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中文网 www.jqzw.net,新宋英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得够呛的同时,也不由得对这班来自海外、一直以来并未被自己当回事的所谓“土包子”刮目相看,收起了轻视之心。
徐绍安提到了“清园”兄弟手下的五千私兵,柴荣心里一动。如果说在北伐之前,柴荣出于限制幽云地方豪强威望的考虑,不接受“清园”兄弟以私兵相助自己北伐的话,那么,面对如今陷入僵局的北伐之战,内心深处并不甘心就此收兵的他,对这五千人马、特别是其中那两千多装备火器的兵将却已经开始动心了。但在他搞清楚徐绍安及他的那一班兄弟想用这支私兵从自己这里换取什么样的好处之前,是不会轻易答应对方的这个请求的。
与柴荣的谨慎想法不同,一直在找各种机会削弱徐绍安、削弱“清园”兄弟的张永德却比自己的这位大舅哥果断得多,他借着徐绍安的话头问道:“徐厢主及厢主的一班兄弟如此心向朝廷、忠心耿耿,张某甚是钦佩。只是,北伐之战堪称国战,双方十数万大军对战,讲求的是调度有序、协调配合。统兵官指挥所属部曲当如臂使指,绝不能出现任何羁绊与阻碍。‘清园’兄弟手下的私兵虽然精悍,但毕竟只是汝等家丁、打手,在其眼中势必会只有主子没有朝廷、没有天子;势必会只听汝等兄弟之命,而将统兵官的将令抛在一边。那样的话,与其将其召到军中,给北伐大军带来隐忧,还不如让其置身事外为好。”
张永德这番话明里是说“清园”兄弟手下私兵缺乏纪律性,不能与周军配合到一起去,暗里所要表达的却是担心“清园”私兵心里只有徐绍安等主子,而没有当今天子和朝廷。到时候不听从所属部曲统兵官的军令,反而会对战事不利。从某种意义上说,张永德这番话是在将徐绍安的军。如果对方选择交权,那么失去私兵的“清园”兄弟势必实力大损。如果对方选择不交权,那么拥有如此强大私兵的“清园”兄弟势必会引起柴荣的猜忌。这两种情况无论发生哪一种,对张永德来说都是有利的。
以徐绍安的聪明才智和多年来的朝堂经验,自然明白张永德讲这番话的真实目的。不过,此时他再次提出以“清园”兄弟手下私兵助占,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以这一利好消息为饵,将周军留在原地几天,为南路军实现战术意图争取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现在是希望张永德出来说上述那些话,这样才能为自己下面的说辞做好铺垫,使其不会显得过于突然,以致引起柴荣的怀疑。因此,张永德一说完,徐绍安便立即“就坡下驴”,非常干脆的说道:“点检大人说很有道理。在下领兵多年,自然明白军令如山的道理。不过,请点检大人放心,吾等兄弟的这些私兵虽然不是官军,但却是在下几位曾经在海外从过军的兄弟一手调教出来的,‘服从军令’四个字还是牢记在心的。”
说到这儿,徐绍安略顿了顿,转向柴荣说道:“臣在这里向陛下保证,无论陛下将吾等兄弟的私兵交于哪位将军指挥,他们都会令行禁止,绝不会出现不服从上司命令的情形。”
徐绍安话说到这里,柴荣终于决定试探一下对方的诚意,他说道:“徐爱卿及爱卿的一众兄弟能够如此,朕甚感欣慰。他日击退契丹人,克复幽云十六州,爱卿及爱卿的那些兄弟自然是有大功于朝廷。到时候,朕必会给予重赏。”
说到这儿,柴荣略顿了顿,偷眼观察了一下徐绍安的表情,见对方虽故做镇定,但脸上却依然露出欣喜之色,似乎是对柴荣的这个承诺非常满意,便以为自己已经看透了徐绍安和那班兄弟想籍此次助战朝廷来换取高官厚禄的心思,于是接着安抚道:“至于汝等兄弟的这五千私兵,朕此次只是借用。待幽云战事平息,朕自会将他们归还给汝等。毕竟汝等家大业大,一些家丁护院还是少不得的。”
