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jqzw.net,征战五千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些天下官翻阅史书,统计出历朝历代曾使用过的科举科目共六十七科,计有明算、明经、明法、进士、博学鸿儒、礼科、巫祝、医科......”李悠回到嘉州的第一次政事堂会议上,礼部尚书周寿拿出了厚厚一叠文书,上面罗列着他能找到的所有科举科目,并一一做了注解,说明这些科目的考试内容、选拔人才的最终归属等等。
除了较为常见的进士、明法等科目之外,甚至还有招收巫医的巫祝科,通过这些考试的另类人才会被送入太医院,在寻常医术无法起到作用的时候发挥他们的本领,当然这些人的巫术少有见效的,所以历朝历代少有开此科目;此外还有选拔围棋国手的弈科,通过这门考试的棋坛高手将被任命为棋待诏,隶属于翰林院管辖,负责陪皇帝下棋消遣;选拔丹青圣手的画科,选拔书道大家的书科,这些人同样会被纳入翰林院的管辖,为皇帝提供书画方面的作品;乃至颇为神秘的天文科,这些人会被纳入钦天监,负责为朝廷观测天象、制定历法等等,不过历朝历代都禁止民间学习天文学,所以这种考试同样不多见。
“这些科目过于繁杂,我们既没有必要也没有这个能力全部照搬,所以诸位还好生商议一番该如何选取合适的科目吧。”李悠命人将抄录好的科目列表依此分发给钱飒、范蠡、姚广孝、司马错、王机、顾将子等朝廷重臣。
“像是巫祝、画科、书科、弈科这些就暂且不必了吧。”王机率先说道,现在宝座上的福王只喜欢在脂粉堆里厮混,想必对这些东西不感冒。
“巫祝、弈科暂且不必考虑,不过书科和画科似乎还有用处。”李悠沉吟片刻道,书画方面的人才在宣传上还是有大用处的,不过他要选拔的人才和如今备受追捧的名家似乎有些区别,“这些人可安排到通政司负责邸报的相关工作,今后但有军政大事,皆应有文字图画传遍天下,以振奋民心。”
“如此以来这书画二科的选标标准怕是要提前说清楚。”王机明白了李悠的意思,这种书画作品必须能够印刷出来,所以和时下流行的风格颇有差异。
“下官眼下虽然担任大理寺卿一职,但下属之中少有能熟读大魏律之人,因此今科必须重开明法科广纳贤才。”其实原先京城的大理寺之中还是有不少相关人才的,可是这些人却被北虏打包带走,所以嘉州这边法律相关人才稀缺,因此新任大理寺卿沈家本不得不站出来说话,要是错过这个机会,今后他的大理寺想正常工作都难。
“此乃应有之意,不单是大理寺,刑部、都察院,各州县都少不了要用到精通律法的人才,今次科考明法科定会是一门大科目。”这门考试将要选拔的人才怕是比书科和画科加起来都多上百倍,只是李悠还是有些担心,如今他的治下真的会有这么多人才么?
