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中文网 www.jqzw.net,日月当空照中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历史上,崇祯元年的七月二十五日午时,连续欠饷数月的宁远,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兵变。
而最初冲在前面领头的两个人,一个叫张正朝,一个叫张思顺,都是辽东镇驻守在宁远城中的振武营把总官,因为素来悍不畏死,所以在营中颇有威信,又因为烂赌欠债,生活无以为继,遂以索要欠饷为名在营中鼓噪,发泄不满。
由于当时朝廷财政困难,根本没有银子可发,所以即便是辽东这样的军事重镇,营中欠饷也已经超过了六个月。
大多数底层士卒对此都是极为不满,因此,张正朝、张思顺两个把总官,在振武营中带头鼓噪索饷,简直就是干柴遇见了烈火,很快就蔓延开了,并且一发而不可收拾。
驻守宁远的十三个营头,上万名士卒,在有心人的撺掇和煽动下,纷纷冲出营门,抢掠街市,最后发展到冲击蓟辽督师府衙门和宁远总兵府衙门,并抓住了当时的辽东巡抚毕自肃、辽东兵备副使郭广、宁远总兵朱梅、通判张世荣、推官苏涵。
由于当时的户部尚书毕自严,正是辽东巡抚毕自肃的亲哥哥,因此以张正朝、张思顺等人为首的乱兵们,随即向毕自肃索要军饷。
但是当时的辽东巡抚衙门确实没有银子,即便毕自肃有个当户部尚书的哥哥也根本没有用,朝廷不给辽东银子,毕自肃真的是一点辙儿也没有。
毕自肃虽然贵为辽东巡抚,但是在乱兵面前,真的是应了那句话,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拿不出银子的毕自肃等人,被乱兵捆在城楼上百般折辱。然而乱兵们闹到最后,一看在辽东巡抚衙门也的确是找不到银子,就退让了一步,继续扣押下巡抚毕自肃等官员,放了在宁远民间素有威望的本地豪族、时任辽东兵备副使的郭广,由他在宁远城中为乱兵募集饷银。
最后,郭广在宁远商民之中,暂时募集到了五万两银子,交给宁远十三营的乱兵头头,并承诺错在巡抚衙门,不追究十三营乱兵的责任,这才把辽抚毕自肃等辽东巡抚衙门一应官佐,从乱兵之中赎了出来。
拿到饷银并得到宽恕承诺的上万乱兵,在大闹宁远城数日之后,最后也收兵回营。
而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之后,辽东巡抚毕自肃随即离开了宁远,行到宁远附近的中左所,觉得自己堂堂三榜进士出身、官居辽东巡抚职位,却被一群乱兵捆绑殴打数日,受此奇耻大辱,无颜面对朝廷,无颜面对同僚,于是就在中左所官衙上吊自杀。
事情发生之后,朝廷迅速召回袁崇焕,并任其为蓟辽督师,火速出关北上,赶赴宁远平乱。袁崇焕在宁远军中的确是很有威望,他到了宁远之后,兵变很快平息。
而袁崇焕也的确没有深究兵乱的责任,只是杀了十几个冲在前面、抢掠街市的小喽啰而已,连张正朝、张思顺这样鼓噪作乱的首倡之人,都没有逮捕,除了降职留任之外,竟然全都放过了。
袁崇焕为什么这样做,如今很难弄明白,其中到底隐藏着多少猫腻,也很难为外人所知。但是袁崇焕这样做的结果却是极其显著的。
第一个效果显著,指的是兵乱平息的很快,这个结果很显著,袁崇焕一到宁远,只是杀了十几个小兵,兵乱马上就平息了。
第二个效果显著则是,从今往后大明官军之中闹饷哗变的事情,从此层出不穷。
而且倒霉的一概是领兵的文官,至于具体带兵的武官,除了降职或者申斥,很少有因为部下闹饷哗变而被斩首的。
结果到了崇祯末年,听调不听宣的骄兵悍将到处都是,而崇祯皇帝却拿那些骄横跋扈的武将们毫无办法,最终大明朝的天下遂无法收拾。
