨的缘故总共只走了半天的路程。尚且没有到达前方旅馆所在的位置。这也是为什么会选择扎营的根本原因。
一日的消耗,次日一大早四人越过大路从较为稀疏的树林中间走了过去,前去补给水源。
水往低处流,这是在哪里都通用的道理。科里康拉德这一侧朝着东面的道路上,森林之中自然也不乏淳淳流淌的小溪,这些溪流多半清澈且并且可以直接饮用,山间的流水大抵如此,泥沙和石块是天然的过滤材料,只要选择的不是不会流动的死水,就没有太多需要担心的地方。
科里康拉德这条道路的右侧比较靠近外头的地方最有名的溪流是一条连名字都没有的小溪——这听起来有些语病。但当地人真的就仅仅只是单纯地把它称之为路边的小溪。
小溪延绵出好长一段距离,往来的旅客们通常都会在此这里补水,只有少数从南方来的会选择其他的水源。亨利他们一行人过来的时候碰巧看到前面有一行人似乎是刚取水完毕从林间的小道向前又走出了一段距离,想来因为大雨而暂时停下来的或许并不仅仅是他们。
索拉丁地区虽然地势偏高但气候也仍然是热带的其他地区那样的变幻无常。特别是到了六月的风暴季节,一边出大太阳一边下雨或者前一刻还艳阳高照下一刻乌云密布看着像是夜晚提早来临的事情,对于本地人来说都是司空见惯。
愈是靠近海岸,这种情形自然愈是明显。
耍小聪明的商人们为了躲避热辣的阳光干脆地就选择了在森林之中前进,而他们也并不是第一批这么做的人,沿着潺潺流淌的小溪。约莫有一人宽的堤岸两侧的青草明显地要比其他地方都低上了许多。
在亨利他们到来之前,就有很多人常常选择这样去做。
任何事物都是有因有果的,道路、村落,城邦、国家,人类的文明就是这样在一代又一代的人们的生活之中,逐渐地建立,并且扩展开来。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文明这种东西永远都是依托于资源充沛的地区开始萌芽的,而学着前面的人那样躲避阳光顺着这条小溪的边缘向下一路走下去,众人也确实地看到了一位悠然自得的老人。
他坐在溪边的一块挺大的白色石头上面,正在用手中竹制的钓竿垂钓。老人身材纤瘦,单论外貌完完全全就是一副这边的普通农民的模样——事实上也很可能就是如此,虽说这一侧有不少引退的老佣兵居住,但一行人刚一过来就遇上什么隐世高人之类的,显然也不是什么通常情况下会发生的事情。
溪水哗啦啦地流动,这里的水流并不算特别急,它的终端是下方的几面湖泊和一些池塘,正值夏季的鱼儿十分肥美。老人用一块石头压着一条麻绳,麻绳的另一端连着一个偌大的藤篓,藤篓的下半部分浸在水中,不时有一些晃荡。似乎是已经有不少的收获。
“哦呀,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