徐绍安听柴荣话里的意思是同意让自己所谓的私兵助战,心中不由一喜,连忙跪倒施礼道:“陛下对臣及臣的兄弟恩宠有加,臣及臣的兄弟即便肝脑涂地也是应当。此番以私兵助战,一是为了报答陛下的知遇之恩,二是为了能让幽云百姓过上太平日子,绝无借此邀功请赏的念头。况且,与入朝为官、在外征战比起来,吾等兄弟更愿意无官一身清的安心享福。种种地、做做生意,闲瑕时兄弟几个聚在一起聊天、饮酒,谈些天下奇闻,安逸自在才是吾等兄弟喜欢过的日子。
至于那五千私兵,原本就是为了与朝廷大军里应外合、对付契丹人才编练出来的。幽云战事平息,朝廷北伐大获全胜之日,便是这支私兵完成使命、解甲归田之时。即便为了保护自家产业需要有些家丁护院,其人数有个一二百也就足够使了,哪里还用得着这么许多。别的不说,光是养这五千私兵,每个月的钱粮便不是一个小数。常年花费巨资维持一支对自己毫无用处的私兵,这绝不是一个合格的生意人会去做的事。”
徐绍安的回答令柴荣感到有些意外之余,心里也踏实了不少。对于柴荣来说,像“清园”兄弟这般有威望、有本领、有钱、有物的地方豪强本就是个令人忌惮的存在,如果再让其拥有一支数千人的私兵武装,那他就真的不会安心了。不过,心里踏实归心里踏实,该进行的试探还是要进行完,绝不可半途而废。因此,柴荣一边赞许的点点头,一边看似有些惋惜的说道:“爱卿和爱卿的那些兄弟都是有才干之人,不能出来为朝廷做事实在令人可惜。但正所谓人各有志,汝等如此澹泊名利,朕也不好强人所难。不过,朕向来赏罚分明。若北伐成功,汝等可以不做官,但其他该给汝等的封赏却是不可稍减。
至于那五千私兵,朕以为大可不必解散。毕竟即便克复幽云,赶走了契丹人,十六州之地也同样需要驻扎兵将把守。与其将这些操练多日,又有战阵经历的老兵解散再招新兵,不如就让其正式加入军职,在本地厢军或者朝廷禁军中效力,也算是人尽其才。”
如果说柴荣前面的那些话可以看做是顺应“清园”兄弟的“愿望”,给了对方一个不会强迫其入朝为官的承诺的话,那么他后面的那几句话,实质上却是已经为“清园”兄弟的那五千私兵日后的归属定了性——那就是朝廷的官军。届时,无论“清园”兄弟舍不舍得,除非他们举旗造反,否则这五千人都不会再与他们有任何的关系。
若是换了别人,被柴荣如此轻描淡写的几句话便把自己苦心编练的五千人马要走,无论他表面上会是什么反应,其内心里一定是非常的不甘心、非常的忿忿不平。可徐绍安听到柴荣说这些话的反应却是心中大喜——柴荣这么说,就说明其已经完全接受“清园”兄弟私兵助战的请求,同时也就意味着他已经决定将幽云之战打下去、将北伐进行到底。若不是顾忌到现在的场合不合适,徐绍安很可能已经从地上跳起来,大叫一声“这事儿成了”。不过,徐绍安虽然没有从地上跳起来,但正在努力控制自己表情的他却也一时无法开口说话——他怕自己一说话便会破坏自己好不容易才保持住的镇定表情。
徐绍安跪在那里一言不发,却令旁边的张永德产生了错误的理解,以为徐绍安正在犹豫该如何回答官家刚才说的那番话——只赏财物、不赏官职、收编私兵为朝廷所用,这些都是削弱、打击“清园”兄弟的好机会,张永德自然不会放过。于是,不等徐绍安那里做出反应,张永德已经大声附和柴荣道:“圣上英明。”
张永德在那里一带头,其他的文臣武将自然不甘落后,也纷纷出声附和。此时,就算徐绍安真有什么不同意见,也不可能再说出口了——更何况徐绍安根本没意见。于是,在显德六年(应历九年)阴历四月初一的这次御前军议上,柴荣再次说服一众文臣武将,决心将北伐继续进行下去。与此同时,徐绍安也向柴荣立了军令状,承诺“清园”兄弟在两日之内为大军提供其十日所需的粮草及五千私兵。