有沈家本带头,政事堂上顿时活跃起来,诸位朝廷重臣一边翻阅周寿统计的册子,一边纷纷开始尉自己的部门争取利益,在见到沈家本的意见得到认可后,户部尚书范蠡也马上站了出来,“这次明算一科选拔的人才我户部要七成,此外下官建议增开货殖科选拔经济之才供户部所用。”同样的经济方面的人才也是极其稀缺的。
“绝对不行,我太尉府同样缺少通晓算学的人才。”许光忍不住跳了出来,太尉府需要统计各军所需钱粮军饷、为各军打造铠甲器械,同样也少不了要用到这方面的人才。
“还有我工部,此次算科的人才至少也应该拨付给工部三成。”就连平日里很少发表意见的顾将子也有些急了,“此外我工部还要通晓格致之学、擅长工程营造的人才。”顾将子心中暗暗想着,不知道是不是可以借着这次机会让墨家弟子们参加科举,从而步入朝堂?最起码在算学、格致以及营造这一块,墨家学子还是很有信心的。
“呵呵,如此看来,科举若是只重进士还是不行的,那些只懂得诗书经义的读书人怕是应付不了这些差事吧?”李悠见他们如此踊跃,忍不住笑了起来,固然有许多身兼数长的进士,可以游刃自如的处理经济、法律、营造等多方面的问题,但那些毕竟是少数,绝对没有像这样分科考试来得划算。
“如今时间紧迫,政事堂和太尉府都各自统计出自己所需的人才,然后汇总到我这里,再行商议决定。”这些事情显然不是一会儿半会儿就能搞定了,李悠干脆给他们留下几天时间,让他们拿着周寿的统计结果下去和本部门的人马仔细商议一番,以免出现疏漏。
众人纷纷领命而去,随后嘉州的文武百官们顿时忙碌起来,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机会,这次的结果将决定未来几年内他们的功绩,因此不敢有丝毫马虎,纷纷聚集起本部门的官吏,日夜不停地商议着各种人才方案。
消息也渐渐传到那些从各地赶到嘉州的士子耳朵里,他们有的对李悠的这次决定嗤之以鼻,随即收拾行囊准备前往更注重进士科的齐王领地,有的暗暗盘算着自己的所学所长,看看是否能在新朝找到一丝机会。
最高兴的是那些在诗词歌赋方面略有欠缺,但是在算学、格致、经济、律法上颇有所长的读书人了,如果按照大魏以前的规矩进行考试,那么他们得中的几率微乎其微,不过现在既然朝廷决定多科取士,那么他们就大有机会,而且一旦高中就会被立刻委任要职,乍看起来前途似乎并不比进士科差多少,这让他们感到大受鼓舞,纷纷从书箱里翻出相关书籍,闭门苦读起来,以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考试,同时他们还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地打听着朝廷的科举安排。(未完待续。)
“这些天下官翻阅史书,统计出历朝历代曾使用过的科举科目共六十七科,计有明算、明经、明法、进士、博学鸿儒、礼科、巫祝、医科......”李悠回到嘉州的第一次政事堂会议上,礼部尚书周寿拿出了厚厚一叠文书,上面罗列着他能找到的所有科举科目,并一一做了注解,说明这些科目的考试内容、选拔人才的最终归属等等。
除了较为常见的进士、明法等科目之外,甚至还有招收巫医的巫祝科,通过这些考试的另类人才会被送入太医院,在寻常医术无法起到作用的时候发挥他们的本领,当然这些人的巫术少有见效的,所以历朝历代少有开此科目;此外还有选拔围棋国手的弈科,通过这门考试的棋坛高手将被任命为棋待诏,隶属于翰林院管辖,负责陪皇帝下棋消遣;选拔丹青圣手的画科,选拔书道大家的书科,这些人同样会被纳入翰林院的管辖,为皇帝提供书画方面的作品;乃至颇为神秘的天文科,这些人会被纳入钦天监,负责为朝廷观测天象、制定历法等等,不过历朝历代都禁止民间学习天文学,所以这种考试同样不多见。
“这些科目过于繁杂,我们既没有必要也没有这个能力全部照搬,所以诸位还好生商议一番该如何选取合适的科目吧。”李悠命人将抄录好的科目列表依此分发给钱飒、范蠡、姚广孝、司马错、王机、顾将子等朝廷重臣。
“像是巫祝、画科、书科、弈科这些就暂且不必了吧。”王机率先说道,现在宝座上的福王只喜欢在脂粉堆里厮混,想必对这些东西不感冒。
“巫祝、弈科暂且不必考虑,不过书科和画科似乎还有用处。”李悠沉吟片刻道,书画方面的人才在宣传上还是有大用处的,不过他要选拔的人才和如今备受追捧的名家似乎有些区别,“这些人可安排到通政司负责邸报的相关工作,今后但有军政大事,皆应有文字图画传遍天下,以振奋民心。”
“如此以来这书画二科的选标标准怕是要提前说清楚。”王机明白了李悠的意思,这种书画作品必须能够印刷出来,所以和时下流行的风格颇有差异。
“下官眼下虽然担任大理寺卿一职,但下属之中少有能熟读大魏律之人,因此今科必须重开明法科广纳贤才。”其实原先京城的大理寺之中还是有不少相关人才的,可是这些人却被北虏打包带走,所以嘉州这边法律相关人才稀缺,因此新任大理寺卿沈家本不得不站出来说话,要是错过这个机会,今后他的大理寺想正常工作都难。
“此乃应有之意,不单是大理寺,刑部、都察院,各州县都少不了要用到精通律法的人才,今次科考明法科定会是一门大科目。”这门考试将要选拔的人才怕是比书科和画科加起来都多上百倍,只是李悠还是有些担心,如今他的治下真的会有这么多人才么?
