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中文网 www.jqzw.net,两汉往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一阵刘邦很忙,忙着称帝,忙着分封,忙着迁都,也忙着收拾那些至今还没来拜码头的敌对分子,但无论再忙他都是惬意的。但就在他志得意满之时,一个不好的消息传了过来,这让刘邦大为光火。无论是这个消息的内容,还是制造这个消息的主角,都大出刘邦预料。这个消息的内容就五个字:臧荼造反了。
我们前边是介绍过这个臧荼的,他的职务是燕王,也算是攀上了人生的巅峰,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而就是这位仁兄,却很出人意料的在很不恰当的时间,开始了这个很不合时宜的举动。他的这一举动,别说旁人,就连刘邦这个当事人之一就很费解。当然,也不是刘邦多么信任他,而是臧荼在这个时候选择走这样一条路,确实有些让人不可思议。
当然我也很是费解,为了尽量探寻臧仁兄此时的心里活动,我试图在史料里寻找一些蛛丝马迹。然而让我失望了,这个人的造反似乎是个谜。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前因后果的,如果认真分析刘邦称帝后的几个举措后,还是能找到一些若有若无的痕迹。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层层揭开这个谜底。
刘邦此时分封了七个异性王,韩信、黥布、韩王信、张敖、彭越、吴芮和他臧荼。臧荼把这七个人可以分成了两类。
第一类是刘邦的铁杆。韩信、韩王信、彭越当初是被项羽排挤的行列之中,从一开始就和刘邦穿的一条裤,在理论上讲这三个人算是刘邦的嫡系。虽然事实并非如此,但从出身来讲是可以这么认为的。因此臧荼对这些人是敬而远之。
第二类是半路归降的。剩下四个人似乎都可归到此类,但这四个人之中却又被臧荼分出了亲疏远近。
张敖是继承他老爹的职务,况且他老爹在很早以前都和刘邦混的非常熟络,并且立下汗马功劳,因此这个人是刘邦比较信任的。黥布虽然是半路归降,但当初他被项羽打的一无所有后,几乎是赤条条投奔的刘邦,并一直陪在刘邦的身边近两年,培养了不浅的感情,臧荼自认为和这个人没有什么共同语言。对于这两个人,臧荼是不敢亲近的。
剩下的只有吴芮和他臧荼。似乎只有他俩算是项羽曾经的亲信,虽然投奔了刘邦,却没为刘邦的称帝大业做出什么贡献,只因自己手握兵权,并且一直比较听话,刘邦没有拿他们开刀罢了。对吴芮,臧荼还是很有几分好感。臧荼有这种认识,只能说明他瞎了眼。
臧荼想当然地把几个人分出了个三六九等后,自己的心里突然开始发虚了。当初刘邦极尽困难之时,曾多次邀请他前去凑热闹,可他总是吞吞吐吐没给刘邦一句爽快话,也没干干脆脆用实际行动证明些什么。而现在刘邦真正成了老大,他发现自己在刘邦面前的谈资越来越少,远没那些被封侯、甚至连“侯”都不是的喽啰们那么有自信。当他有了这么个发现后,臧荼有些坐不住了。
就在臧荼心里发虚之时,一个消息传了过来——季布归降,丁公被杀。忠于项羽的人被重用,帮过刘邦的被杀头。刘邦的这一举措赢得了那些敌人们的尊敬,却让臧荼不自觉的开始对号入座,不过他对的号是丁公,并且那个位置似乎还非常恰当。当对上丁公的位置后,臧荼开始害怕了,并且不是一般的害怕。
害怕的臧荼在做了一阵思想斗争后,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造反。至此,臧仁兄开始了他很让人纳闷,但别有一番情调的造反事业。
好了,不再啰嗦了,让臧仁兄上台表演吧。
造反这种事,通常是来暗的,是很秘密、很小心的事情,在准备充分后突然发兵去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纵然举起大旗开始付诸行动,口头上还是要选个合适的口号,免得落下什么把柄或者失去人心。我虽然没有干过这件很有意思的工作,不过个人认为这点常识还是应该遵守的。然而臧荼打乱我的观念,让我看了一场别有风韵的造反剧情。
害怕了的臧荼居安思危,不等刘邦找上门来,就大张旗鼓的搞开了。
不过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别人造反把主要精力用在招兵买马、设计方案上,然而臧荼造反却另辟蹊径,他既不去攻城,也不做其他军事部署,而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宣传上。为了达到自己的预期效果,见人就讲造反的种种好处,展望造反的光辉前景。臧仁兄一天到晚在běi精喊造反,喊的自己口干舌燥,让这个在当时还不算太大的城市沸腾一片。臧荼的儿子臧衍见他如此,就劝他不要造反,纵然造反也不能以这种方式进行。而此时的臧荼正高举造反的伟大旗帜,积极投身在宣传事业之中,听不进儿子的劝阻。
纵然如此,他还觉得效果不够,准备发展个外援,加大一些宣传力度,好让自己的宏伟目标走出běi精,走向全国,向世人展现一下自己的魄力和勇气。他找... -->>