而在御前军议结束之后,回到自己帐中的徐绍安当即向委员会发出了一封只有四个字的电报——“一切顺利”。
得够呛的同时,也不由得对这班来自海外、一直以来并未被自己当回事的所谓“土包子”刮目相看,收起了轻视之心。
徐绍安提到了“清园”兄弟手下的五千私兵,柴荣心里一动。如果说在北伐之前,柴荣出于限制幽云地方豪强威望的考虑,不接受“清园”兄弟以私兵相助自己北伐的话,那么,面对如今陷入僵局的北伐之战,内心深处并不甘心就此收兵的他,对这五千人马、特别是其中那两千多装备火器的兵将却已经开始动心了。但在他搞清楚徐绍安及他的那一班兄弟想用这支私兵从自己这里换取什么样的好处之前,是不会轻易答应对方的这个请求的。
与柴荣的谨慎想法不同,一直在找各种机会削弱徐绍安、削弱“清园”兄弟的张永德却比自己的这位大舅哥果断得多,他借着徐绍安的话头问道:“徐厢主及厢主的一班兄弟如此心向朝廷、忠心耿耿,张某甚是钦佩。只是,北伐之战堪称国战,双方十数万大军对战,讲求的是调度有序、协调配合。统兵官指挥所属部曲当如臂使指,绝不能出现任何羁绊与阻碍。‘清园’兄弟手下的私兵虽然精悍,但毕竟只是汝等家丁、打手,在其眼中势必会只有主子没有朝廷、没有天子;势必会只听汝等兄弟之命,而将统兵官的将令抛在一边。那样的话,与其将其召到军中,给北伐大军带来隐忧,还不如让其置身事外为好。”
张永德这番话明里是说“清园”兄弟手下私兵缺乏纪律性,不能与周军配合到一起去,暗里所要表达的却是担心“清园”私兵心里只有徐绍安等主子,而没有当今天子和朝廷。到时候不听从所属部曲统兵官的军令,反而会对战事不利。从某种意义上说,张永德这番话是在将徐绍安的军。如果对方选择交权,那么失去私兵的“清园”兄弟势必实力大损。如果对方选择不交权,那么拥有如此强大私兵的“清园”兄弟势必会引起柴荣的猜忌。这两种情况无论发生哪一种,对张永德来说都是有利的。
以徐绍安的聪明才智和多年来的朝堂经验,自然明白张永德讲这番话的真实目的。不过,此时他再次提出以“清园”兄弟手下私兵助占,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以这一利好消息为饵,将周军留在原地几天,为南路军实现战术意图争取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现在是希望张永德出来说上述那些话,这样才能为自己下面的说辞做好铺垫,使其不会显得过于突然,以致引起柴荣的怀疑。因此,张永德一说完,徐绍安便立即“就坡下驴”,非常干脆的说道:“点检大人说很有道理。在下领兵多年,自然明白军令如山的道理。不过,请点检大人放心,吾等兄弟的这些私兵虽然不是官军,但却是在下几位曾经在海外从过军的兄弟一手调教出来的,‘服从军令’四个字还是牢记在心的。”
说到这儿,徐绍安略顿了顿,转向柴荣说道:“臣在这里向陛下保证,无论陛下将吾等兄弟的私兵交于哪位将军指挥,他们都会令行禁止,绝不会出现不服从上司命令的情形。”
徐绍安话说到这里,柴荣终于决定试探一下对方的诚意,他说道:“徐爱卿及爱卿的一众兄弟能够如此,朕甚感欣慰。他日击退契丹人,克复幽云十六州,爱卿及爱卿的那些兄弟自然是有大功于朝廷。到时候,朕必会给予重赏。”
说到这儿,柴荣略顿了顿,偷眼观察了一下徐绍安的表情,见对方虽故做镇定,但脸上却依然露出欣喜之色,似乎是对柴荣的这个承诺非常满意,便以为自己已经看透了徐绍安和那班兄弟想籍此次助战朝廷来换取高官厚禄的心思,于是接着安抚道:“至于汝等兄弟的这五千私兵,朕此次只是借用。待幽云战事平息,朕自会将他们归还给汝等。毕竟汝等家大业大,一些家丁护院还是少不得的。”