有沈家本带头,政事堂上顿时活跃起来,诸位朝廷重臣一边翻阅周寿统计的册子,一边纷纷开始尉自己的部门争取利益,在见到沈家本的意见得到认可后,户部尚书范蠡也马上站了出来,“这次明算一科选拔的人才我户部要七成,此外下官建议增开货殖科选拔经济之才供户部所用。”同样的经济方面的人才也是极其稀缺的。
“绝对不行,我太尉府同样缺少通晓算学的人才。”许光忍不住跳了出来,太尉府需要统计各军所需钱粮军饷、为各军打造铠甲器械,同样也少不了要用到这方面的人才。
“还有我工部,此次算科的人才至少也应该拨付给工部三成。”就连平日里很少发表意见的顾将子也有些急了,“此外我工部还要通晓格致之学、擅长工程营造的人才。”顾将子心中暗暗想着,不知道是不是可以借着这次机会让墨家弟子们参加科举,从而步入朝堂?最起码在算学、格致以及营造这一块,墨家学子还是很有信心的。
“呵呵,如此看来,科举若是只重进士还是不行的,那些只懂得诗书经义的读书人怕是应付不了这些差事吧?”李悠见他们如此踊跃,忍不住笑了起来,固然有许多身兼数长的进士,可以游刃自如的处理经济、法律、营造等多方面的问题,但那些毕竟是少数,绝对没有像这样分科考试来得划算。
“如今时间紧迫,政事堂和太尉府都各自统计出自己所需的人才,然后汇总到我这里,再行商议决定。”这些事情显然不是一会儿半会儿就能搞定了,李悠干脆给他们留下几天时间,让他们拿着周寿的统计结果下去和本部门的人马仔细商议一番,以免出现疏漏。
众人纷纷领命而去,随后嘉州的文武百官们顿时忙碌起来,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机会,这次的结果将决定未来几年内他们的功绩,因此不敢有丝毫马虎,纷纷聚集起本部门的官吏,日夜不停地商议着各种人才方案。
消息也渐渐传到那些从各地赶到嘉州的士子耳朵里,他们有的对李悠的这次决定嗤之以鼻,随即收拾行囊准备前往更注重进士科的齐王领地,有的暗暗盘算着自己的所学所长,看看是否能在新朝找到一丝机会。
最高兴的是那些在诗词歌赋方面略有欠缺,但是在算学、格致、经济、律法上颇有所长的读书人了,如果按照大魏以前的规矩进行考试,那么他们得中的几率微乎其微,不过现在既然朝廷决定多科取士,那么他们就大有机会,而且一旦高中就会被立刻委任要职,乍看起来前途似乎并不比进士科差多少,这让他们感到大受鼓舞,纷纷从书箱里翻出相关书籍,闭门苦读起来,以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考试,同时他们还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地打听着朝廷的科举安排。(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