这一阵刘邦很忙,忙着称帝,忙着分封,忙着迁都,也忙着收拾那些至今还没来拜码头的敌对分子,但无论再忙他都是惬意的。但就在他志得意满之时,一个不好的消息传了过来,这让刘邦大为光火。无论是这个消息的内容,还是制造这个消息的主角,都大出刘邦预料。这个消息的内容就五个字:臧荼造反了。
我们前边是介绍过这个臧荼的,他的职务是燕王,也算是攀上了人生的巅峰,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而就是这位仁兄,却很出人意料的在很不恰当的时间,开始了这个很不合时宜的举动。他的这一举动,别说旁人,就连刘邦这个当事人之一就很费解。当然,也不是刘邦多么信任他,而是臧荼在这个时候选择走这样一条路,确实有些让人不可思议。
当然我也很是费解,为了尽量探寻臧仁兄此时的心里活动,我试图在史料里寻找一些蛛丝马迹。然而让我失望了,这个人的造反似乎是个谜。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前因后果的,如果认真分析刘邦称帝后的几个举措后,还是能找到一些若有若无的痕迹。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层层揭开这个谜底。
刘邦此时分封了七个异性王,韩信、黥布、韩王信、张敖、彭越、吴芮和他臧荼。臧荼把这七个人可以分成了两类。
第一类是刘邦的铁杆。韩信、韩王信、彭越当初是被项羽排挤的行列之中,从一开始就和刘邦穿的一条裤,在理论上讲这三个人算是刘邦的嫡系。虽然事实并非如此,但从出身来讲是可以这么认为的。因此臧荼对这些人是敬而远之。
第二类是半路归降的。剩下四个人似乎都可归到此类,但这四个人之中却又被臧荼分出了亲疏远近。
张敖是继承他老爹的职务,况且他老爹在很早以前都和刘邦混的非常熟络,并且立下汗马功劳,因此这个人是刘邦比较信任的。黥布虽然是半路归降,但当初他被项羽打的一无所有后,几乎是赤条条投奔的刘邦,并一直陪在刘邦的身边近两年,培养了不浅的感情,臧荼自认为和这个人没有什么共同语言。对于这两个人,臧荼是不敢亲近的。
剩下的只有吴芮和他臧荼。似乎只有他俩算是项羽曾经的亲信,虽然投奔了刘邦,却没为刘邦的称帝大业做出什么贡献,只因自己手握兵权,并且一直比较听话,刘邦没有拿他们开刀罢了。对吴芮,臧荼还是很有几分好感。臧荼有这种认识,只能说明他瞎了眼。
臧荼想当然地把几个人分出了个三六九等后,自己的心里突然开始发虚了。当初刘邦极尽困难之时,曾多次邀请他前去凑热闹,可他总是吞吞吐吐没给刘邦一句爽快话,也没干干脆脆用实际行动证明些什么。而现在刘邦真正成了老大,他发现自己在刘邦面前的谈资越来越少,远没那些被封侯、甚至连“侯”都不是的喽啰们那么有自信。当他有了这么个发现后,臧荼有些坐不住了。
就在臧荼心里发虚之时,一个消息传了过来——季布归降,丁公被杀。忠于项羽的人被重用,帮过刘邦的被杀头。刘邦的这一举措赢得了那些敌人们的尊敬,却让臧荼不自觉的开始对号入座,不过他对的号是丁公,并且那个位置似乎还非常恰当。当对上丁公的位置后,臧荼开始害怕了,并且不是一般的害怕。
害怕的臧荼在做了一阵思想斗争后,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造反。至此,臧仁兄开始了他很让人纳闷,但别有一番情调的造反事业。
好了,不再啰嗦了,让臧仁兄上台表演吧。
造反这种事,通常是来暗的,是很秘密、很小心的事情,在准备充分后突然发兵去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纵然举起大旗开始付诸行动,口头上还是要选个合适的口号,免得落下什么把柄或者失去人心。我虽然没有干过这件很有意思的工作,不过个人认为这点常识还是应该遵守的。然而臧荼打乱我的观念,让我看了一场别有风韵的造反剧情。
害怕了的臧荼居安思危,不等刘邦找上门来,就大张旗鼓的搞开了。
不过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别人造反把主要精力用在招兵买马、设计方案上,然而臧荼造反却另辟蹊径,他既不去攻城,也不做其他军事部署,而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宣传上。为了达到自己的预期效果,见人就讲造反的种种好处,展望造反的光辉前景。臧仁兄一天到晚在běi精喊造反,喊的自己口干舌燥,让这个在当时还不算太大的城市沸腾一片。臧荼的儿子臧衍见他如此,就劝他不要造反,纵然造反也不能以这种方式进行。而此时的臧荼正高举造反的伟大旗帜,积极投身在宣传事业之中,听不进儿子的劝阻。
纵然如此,他还觉得效果不够,准备发展个外援,加大一些宣传力度,好让自己的宏伟目标走出běi精,走向全国,向世人展现一下自己的魄力和勇气。他找...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