如今的崇祯皇帝,自然不可能再让宁远兵变,出现这样一个最坏的结局。
 ... -->>
历史上,崇祯元年的七月二十五日午时,连续欠饷数月的宁远,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兵变。
而最初冲在前面领头的两个人,一个叫张正朝,一个叫张思顺,都是辽东镇驻守在宁远城中的振武营把总官,因为素来悍不畏死,所以在营中颇有威信,又因为烂赌欠债,生活无以为继,遂以索要欠饷为名在营中鼓噪,发泄不满。
由于当时朝廷财政困难,根本没有银子可发,所以即便是辽东这样的军事重镇,营中欠饷也已经超过了六个月。
大多数底层士卒对此都是极为不满,因此,张正朝、张思顺两个把总官,在振武营中带头鼓噪索饷,简直就是干柴遇见了烈火,很快就蔓延开了,并且一发而不可收拾。
驻守宁远的十三个营头,上万名士卒,在有心人的撺掇和煽动下,纷纷冲出营门,抢掠街市,最后发展到冲击蓟辽督师府衙门和宁远总兵府衙门,并抓住了当时的辽东巡抚毕自肃、辽东兵备副使郭广、宁远总兵朱梅、通判张世荣、推官苏涵。
由于当时的户部尚书毕自严,正是辽东巡抚毕自肃的亲哥哥,因此以张正朝、张思顺等人为首的乱兵们,随即向毕自肃索要军饷。
但是当时的辽东巡抚衙门确实没有银子,即便毕自肃有个当户部尚书的哥哥也根本没有用,朝廷不给辽东银子,毕自肃真的是一点辙儿也没有。
毕自肃虽然贵为辽东巡抚,但是在乱兵面前,真的是应了那句话,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拿不出银子的毕自肃等人,被乱兵捆在城楼上百般折辱。然而乱兵们闹到最后,一看在辽东巡抚衙门也的确是找不到银子,就退让了一步,继续扣押下巡抚毕自肃等官员,放了在宁远民间素有威望的本地豪族、时任辽东兵备副使的郭广,由他在宁远城中为乱兵募集饷银。
最后,郭广在宁远商民之中,暂时募集到了五万两银子,交给宁远十三营的乱兵头头,并承诺错在巡抚衙门,不追究十三营乱兵的责任,这才把辽抚毕自肃等辽东巡抚衙门一应官佐,从乱兵之中赎了出来。
拿到饷银并得到宽恕承诺的上万乱兵,在大闹宁远城数日之后,最后也收兵回营。
而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之后,辽东巡抚毕自肃随即离开了宁远,行到宁远附近的中左所,觉得自己堂堂三榜进士出身、官居辽东巡抚职位,却被一群乱兵捆绑殴打数日,受此奇耻大辱,无颜面对朝廷,无颜面对同僚,于是就在中左所官衙上吊自杀。
事情发生之后,朝廷迅速召回袁崇焕,并任其为蓟辽督师,火速出关北上,赶赴宁远平乱。袁崇焕在宁远军中的确是很有威望,他到了宁远之后,兵变很快平息。
而袁崇焕也的确没有深究兵乱的责任,只是杀了十几个冲在前面、抢掠街市的小喽啰而已,连张正朝、张思顺这样鼓噪作乱的首倡之人,都没有逮捕,除了降职留任之外,竟然全都放过了。
袁崇焕为什么这样做,如今很难弄明白,其中到底隐藏着多少猫腻,也很难为外人所知。但是袁崇焕这样做的结果却是极其显著的。
第一个效果显著,指的是兵乱平息的很快,这个结果很显著,袁崇焕一到宁远,只是杀了十几个小兵,兵乱马上就平息了。
第二个效果显著则是,从今往后大明官军之中闹饷哗变的事情,从此层出不穷。
而且倒霉的一概是领兵的文官,至于具体带兵的武官,除了降职或者申斥,很少有因为部下闹饷哗变而被斩首的。
结果到了崇祯末年,听调不听宣的骄兵悍将到处都是,而崇祯皇帝却拿那些骄横跋扈的武将们毫无办法,最终大明朝的天下遂无法收拾。
如今的崇祯皇帝,自然不可能再让宁远兵变,出现这样一个最坏的结局。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