徐绍安听柴荣话里的意思是同意让自己所谓的私兵助战,心中不由一喜,连忙跪倒施礼道:“陛下对臣及臣的兄弟恩宠有加,臣及臣的兄弟即便肝脑涂地也是应当。此番以私兵助战,一是为了报答陛下的知遇之恩,二是为了能让幽云百姓过上太平日子,绝无借此邀功请赏的念头。况且,与入朝为官、在外征战比起来,吾等兄弟更愿意无官一身清的安心享福。种种地、做做生意,闲瑕时兄弟几个聚在一起聊天、饮酒,谈些天下奇闻,安逸自在才是吾等兄弟喜欢过的日子。
至于那五千私兵,原本就是为了与朝廷大军里应外合、对付契丹人才编练出来的。幽云战事平息,朝廷北伐大获全胜之日,便是这支私兵完成使命、解甲归田之时。即便为了保护自家产业需要有些家丁护院,其人数有个一二百也就足够使了,哪里还用得着这么许多。别的不说,光是养这五千私兵,每个月的钱粮便不是一个小数。常年花费巨资维持一支对自己毫无用处的私兵,这绝不是一个合格的生意人会去做的事。”
徐绍安的回答令柴荣感到有些意外之余,心里也踏实了不少。对于柴荣来说,像“清园”兄弟这般有威望、有本领、有钱、有物的地方豪强本就是个令人忌惮的存在,如果再让其拥有一支数千人的私兵武装,那他就真的不会安心了。不过,心里踏实归心里踏实,该进行的试探还是要进行完,绝不可半途而废。因此,柴荣一边赞许的点点头,一边看似有些惋惜的说道:“爱卿和爱卿的那些兄弟都是有才干之人,不能出来为朝廷做事实在令人可惜。但正所谓人各有志,汝等如此澹泊名利,朕也不好强人所难。不过,朕向来赏罚分明。若北伐成功,汝等可以不做官,但其他该给汝等的封赏却是不可稍减。
至于那五千私兵,朕以为大可不必解散。毕竟即便克复幽云,赶走了契丹人,十六州之地也同样需要驻扎兵将把守。与其将这些操练多日,又有战阵经历的老兵解散再招新兵,不如就让其正式加入军职,在本地厢军或者朝廷禁军中效力,也算是人尽其才。”
如果说柴荣前面的那些话可以看做是顺应“清园”兄弟的“愿望”,给了对方一个不会强迫其入朝为官的承诺的话,那么他后面的那几句话,实质上却是已经为“清园”兄弟的那五千私兵日后的归属定了性——那就是朝廷的官军。届时,无论“清园”兄弟舍不舍得,除非他们举旗造反,否则这五千人都不会再与他们有任何的关系。
若是换了别人,被柴荣如此轻描淡写的几句话便把自己苦心编练的五千人马要走,无论他表面上会是什么反应,其内心里一定是非常的不甘心、非常的忿忿不平。可徐绍安听到柴荣说这些话的反应却是心中大喜——柴荣这么说,就说明其已经完全接受“清园”兄弟私兵助战的请求,同时也就意味着他已经决定将幽云之战打下去、将北伐进行到底。若不是顾忌到现在的场合不合适,徐绍安很可能已经从地上跳起来,大叫一声“这事儿成了”。不过,徐绍安虽然没有从地上跳起来,但正在努力控制自己表情的他却也一时无法开口说话——他怕自己一说话便会破坏自己好不容易才保持住的镇定表情。
徐绍安跪在那里一言不发,却令旁边的张永德产生了错误的理解,以为徐绍安正在犹豫该如何回答官家刚才说的那番话——只赏财物、不赏官职、收编私兵为朝廷所用,这些都是削弱、打击“清园”兄弟的好机会,张永德自然不会放过。于是,不等徐绍安那里做出反应,张永德已经大声附和柴荣道:“圣上英明。”
张永德在那里一带头,其他的文臣武将自然不甘落后,也纷纷出声附和。此时,就算徐绍安真有什么不同意见,也不可能再说出口了——更何况徐绍安根本没意见。于是,在显德六年(应历九年)阴历四月初一的这次御前军议上,柴荣再次说服一众文臣武将,决心将北伐继续进行下去。与此同时,徐绍安也向柴荣立了军令状,承诺“清园”兄弟在两日之内为大军提供其十日所需的粮草及五千私兵。
而在御前军议结束之后,回到自己帐中的徐绍安当即向委员会发出了一封只有四个字的电报——“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